s 閱讀頁

第三節 太極廣場 千儺館藏

  走完麵具大道,沿著石砌台階而上就可以到達“儺鼎”主雕博物館了。台階共有108級。“108”在中國文化中是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數字。它有“吉祥”、“極高”、“驅除人生一切煩惱”等寓意。古代認為“9”具有吉祥、極高的寓意,“9”的12倍(一年12個月)是“108”,所以“108”就把這個寓意推向了極致。《封神榜》中封了108位神,《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是108個,曹雪芹《紅樓夢》全書共108回。中國很多古代建築也與108有不解之緣。北京天壇的最下層欄板有108塊,祈年殿每層有石欄108根,拉薩大昭寺殿廊的初簷及重簷間排列的雄獅伏獸為108個,西藏的佛塔塔身的佛龕為108個,青海塔爾寺的大經堂內的巨柱為108根,寧夏的白塔群總計也是108座。108與佛教的關係最為神秘。敲鍾要敲108下,念經文要念108遍,撚佛珠要撚108遍,甚至連菩薩也是108尊。

  這108級台階的兩邊是草坪,上麵設有圖案,上方是河圖,下方是洛書。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像天法地的神秘圖案,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風水等等皆可溯源到它。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的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這件事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係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儺鼎”主雕博物館前是“太極八卦廣場”。廣場下方是北鬥七星圖形,上方是先天八卦太極圖形。相傳先天八卦為伏羲氏通過瞻天察地觀人而創,後天八卦則為周文王所畫。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澤),其實最初是上古先民用以代替結繩記事的符號,後被用為卜筮的符號。古人常用太極八卦圖作為除凶避災的吉祥圖案。廣場地勢很高,站在這裏可以充分感受到儺園的地理位置之佳,自然人文之美。極目四望,天高地闊,雲卷雲舒,氣象萬千;綿綿群山蒼翠欲滴,滔滔贛江波光粼粼,生米大橋如長虹臥波,“南昌國際體育中心”似雄鷹展翅。園內,綠草如茵,佳木蔥蘢,山花爛漫,蝶舞鶯飛,真是如詩如畫,令人流連忘返!這裏將會舉辦一係列的特色文化活動,如國際儺文化節、麵具篝火晚會等。

  博物館上赫然聳立的“儺鼎”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外觀為鼎的建築物。仰頭而視,給人一種神秘而威嚴的感覺。這不僅因為它的外形巨大,還因為它在中國文化中的特殊意義。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並在上麵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從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鼎成為國家和權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還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這種禮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響。為慶賀聯合國50華誕,中國於1995年10月21日向聯合國贈送了一尊青銅巨鼎--“世紀寶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慶典之際,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這座寶鼎矗立於拉薩人民大會堂廣場,象征民族團結和西藏各項事業鼎盛發展。

  儺鼎含台基高39米,建築麵積5105平方米,是由仿青銅的混凝土澆築而成。上麵刻有饕餮紋。饕餮紋圖案莊嚴、凝重而神秘,代表了青銅器裝飾圖案的最高水平。饕餮是傳說中龍的第五子,是一種想象中的神秘怪獸。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齒人爪,有一個大頭和一張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麽就吃什麽,由於吃得太多,最後被撐死。後來形容貪婪之人叫“饕餮”。關於饕餮紋的來曆有多種說法。楊辛先生認為它與特殊的青銅鑄造手法有關。饕餮是雙龍或雙鳳對稱而自然形成的一種動物麵部圖像,這種手法在青銅器物中常用,儺鼎的“饕餮”正有這樣的雙關意思。當我們的視覺聚焦於中心時,它是麵對麵的雙龍;當我們的視覺向兩邊發散時,它是背對背的雙鳳。龍和鳳都是中華民族的徽記、標誌和象征。“龍鳳呈祥”圖案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能代表吉祥如意的圖案。龍是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雷電、虹等自然天象進行組合創造而成的一種神物,鳳則是古人對多種鳥禽和某些遊走動物進行組合創造而成的。龍有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靈異、征瑞、兆禍、示威等神性。鳳有喜火、向陽、秉德、兆瑞、崇高、尚潔、示美、喻情等神性。一個是眾獸之君,一個是百鳥之王;一個變化飛騰而靈異,一個高雅美善而祥瑞,兩種神性的互補和交融便是“龍飛鳳舞”、“龍鳳呈祥”了。

  儺鼎裏麵是兩個展館:“華夏儺風”,主要展示全國各地域儺文化;“贛鄱儺俗”,集中展示反映江西地方特色的儺文化。儺鼎後麵的靠山是一道雕塑牆,上麵雕刻著經典的中國古代傳說故事。

  中國麵具館

  儺鼎的左側是中國麵具館,建築麵積為500平方米,主要展示我國各地的特色麵具。

  世界麵具館

  儺鼎的右側是世界麵具館,建築麵積也為500平方米,主要展示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等世界各地的特色麵具。

  巨型鍛銅儺麵具

  儺園的東北角有一個巨型鍛銅儺麵具,高約17米。麵具的西麵和南麵有兩個湖池,一為“如意湖”,一為“吉祥池”。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