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24節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菜根原文

  事有急之不白者,寬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頑。

  日月譯解

  有些事,越是急於明白,越是弄不明白,如果放下一些時日,或許自然就會明白,不要過於急切而增加自己內心的煩躁;有的人,你越是急於引導,他越不肯聽從,如果給他思考的空間,或許自然就會想通,不要過於急切而強化他的頑固和抵觸。

  日月評譚

  古語雲,欲速則不達。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關於躁急,《世說新語》講了兩個有趣的故事:

  一個是王藍田吃雞蛋的故事。有一次吃蛋,他用筷子紮著吃,沒有成功,便十分生氣,把蛋扔到地上。蛋在地上旋轉不停,他就走下飯桌用腳去踩,又沒踩到。他憤怒至極,一手抓起蛋放入口中,把蛋咬破,然後氣忿忿地吐掉。另一個是陳太丘約朋友同行的故事。他們約好中午一道出行,過了中午朋友還沒到,陳太丘不再等而徑自離開了。這個朋友到陳家時,見陳太丘不在,很是氣憤。見到他7歲的兒子元方在門外玩耍,朋友劈頭就問:你父親呢?元方回答,我父親等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走了。朋友脫口便罵,約人同行,卻丟下別人先走,陳太丘真不是人。沒想到陳元方回敬道: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你這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你這是沒有禮貌。王藍田性急,連吃雞蛋這樣的小事都搞不定;陳太丘的朋友性急,卻遭到七歲小兒的羞辱。可見,急躁確實是個壞東西。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荀子,便提到了急躁的不是: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當然他這裏用的是比喻。

  從佛教意義來說,急躁就是我執太重,太看重我的所求所得,所以,急躁的本質是自私自利。佛教也說,人的性格來自於多生累劫形成的習性,所以急躁的部分根源是宿命前因。恩怨分明是非分明苛刻陰鷙的人容易急躁,佛教認為這是緣於人的“分別心”太重,從心理學的意義上來講,急躁是一種負麵情緒,基本上可以劃入病態的範疇。心理學上的急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凡事急於求成,遇到不如意的事馬上情緒激動,聽不進任何勸說;爭強好勝,務求完美,攻擊性強,心情常常處於緊張狀態;處理矛盾和問題時魯莽衝動,聽到不同意見,不假思索立即反駁;麵對生活中的挫折,隻有憤怒發泄一種心理防禦方式,經常情緒紊亂,六神無主,煩躁不安,灰心喪氣;情緒反應十分簡單,缺乏幽默感;什麽都想學,但總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生怕比別人落後。當然也要排除一些因病導致的急躁,比如甲亢或某些心髒病。總之,急躁的人是最想成功的人,可結果往往這些人是最難成功的人。為此,心理學開出這麽一些藥方:對自己的要求要從實際出發,不要過分苛求。對他人期望不要過高,學會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偶爾也要屈服,學會暫時逃避,找人傾訴煩惱,經常為別人做點事。在一段時間裏隻做一件事,不要處處與人競爭,經常搞搞娛樂什麽的。

  人都要從青澀走向成熟,從被別人管到管別人,從受教育到教育別人。

  一般來說,年輕人陽剛氣盛容易急躁,老年人血氣衰竭心態平和。現在國家提倡年輕化知識化,如果陽剛氣盛者有幸在嘴上無毛的時候成了管理者,教育者,確實要做些修身養性的功夫。見慣了某些年輕的老總訓年輕人如訓孫子,訓老員工如訓孫子,但不知會不會想一想,除了享受那種居高臨下口無遮攔的快感之外,還能收獲什麽呢?另外,我們都有孩子,希望孩子在學校裏能夠得到知識增長的同時,也要得到情操的陶冶,心靈的舒張,但是現在有些年輕老師對待孩子簡單粗放。這對老師來說,可能是心情不快的一件事而已,很快就雲煙過眼,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一輩子的陰影。我讀過一位老師寫的一篇關於教育的文章,令我感動,其中寫道:要用真誠的態度去對待學生,用熾熱的情感去感化學生,用真切的道理去引導學生,用良好的契機去教育學生,用平等的原則去尊重學生,用幽默的語言去感染學生,用豐富的學識去陶冶學生。

  在某些急功近利的時代,在某些浮躁癲狂的年代,急躁似乎成了美德,成了時尚,變成了排山倒海氣魄如天,變成了雷厲風行大幹革命。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一個普通人急躁一下無傷大體,一個偉人一個國家急躁起來,那結果便不是那麽美妙。我們曾經“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放過畝產萬斤的衛星,我們曾經砸鍋賣盆大煉鋼鐵“三年趕英超美”,我們曾急於解放全人類,把本可以救自家百姓性命的糧食物資輸往第三世界,我們曾經風火雷霆般圈地拆遷,逼得老百姓丟炸彈的丟炸彈自焚的自焚。古人雲,事緩則圓。可往往野心讓人緩不下來,癲狂讓人緩不下來,政績讓人緩不下來,官帽子的誘惑讓人緩不下來。最近報載,並不太發達的中部某市正在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不知是不是又動了“跑步進入發達社會”的躁切之念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