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AUQA第二輪質量審核的背景

  高等教育的質量是一個多層麵的概念。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要求,高等教育的質量“應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動:各種教學與學術計劃、研究與學術成就、教學人員、學生、校舍、設施、設備、社區服務和學術環境等。高等教育的質量還應包括國際交往方麵的工作:知識的交流、相互聯網、教師和學生的流動以及國際研究項目等”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轉引自盧曉中,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對中國的影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54.。為全麵保障高等教育的質量,AUQA最早采用的也是一種係統性的質量審核模式,審核內容涉及高等教育的每一個方麵。審核小組的專家嚴格按照既定的標準和程序,通過實地考察和訪談,科學地分析與對比有關數據,評價學校獲得的政府撥款所產生的效益,對學校為學生提供的服務情況、高等教育國際化情況、大學與社會及企業結合的情況、圖書館藏書及信息管理情況等進行檢查,對大學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的辦學目標、實現目標的策略與措施的效果、學校教育全過程的質量,以及質量控製係統的有效性進行審核。但是,自2007年起,隨著AUQA第一輪審核的結束,AUQA的審核專家及大學的質量管理人員都逐漸意識到有必要對質量審核的方式進行一定的改革。經與大學和政府等各方協商,確定從AUQA第二輪審核開始實施主題審核模式。本章將在介紹AUQA對審核主題進行確定的過程之後,介紹AUQA的兩個審核主題的實施情況,一是“大學與社會結合情況”,二是“大學國際化情況”。

  AUQA具體的審核內容框架最早采用的是昆士蘭大學的戴維德沃倫派伯(David Warren Piper)博士提出的一個綜合性的高等教育質量控製模型。具體有8個方麵:教學計劃、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師資隊伍、學生、學科建設、資源財務與組織管理。至於教育教學如何在8大領域內得到保障,則進一步提出了7個C作為標準,具體為全麵性(Comprehensiveness)、明確性(Communication)、中肯性(Cogency)、連貫性(Coherence)、共鳴性(Consonance)、一致性(Constancy)和效果性(Consequence)。張加民,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國家質量保證框架概述,安陽工學院學報,2005(5):131.AUQA對全國大學的第一輪質量審核,采用的是全麵審核方式,但從其第二輪質量審核開始,修正了第一輪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主題審核方式,由被審核院校與AQUA共同商議確定院校在第二輪審核中的重點審核方麵。在確定審核主題之前,院校可事先進行自身的風險評估以確定本校發展最需要實施審核的方麵。

  在AUQA對大學的第二輪審核中,著重檢查的是院校對於第一輪審核報告中所提出的建議與肯定的方麵進行整改的情況,但這隻是局限於兩個“主題”領域。為了在各院校進行“主題”的挑選工作,AUQA的組織成員指示AUQA製定了一個判別教學風險的指導性框架,以便AUQA審核小組在對各大學進行審核時掌握審核的重點。AUQA在製定風險框架的過程中,得到許多資深專家與顧問的幫助。AUQA在參考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對風險的定義之後,給教學的風險作了以下的定義:風險指的是那些對組織及組織目標的實現會起反作用的組織特征及環境特征,這個“特征”包括行動、事件或形式。風險也是對一個組織的任何行動、使命、事件及形勢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的程度的測量。這種量度有時在不同的情況下又被稱為不同的風險級別,其中包括:機遇(Chance),即影響產生的可能性與概率;結果(Consequences),即一旦影響產生,會有什麽樣的結果。教學風險是指影響教學目標達成的因素。

  為了確定學校潛在的高風險領域,AUQA首先考慮的是AUQA對學校進行的第一輪審核報告中的行動計劃、過程報告、學校既定的戰略規劃、當前的IAF情況及其他公共報告內容(如一般審核報告、反彈調查報告、反腐委員會的獨立報告,等等)和媒體或公共領域曝光的問題。AUQA總是確定學校具有較高風險的主題進行審核。

  學校也可以自行進行風險評估。以上所提到的資源各個大學也都可以獲得,甚至還可以通過網絡獲得更多更新的資料。學校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不同方麵的風險評估,但是,AUQA應組織成員的要求還是提供了一套係統化的風險框架供學校根據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情況及不同的要求進行自己獨特的風險分析。

  在完成風險評估之後,學校可向AUQA提交2~3個主題。由學校與AUQA共同商討之後再最後確定兩個審核主題。

  在AUQA提供的風險評估框架中,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麵:

  (1)教學與學生:學生測試、學生總體情況、學生進步、專業與課程、教師隊伍、教學質量與學習質量、學習資源、學習支持、學生投訴、教學與學習的領導與管理。

  (2)科研與科研訓練:外部資助科研項目、學術道德、研究方法的質量、人力資源管理、學校科研情況、科研合作、科研資料的使用情況、知識產權管理、研究生的指導情況、研究生的基本情況。

  (3)大學與社會結合:與企業合作進行科研的情況、與其他組織合作開發教學項目的情況、學生參加服務性學習(無薪實習工作)的情況、為社會提供谘詢服務的情況、社區人員參與大學事務的情況。

  (4)大學國際化:課程與項目、夥伴關係情況。

  (5)大學治理與管理:治理情況、委員會監督、領導情況、規劃、管理、學術委員會管理情況、人力資源、勞動力規劃與人員更新情況、職業規劃與績效管理。

  有關風險評估框架的詳細內容,可參見本書的附錄六。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