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17節 少壯不檢點,老來毛病多;盛時不警惕,衰後問題多

  菜根原文

  老來疾病,都是壯陽招的;衰後罪孽,都是盛時造的。故持盈履滿,君子尤兢兢焉。

  日月譯解

  年老時的疾病,都是在青壯年時積下來的;衰敗後的罪孽,都是在興盛時造成的。所以君子在圓滿如意的時候,尤其要小心謹慎。

  日月評譚

  萬物由生至滅,世情由盛至衰,人生由壯至老,這是不滅的規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都逃不出這個宿命,除了修成了正果的佛。

  人在世界上的掙紮,不過是在試圖把因果鏈條拉長些而已,斷斷沒有人能夠掙斷這根鏈條。會保養,能活到百年就算稀有了;能持家,能保持家族興盛三五代就算不錯了;善治國,能保持江山連續三五百年就算難得了。但人在宿命中,總不能因看得到宿命就去消極地等候這個宿命,而是應該積極地盡可能地延遲這個宿命。而延遲這個宿命的訣竅,一是不懈怠,二是不放縱,三是不驕奢。古聖先賢告訴我們,人和事,在持盈履滿的時候,越要注意惜福養福,小心謹慎。因為,本來就是陽極陰生,盛景裏麵本就有衰颯的氣象,如果你要忘乎所以,窮奢極欲,那麽結果就是死得更快。

  世界上有一類人,叫作皇帝。他們生活優渥,富貴潑天,按理應該比一般人活得久長。但曆史上除了有限的幾個如漢武帝、梁武帝、宋高宗、乾隆皇帝壽命比較長外,大多數都短命。短命的原因,除了殺伐變亂,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縱欲過度了。也就是說,皇帝們年輕時沉溺酒色,過多消耗生命能量,從而導致免疫力下降,疾病叢生,早衰早死。所以孔子說人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盛世易衰,這是值得研究的課題。中國曆代的盛世,有文景之治,有貞觀盛世,有康雍乾盛世等等。盛世都短,康雍乾維持了百年,也不能算長。中國盛世,一般都出現在動亂至極,人口劇減,土地大量拋荒的時代。盛世,其實並不太難弄,隻要統治者不窮兵黷武橫征暴斂,能讓老百姓休養生息發展生產,人類特別是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就會形成井噴力量,盛世就產生了。漢朝的盛世,始於文景,極於漢武,由於漢武帝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導致了盛世轉衰;貞觀之治始於唐太宗,續於武則天,極於唐玄宗。由於玄宗驕傲自滿,晚期任用小人,沉溺聲色,因安史之亂而導致盛世轉衰;清朝盛世由康雍乾三代勉力而成,到了乾隆時代,盛世達到極致,但也在乾隆時代,埋下了盛世轉衰的因子。

  乾隆時代,是有清一代乃至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疆域廣袤、人口眾多、社會產品豐富,文治也算蔚為大觀。乾隆盛世,印證了兩個規律:第一個規律是,規律是無法抗拒的。人之力,總是敵不過天之力,康雍乾三代接力,乾隆也算勵精圖治,但也逃不過規律的宿命。這個宿命就是,無論這個小農社會關起門來發展到一個怎樣的程度,但總敵不過西方列強因工業革命而帶來的堅船利炮。第二個規律是,衰後罪孽都是盛時所造。乾隆做了60年皇帝,3年太上皇,自詡“十全武功”,自號“十全老人”,一副誌得意滿之顢頇之態,晚期則倦勤自得,導致貪腐盛行,社會矛盾劇增,白蓮教就是孕育在乾隆時代。由於奉行鎖國政策,不願打開國門與西方列強平等對話,從而喪失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機遇。可以說,嘉慶、道光的疲於應付,一直到鹹豐、慈禧時代的喪權辱國,乃至大清的崩潰,一是規律使然,二是始於乾隆時代的誌得意滿驕狂自大。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