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65節 水至清則無魚,君子要含垢納汙,和光同塵

  菜根原文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

  日月譯解

  地汙穢肮髒,反而容易滋養生命;水清澈見底,反而不利魚兒存活。所以有道的君子應該有含汙納垢的雅量,而不是孤芳自賞自命清高。

  日月評譚

  《菜根譚》融合儒、道、佛三家智慧。一方麵,人有神性的追求,也就是精神向上提升、實現生命超越的向往,因而也就產生與之相適應的價值體係和行為方式,我們姑且稱之為價值理性;另一方麵,人有物性的需要,也就是說,人有滿足飲食男女、追求事業功名的欲望,由此而產生的價值體係和行為方式,我們姑且稱之為實用理性。前者是聖,後者是凡;前者是出世,後者是入世;前者多表現為宗教,後者多表現為俗世;前者多表現為佛家,後者多表現為儒家。

  我們這個宇宙和生命,按照科學來說,源於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這個大爆炸源於一個奇點,這個奇點是一個無形的、無限小、很奇妙的存在,頗接近老子所雲“天下萬物有生於無”的論斷。按佛家來說,我們這個宇宙生命,是真心起無明、無明起妄念、妄念生萬法而幻化的。這個宇宙生命本就是清濁共生,有精神有物質,有陰有陽,有正有負,有好有壞,有真理有謬誤。這些看似相對立的東西彼此作用彼此依存,才形成了我們這個形形色色的宇宙生命,所以,對我們這人間世來說,價值理性和實用理性,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可以融通的。

  在中國曆史上,佛家和儒家就體現了融通共存的特點。佛家是出世,儒家是入世;佛家追求的東西是形而上的,儒家追求的東西是形而下的;佛家在意死後的歸宿,儒家在意現世的安頓。這兩個東西走到一起後,開始也是爭爭吵吵,但後來還是互相靠近,互相取暖,互相融通。儒家吸納了佛家的東西,不管是天理還是良知,都有佛性的影子,這就是使原本側重實用理性的儒家有了靈魂的輝光,從而使這個學說既有精神上的靈動,又有工具上的便巧;而佛家吸納了儒家的東西,發展到後期的人間佛教,標榜“佛法在世間,不離時間覺”、“人成即佛成,是名真佛教”,強調佛弟子也要遵循人倫道德、忠孝節義等,這就使原本側重價值理性的佛教有了人性的溫暖,從而使這個宗教接上地氣,獲得更大的生命活力。

  我不認為遺世獨立、好潔獨行有什麽不好。真正的求道者,必須要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裏才容易證得涅盤大道。這方麵的人很少,我很尊崇這方麵的人。這個世界上更多的是兩種人:一種人既向往精神上的超越,又留戀人間世的煙塵火氣;一種人則完全投入世俗的追逐,偶爾才會產生對世外的向往。前一種人可說是最痛苦的人,既看不慣這個人世間,又離不開這個人世間,依違兩可,左右支拙,動輒得咎。一方麵清高,一方麵又怕觸犯了人間世的各種規則和潛規則。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作為一個有著血肉之軀的凡俗之徒,既然願意留在這個世間,並且希望在這個人世間活得瀟灑,那麽,就要隨順這個人世間由大多數不好不壞、又好又壞、時好時壞的人集合而形成的人倫氛圍和處世規則;要在這個氛圍內成就事功,就必須取悅這些人,團結這些人,利用這些人,含這些人的汙,納這些人的垢,與這些人和光同塵打成一片。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