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64節 要做好人,關鍵是管控起心動念

  菜根原文

  口乃心之門,守口不密,泄盡真機;意乃心之足,防意不嚴,走盡邪蹊。

  日月譯解

  嘴巴是心的門戶,如果不能管好自己的嘴巴,就會泄露內心的真實;意念是心的雙腳,如果不能嚴防自己的意念,就會步入邪惡的蹊徑。

  日月評譚

  一個人的語言,可帶動表情、眼神,精明老辣的人,可綜合一個人的語言、表情、眼神,讀出一個人的品行、內涵、好惡、真偽乃至才能。曾國藩相人有這麽幾句話:“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業看精神,壽夭看指爪,風波看腳跟,若要看條理,盡在語言中。”也就是說,看一個人做事有沒有條理,讓他說幾句話就知道了。

  古人雲,“是非隻因多開口,煩惱皆為強出頭”。人在江湖,風波險惡。要心有山川之險,胸有城府之嚴,喜怒不形於色,好惡諱莫如深,才能很好地生存。特別是在官場,官與官之間,口是心非,互相傾軋,為了安全,為了勝算,要揣著明白裝糊塗。讚同什麽,喜歡什麽,心裏明白就行了,不要說出來;反對什麽,厭惡什麽,心中有數就行了,不要表露出來。有時候,還要學會反話正說,歹化好說,假話真說。總之,一個人的心機,不能被琢磨透,被琢磨透了,就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所以,為官之道,在於守心,守心之道,在於守口,守口之道,不在於不開口,而在於開起口來東拉西扯,讓人不知所雲;開起口來雲天霧地,讓人暈暈乎乎,無跡可求,抓不住把柄,摸不到辮子。做到這一點,就能成為醬缸裏的偉大蛆蟲,可以東方不敗了。道光時期大學士曹振鏞,一生高官顯爵,身心俱泰,門生問他做官的秘訣,曹振鏞說:“無他,多磕頭,少說話爾。”看來,曹老官深得精明混世之華嚴妙諦,他是醬缸裏最偉大的蛆蟲之一。

  嘉靖皇帝幾十年在深宮煉丹,但從沒放鬆對朝政的控製,他以寫條子的方式治國,條子故意寫得隱晦難解,似是而非,讓下麵的臣子去猜謎語,以體現他的聖心莫測。

  按照佛家的觀點,“心”就是人的第八識“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人的摻雜了清淨本性、欲望習氣、善惡因子的混成之物,維係生生世世的因果輪回,是生生死死永不斷滅的一念靈性,也就是我們內在的那個虛靈不昧的主人公,這個主人公通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同外界發生聯係,主宰著人的思想、語言、行為造作。清淨自性是明鏡,欲望習氣就是明鏡上的塵垢。修行,就是通過“八正道”,不斷去除心的塵垢,從而讓清淨自性放出光芒。

  人如不動心,則一切平靜。人心通過六根與外界交流,外界六塵通過六根進入內心,裏應外合,攪動內心,激發欲望,就是動心,動心就是起了意念。“意”字心上“立”,立有動作之意,“意”就是心起了要動作的念頭了,心動就是意動,意動接著就是行動。人心受內外影響,會起善意,更起惡意。善意就是一念惻隱,一念良善,一念剛直,這個善意會導向一個人善的行為;惡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見財起意,見色起意等等,這個惡意會導致一個人惡的行為。人的心意,受多生累劫欲望的熏習,總體來說,是善意少,惡意多,善意好管控,惡意難管控,所以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所以菜根說,防意不嚴,走盡邪蹊。

  人生在世,要成聖成賢,做一個好人,頂頂要緊的就是管控好自己的起心動念。菜根說:人隻一念貪私,便銷剛為柔,塞智為昏,變恩為慘,染潔為汙,壞了一生人品。菜根又說:一念清靜,烈焰成池。一念警覺,航登彼岸。念頭稍異,境界頓殊,可不慎哉?菜根還說: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從理路上來。一起便覺,一覺便轉,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勸莫輕易放過。孔子講的“克己複禮”,理學講的“克製功夫”,就是對意念的管控。

  人生在世,無法隨心所欲。隨心所欲,往往入了邪蹊。所以,要讀書明理,要修心養性,要慎獨自律,要日三省吾身,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要遏製貪婪之意、淫邪之意、嗔恨之意、嫉妒之意,常起清和之意、安詳之意、慈悲之意、良善之意。

  本條菜根,前一句是教人“護心”,是耍滑頭。總覺得人還是要真誠、坦率些好。但人在江湖,別人都不坦率就你坦率,往往就成了異類,所以,人要生存,還真是不得不順應環境。後一條教人“防意”,覺得非常好。因為人的欲念起了,要生生把它頂回去,非常難,有些人起了一個惡念,這個惡念總是盤鬱在心中,今日不去做,總有一天會去做,今日有理性控製,哪一天理性失控,惡念就成了惡行,而且還會變本加厲。所以,杜惡行,最根本在於不起惡意。

  §§第四章 澄潭映月:觀心證道篇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