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34節 半通不通的人才會自以為高明

  菜根原文

  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隻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隻是常。

  日月譯解

  肥甘厚味不是真正的好味,真正的好味隻在清淡;卓絕超凡不是真正的高人,真正的高人隻是平常。

  日月評譚

  對外國人來講,中國的道理總是似是而非。人人都認為好味道的,但中國文化卻偏說它不是真正的好味道,說真正的好味道就是沒有味道的味道。人人都認為很厲害的人,可中國文化卻說他們不是真正的厲害,真正厲害的人是普通平常的人。

  中國的文化傳統,是一種“玄”的傳統。比如說老子所說的那個終極的本原“道”。道是什麽?“道可道,非常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玄而又玄,眾妙之門”。總之,“道”,看不見,摸不著,不能說,不能聞,來無來,去無去,在天地未成之前他就存在著,無依無傍地存在著,它是那樣幽玄,幽玄得無從把握,但它又能化能作,無時無刻不在起作用,“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歸於此法界”。一切有形有相的宇宙萬象無不從這個“道”的母體中化育而生,成住壞空後,又回到這個母體,如此生滅不已。

  老子說:“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無形乃象之極,無聲乃音之極,無色乃色之極,無味乃味之極。”中國哲學的最高境界,就是這個幽玄的境界,這個幽玄的境界,就是本原,就是終極,就是永恒,就是中國文人的心靈之鄉精神歸宿。這種幽玄之思老子將之融入人生態度,就是: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這種幽玄之思後來影響到中國的文藝領域,就是講究韻外之致、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禪宗傳入中國後,更加強化了這種傾向,嚴羽以禪喻詩,認為好詩如悟禪,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透徹玲瓏,不可湊泊,言有盡而意無窮。

  莊子《齊物論》說:“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至人”,能夠和日月相依傍,與宇宙為一體,托身於無垠的時空,滔天洪水淹不著他,酷寒高溫傷不著他,霹靂暴風驚不著他。從莊子這裏來看,至人還是有些神奇卓異的。

  佛教則認為,最真實的就是最本然的,穿衣吃飯都是道,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證到了宇宙實相,不過是回到了老家,見到了本地風光而已,沒有什麽神神奇奇的,一切都是常。真正的高人悟到宇宙真諦是法爾如是,真正的高人其實與常人無異,不同的是他懷裏揣著一顆無執無染的心。隻有那些半通不通、心裏沒底,火候不到、功力不純的人,才會努力做出一種佛相、道相、境界相、高深相、不凡相,從而讓別人肅然起敬,收獲些名聞利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