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50節 避人求靜,哪怕是躲到廣寒宮裏,也得不到真靜

  菜根原文

  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

  日月譯解

  在清幽環境中得到的心的清淨,不是真正的清淨,在喧囂的環境中能夠保持心的清淨,才是人天性中的真正清淨;在賞心樂事麵前產生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在艱難困苦麵前產生的快樂,才是人天性中的真正快樂。

  日月評譚

  慧能大師雲:“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人的真心是本來清淨如如不動的。能否時時刻刻保持平常心、清淨心、不動心,這就要看修煉功夫了。人在清幽清靜的環境中,萬籟俱靜,萬緣俱絕,更容易窺見內在本有的清淨之心,所以很多修道者喜歡到寂靜無人處去清修,“行到深山更深處,深山深處更深山”,“有時行到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鬆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但修靜功夫究竟如何,還是要去紅塵中檢驗。在靜中能保持內心清淨,但在屠沽酒肆裏麵呢?在車水馬龍麵前呢?在聲色貨利麵前呢?在功名富貴麵前呢?在誣陷淩辱麵前呢?如果在這些“動”的現象麵前,能夠不起狂心妄念,能夠如如不動,能夠不隨境移不為物遷,能夠事來則應事去則空,那麽,功夫就比較純熟了。

  《菜根譚》中另有一則菜根:“喜寂厭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靜。不知意在無人,便成我相,心著於靜,便是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空,動靜兩忘的境界”,可與本條菜根互參。你一心求靜,不願意見到人,怕見到人影響你心中的清淨。比如,人比你漂亮,你心中自卑;人比你出息,你心中妒忌;人冒犯了你,你心中惱火。這就證明你的“我執”比較重。“我執”重的人,則腦子裏總是念念不忘我的地位、我的財富、我的家庭、我的愛情、我的尊嚴、我的快樂、我的一切的一切,由此產生對比心,得失心,計較心,悲喜心,千心萬念,狂奔如流,這個時候,即便是你躲到廣寒宮去,心中還是得不到真靜。另外,如果你的心中一直念念不忘這個“靜”字,那麽就起了執著心,這個執著心就是“動”,就像失眠的人念頭都係在“睡”上,反而這個“睡”就是不肯到,必須等到你念頭中沒有“睡”這個概念,空空濛濛,非想非非想,這個時候“睡”就來到了。所以,要得到真靜,第一就是要破除“我執”,第二就是要破“靜”執,人我一空,動靜兩忘。

  靜,是修道的重要途徑。靜,也是人生的重要境界。靜,可使人增長智慧;靜,可使人專心致誌;靜,可使人從容篤定。所以,古聖先賢看重“靜”的功夫。一些高僧為了養靜,有意到花街柳巷去逛蕩流連。列寧為了養靜,特地到鬧市區去大聲讀書。曆來大成就者,都是能動能靜,動靜一如。王陽明如果不是“靜”功夫好,就不可能在叛軍氣勢如虹、而自己幾乎是單槍匹馬的情況下默運心機出奇製勝,最後竟以空手套白狼之勢平息動亂,建立不世之功業。人其實都怕死,不是說偉人就是不怕死,每臨大事有靜氣,這就是偉人與常人不同的地方。

  人逢喜事精神爽,賞心樂事誰家院。人在碰到好事情,產生快樂的心情,這是題中應有之義。人如果在快樂的時候痛哭流涕,在痛苦的時候嘻嘻而笑,這就成了現代心理學中的“精神分裂症”了。但是在有大智慧者的眼中來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人的真心真性,本自圓滿具足,你得到金山銀山,心性中也沒有增加什麽,你窮困潦倒苦痛坎坷,其實心性中也沒減少什麽。人如有這個智慧,在窮愁困頓中,當然不會哭天搶地、怨天尤人,而是心中保持著一份曠達樂觀,隨遇而安。

  孟子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磨難麵前,能夠保持自信的心態,保持樂觀的精神,保持堅韌的意誌,把人生磨難當成淬煉自己的藥石,當成成就人生事業的必要經曆和準備,這樣,苦何嚐是苦,痛何嚐是痛呢。

  沒有苦,哪有樂的感覺。苦與樂相對待,相依存。公子王孫,金銀如山、酒肉如海,妻妾如雲,可能他愁眉不展;尋常人家,日曬雨淋,艱苦勞作,小有所獲,也許快樂如年。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