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原文
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再警之。如春風解凍,如和氣消冰,才是家庭的型範。
日月譯解
家人犯了過錯,不能隨便大發脾氣,也不應輕易放棄不管。如果不好直接指出他的過錯,可以借其他的事情來提醒暗示;如果他當時不能醒悟,就要耐心等一些時日再加以規勸。猶如和煦的春風化解凍土,溫暖的氣候消融寒冰,這樣才是處理家庭關係的典範。
日月評譚
對古人來說,能不能治理好一個家庭,關係著能不能治國平天下,所以幹係很大;對現代人來說,家庭是最後的港灣,是心靈情感的最後歸宿,能不能處理好家庭關係,關係到人生的真正幸福,所以幹係也是不小。
現在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發達,書店裏關於如何處理家庭關係、親子關係的書汗牛充棟,電視上婚姻愛情家庭方麵的專家也是你方下場我登台。但《菜根譚》這一條,寥寥幾句,卻點出了構建和諧家庭的幾大關鍵:一是耐心,二是技巧,三是和氣。
一個家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稟賦有別,性情各異。古代一家之長有絕對的權威,可棍棒子女,可休黜媳婦。但這條菜根卻似乎不太讚同家長“濫施淫威”,而是透露出那麽一點“民主平等”氣息,不能不說是難能可貴。一個家庭成員犯了過錯,其他的家庭成員不管是長輩也好,平輩也好,不要以為真理在握,把柄在手,就可以橫眉怒目,大聲嗬斥,高調訓導,直統統地令人家低頭認錯,改過歸正。其實人人都有脾氣,人人都有尊嚴,人人都有逆反心理,要人家改過,也要給人家麵子,給人家台階,這個過錯如果不好跟人家直接說出來,就拐彎抹角用別的相似的事情來點化他,這一次他還是醒悟不過來,要給人家留下餘地,等以後有合適的機會再來規勸他,否則,效果適得其反。
我覺得這一條對現代人教育孩子特別合適。現在強調愛的教育,不提倡棍棒教育,即便是有“狼爸”蕭百佑用棍棒把兩個兒子打進了清華、北大這樣的例子,但我相信絕大部分家庭還是不會去效法的。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之寶,即使你提起棍棒,寶貝們也知道你不一定是當真。所以,愛、耐心和方式方法,還是教育小孩子的正道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