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48節 客氣下而正氣升,妄心滅而真心顯

  菜根原文

  矜高倨傲,無非客氣,降服得客氣下,而後正氣伸;情欲意識,盡屬妄心,消殺得妄心盡,而後真心現。

  日月譯解

  一個人態度傲慢自以為是,是因為他心中存有虛驕之氣,如果能消除這種虛驕之氣,心中的浩然正氣就會升起;一個人的七情六欲和思維想象,都屬於虛妄之心,隻要將虛妄之心去除淨盡,人心中的真如本性就會顯現。

  日月評譚

  這條菜根中的“客氣”,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講文明禮貌的“客氣”。傳統文化中有“主氣”和“客氣”之說。主氣是主時之氣,是一年中二十四節氣氣候的正常規律,每年都固定不變;客氣是指時令氣候異常變化,每年不同,如客之往來無常。大概由這個主客氣之說,古人把不是發自內心的虛假之氣、虛驕之氣、虛浮之氣稱之為“客氣”。一般來說,人們視主氣為正常,客氣為反常;視主氣為正氣,客氣為邪氣。正邪之間,此消彼長,所以這條菜根以“客氣下”和“正氣伸”相對待。

  文天祥《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正氣是宇宙天地至大至正的浩然之氣。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我們的身體如同一個小宇宙和小天地。如果我們身體中起支配力量的是正氣,那麽我們就身體健康,如果起支配作用的是邪氣,那麽身體多半要出毛病。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從修心養性來說,如果我們的內心充滿正大光明之氣,那麽這個人多半品高行潔,是君子;如果這個人心中充滿虛假虛偽虛驕之氣,那麽這個人多半品行不端,是小人。

  與“客氣”類似,佛家有“客塵”之說。

  《楞嚴經》雲:“時忄喬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唯: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煬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動搖,虛空寂然。如是思唯: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大意是:忄喬陳那站起來對佛說,我在佛弟子中,身為長老,大眾推為見解第一。就因為我領悟到“客塵”二字,所以有此成就。譬如行客,暫時寄居,不會安住。如果真是主人,自然安居不動,不會往來不定。這樣看來,變動不住的名為客,安居不動的是主人。又如晴天,燦爛的陽光照耀天空,陽光射入門戶的空隙裏,在門隙光線當中,可以看到虛空中塵埃飛揚的景象。這些塵埃,在虛空中飛揚飄動,而虛空自體,依舊寂然不動,由此可見,澄明寂然,是虛空的境界;飛揚飄動,是空中塵埃的狀態。《維摩詰經問疾品》雲:“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鳩摩羅什注:心本清淨,無有塵垢,塵垢事會而生,於心為客塵也。僧肇注:心遇外緣,煩惱橫起,故名客塵。

  由經文可見,客塵,是由對境攀緣而引起的種種煩惱,是妄念、妄想、妄心。與“妄心”相對應的則是“真心”--永恒不變的真如本性。《楞嚴經》把真心比喻為主人,無來無去,永恒真常;把妄心比喻為客人,有來有去,生滅無常。《楞伽經》以海水與波浪喻真妄二心:海水常住不變,是為真心;波浪起伏無常,是為妄念。眾生之心,對境妄動,起滅無常,故雲妄心。

  情欲意識,盡屬妄心。自性本來清淨,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接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對境攀緣,起情欲物欲貪欲,這些都是妄心。妄心在佛家還有妄生分別心之意。大乘起信論:“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佛家認為人類的一切認識行為,諸如知覺、回憶、表象、推理分析等,都是取相分別、有生有滅的,故而盡屬妄心。

  對儒者來講,君子修心養性的過程,就是與自己內部的客氣、邪氣作鬥爭的過程,就是涵養浩然正氣的過程。客氣退,正氣伸,客氣弱,正氣旺;對禪者來說,見性成佛的過程,就是內心這個“如如不動”的主人(真心)與生滅來去的客塵(妄心)作鬥爭的過程,妄心不去,遮蔽真心,妄心殺滅,真心顯現。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