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70節 凡是以欲為支撐的,不管外包裝有多燦爛,心地終歸不純

  菜根原文

  市私恩,不如扶公議;結新知,不如敦舊好;立榮名,不如種隱德;尚奇節,不如謹庸行。

  日月譯解

  與其因私而予人恩惠,還不如謀取大眾利益;與其結交新朋友,還不如加強與老友的情誼;與其追求好名聲,還不如在平時注意累積陰德;與其崇尚高風亮節,還不如在日常瑣事中體現修養。

  日月評譚

  市私恩,就是用公器來做好人,收買人心,結黨營私,為我所用,以圖私報。所謂市私恩,那就是斷斷不用自家的私房錢,全是公家的東西,爵祿、職位、資源等等。我在職場上最看不慣的,就是某些高據要津的幹部,占著舉足輕重的職位,卻不是為公選賢任能,賞功懲庸,獎勤罰懶,而是看這個人是不是對自己好,是不是聽自己的使喚,是不是與自己有一定的淵源或關係,什麽同鄉同學同事同樂同嫖同出國同當兵等等。根據這些來決定是否給你職位,給什麽職位。所以他用的人,看起來都是公人,其實都是私人,私下裏服從他,追隨他,孝敬他。提包的提包,開車的開車,送禮的送禮,辦事的辦事。

  那麽,有沒有扶公議的人呢?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些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應該說,我們的周總理,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幾乎從來沒有動用公器來安排私人的事情,動用公家的官位來培植私人的力量,這一點應該是於史有證。但現在報章上宣傳的大公無私的人,我們一般不太敢相信,因為冷不丁哪天就暴露了某某旗手、某某公仆、某某代表、某某反腐先鋒其實是一個貪汙犯。那麽,市私恩與扶公議,究竟哪一個好?這真是見仁見智。一般來說,市私恩以圖私欲,是最保險的犯罪,如果不喪心病狂,幾乎無法定你的罪,從又保險又逞私欲來講,市私恩何樂而不為,所以無數人樂而為之。扶持公議,往往吃力不討好,吃肉沒份,打爛鍋子有份,所以這個世界扶公議的人很少,因為少,所以往往被視之為異端、怪物等等,比如海瑞之類。兩者之間,何去何從,這就要看信仰,看修為,看良知。現在還有一條說法就是:看黨性。

  結新知不如敦舊好。這一點我不是太明白,敦舊好是對的,友誼越久就越顯珍貴。其實,結新知也有好處,人總是要生活在一種開放的狀態中,吸收新的思想和觀念,尋求新的同道與同好,這樣生命就更加新鮮更加豐盈。但如果一個人總結新歡而棄舊友,這就不對了,這人多半是以酒肉處友,以利益謀友,哪一天酒肉關係不在利益關係不在,友情自然就沒有了。歐陽修講小人之朋與君子之朋,小人之朋一般都是利益之友,君子之朋是道義之友。我認為,時光是最有效的淘者,淘盡黃沙始見金。在生命的旅途中,真正的同道,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一生的朋友。

  立榮名不如種隱德,尚奇節不如謹庸行。與其追求美名令譽高風亮節,不如在日常小事中行善積德,加強修養。求令名與求奇節,說到底還是為一個“欲”字,求令求奇,不是小欲,而是大欲。凡是以欲為支撐的,不管外在包裝有多燦爛,心地終歸不純。隻要有欲在,今日你求名,保不了你明日再求點別的什麽。明清時代,有不少知識分子為名所驅,議事諷政誇大其詞,峻烈逼人,搞得皇帝很是頭痛,這些人往往不怕死,甚至求死,哪一天被皇帝打板子打到死,正好成就了他們所求的令名奇節。一些皇帝看穿了這一套,想死還偏不讓他死。

  一般說,我們的社會,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默默地奉獻自己,做無名英雄,都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自己的修養,注重自身的品德,那麽,這個社會一定是和諧社會。“英雄”蜂起的社會一定是亂世,不知有多少人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打家劫舍,不知道有多少人打著“清君側”的名義禍害天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