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原文
千金難結一時之歡,一飯竟致終身之感。蓋愛重反為仇,薄極翻成喜也。
日月譯解
千金饋贈不一定能贏得人們片刻的好感,而一頓飯的施予有時卻能使人終身感念。這就是人情世故之細微處:極大的厚愛容易令人反目成仇,微小的幫助反而能博得真心感戴。
日月評譚
韓信少年落魄,又不務正業,經常在別人家裏蹭飯吃,人們大都嫌棄他,紛紛避而遠之,所以他經常是有一頓,沒一頓。有一次,韓信在水邊釣魚,身邊一個淘洗衣服的老太太看他餓得麵黃肌瘦的,於心不忍,從家裏拿了些飯給韓信充饑。韓信非常感激,說,等我以後發達了,一定厚謝你!老太太說,一個男子漢,竟然養活不了自己,我隻是可憐你罷了,哪要你什麽報答!韓信後來百戰封王,衣錦還鄉,果然找到那漂母,贈千金以謝一飯之恩。《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了這件事。
鬱鬱不得誌的李白,有一次出遊五鬆山下,一個姓荀的老太太殷勤招待他,李白認為荀媼的善良好客好比當年的漂母,但自己又沒本事像韓信那樣來報答,感到非常慚愧而不好意思吃人家的飯,所以寫了這麽一首《宿五鬆山下荀媼家》詩:我宿五鬆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急難時一口救命飯,意義比天大。從韓信和李白的例子來看,人在困頓急難的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這種幫助哪怕再小,也是彌足珍貴。一般人情,都是趨炎附勢,嫌貧愛富,人如願意把悲憫的目光投向潦倒貧寒之輩,並願意予以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那就證明這個人有兩種可能:一是,這個人有一顆良善的心;二是,他也許發現了落魄者的潛質,他有識人的巨眼。這兩種施予的心意,都是難能可貴的,一飯竟成終身之感,所謂“薄極翻成喜”也。
人性有這麽一個特點,就是喜歡錦上添花,不喜歡雪中送炭。我落魄潦倒,蒼蠅蚊子都不肯上門;我一朝發達,魑魅魍魎鹹來結交、隨喜、湊份子。對落魄貧寒者,雖一文兩文都無意施手,對富貴發達者,千金相贈也在所不惜。但無論落魄者,發達者,都不是傻子。急難時一口救命飯,是真正的及時雨;發達時送千金,無非是覺得你這人有利可圖。這千金,說輕點,是投資,說重點,是賄賂而已。所以說“千金難結一時之歡”。金錢,所能連接的,是利益,利益麵前無真情;真心所連接的,是真情,真情當中少銅臭。
人情當中有這樣的現象。比如談戀愛,同是一個女子,有人對她殷勤備至,贈金送銀,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摘下來送給她,可她就是不為所動,就像當年周幽王之於褒姒一樣,最後竟氣急敗壞到烽火戲諸侯來博取美人一笑,以致於把江山都給弄丟了;而有人卻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紙折的蝴蝶什麽的,就可令美人心花怒放投懷送抱。從這個現象上來看,人與人之間,友情也好,愛情也好,要看對眼不對眼,投緣不投緣,個性相融不相融,不是金錢所能起作用的,即便是金錢起了作用,也是一時的作用,不是一世的作用。
人情中還有這樣的現象。你對一個人特別好,願意為他付出,並且源源不斷地付出。這個受惠者第一次受惠有感激之意,第二次也有,第三次就淡了,以後則來者不拒安之若素,變成理所當然了。但當你如有一天中斷了這種付出,打破了這種理所當然,對方第一想到的,是他該得到的被你剝奪了,所以對你火冒三丈,恨之入骨。也有另一種可能,當你對人施愛的時候,不經意間以恩主自居,用語行事不顧及對方的感受,從而傷及對方的自尊,讓對方表麵上不說,心裏記著你的怨仇。所謂“愛重反為仇”也。現實生活中,家庭關係,朋友關係,夫妻關係中,甚至國家關係中,都不乏這種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