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原文
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惡;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
日月譯解
對待心術不正的小人,要對他們嚴厲並不難,難做到的是對他們起厭憎之心;對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對他們恭敬並不難,難的是禮節上對他們不卑不亢。
日月評譚
小人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動物。但你若有幸真的與小人近距離接觸,你會覺得,小人實在是並不那麽令人討厭。曆代帝王君主,都明白親賢臣、遠小人的道理。但從情感上來講,小人簡直就是你肚子裏的蛔蟲,你起心動念他一清二楚,小人沒有是非,以你的是非為是非,小人沒有原則,以你的原則為原則,小人懂得投你所好,小人善於曲意奉承,你說,你討厭嗎?
可拿唐玄宗李隆基來說事。
唐玄宗又稱“唐明皇”,但他前半輩子才算是“明皇”,神武英明、勵精圖治,親手開創了大唐開元盛世;後半輩子隻能算是“昏皇”,驕傲懈怠,縱情聲色,養虎遺患招來“安史之亂”,等於又是親手毀掉了這個盛世。這個皇帝在做“明皇”的時候,任用姚崇、宋璟、韓休、張說等君子賢相,改革弊端,發展經濟,肅清邊患,把天下打理得花團錦簇、太平繁榮。史載唐玄宗用耿直的韓休代替柔順的蕭崇為相,這個韓休為人峭直,不慕榮利,唐玄宗有時去遊玩,稍有差錯,便問旁邊的人,韓休知道這事嗎,話還沒有說完,韓休的諫書就已經呈遞上來了。一日,玄宗麵對銅鏡,手摸著日漸瘦削的臉頰,悶悶不樂。旁邊的太監說,韓休這家夥當宰相後,陛下您老人家比以前瘦多了,幹脆把他給開掉拉倒!玄宗心裏認同,但還是理智地說:“吾貌雖瘦,天下必肥。蕭崇奏事略順旨,既退,吾寢不安。休常力爭,既退,吾寢乃安。吾用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由此可見,君子、忠臣、賢相,那是天天盯著皇帝,不讓他過分享福,不讓他為所欲為,這樣,皇帝老子不舒服,但江山社稷舒服,百姓子民舒服。
唐明皇勵精圖治幾十年後,驕傲了,開始倦勤,從兒子手上搶來了兒媳楊玉環做貴妃,開始醉生夢死、聲色犬馬。在這個時候,君子、忠臣、賢相,就不是好東西了,那麽,什麽開始成為好東西呢?小人。李林甫和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詩人張九齡同朝為相,最終唐玄宗斥退張九齡、重用李林甫,可看作他親小人、退君子的分水嶺。所以,口蜜腹劍、笑裏藏刀的李林甫,不學無術、輕狂奸巧的楊國忠等等,開始粉墨登場了。這些人對別人狠辣不留情,對皇帝可低三下四、柔媚順從。他們抓住這個已經成為“昏皇”的李隆基的倦勤享樂的心理,一方麵,投其所好把他給糊弄得熨帖妥當,一方麵,排除異己,打擊忠良,霸道妄為。其實,唐玄宗並不是不知道這些人的底細,隻是小人讓自己太舒服而舍不得斥退而已。天寶十三年大雨,唐玄宗對隨侍在身邊的老奴高力士說:淫雨不已,卿可盡言。高力士說:“自陛下以權假宰相(指楊國忠),賞罰無章,陰陽失度,臣何敢言!”一向忠誠的高力士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但唐玄宗還是默然不應。就這樣,內有小人當政,外有虎狼(安祿山)窺伺,終於,漁陽鼙鼓動地來,安祿山叛軍勢如破竹,唐玄宗被迫逃離長安,在入川途中發生馬嵬坡兵變,一個開創盛世的帝王,落得個如此不堪的地步。堂堂大唐,也從此風雨如晦,元氣大傷,一蹶不振。由此可見,小人,佞幸,可以讓陛下您飄飄欲仙,但最終要讓您的江山蒙塵、您的百姓蒙難、您的貴妃三尺白綾玉殞香銷。
一失足成千古恨,世上沒有後悔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