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院校的海外教學活動屬於AUQA審核的範圍,AUQA對這些活動的審核方式與其在國內對院校的教學審核采用同樣的方式,但在某些方麵審核的深度更大。AUQA在對本土自行認證院校的第二輪審核中對標準、標準參照及結果的重視,也同樣要體現在海外項目的審核之中。院校必須介紹對其海外項目的質量保障所作的具體安排及取得的效果,其中包括學生在海外學習所取得的成就。如果院校有在海外教學的項目,審核小組通常會對其中的一個或多個進行實地考察。AUQA會向被審核院校提供有關AUQA及其實施海外項目審核過程方麵的信息,供院校在AUQA對海外項目進行審核之前,向自己的所有合作夥伴發送。
以下第三點中第二部分介紹的七個方麵的因素,是AUQA用以決定是否考察一個項目的基本標準。這些標準內容形成了AUQA的002號工作條例。Policy 002:Auditing Overseas Activities。AUQA,2008:1,http://www。auqa。edu。au/aboutauqa/policis002.
一、海外教學審核的目的
AUQA的審核範圍包括所有以各種名義開展的學術教學活動,這其中也包括海外學術教學活動。由於質量審核至少要涉及一個實際考察地,這就立刻牽扯到海外院校該不該去的問題。這裏還有個與之類似的問題,就是澳大利亞高等院校校區眾多的問題。AUQA對這些問題都作了具體的規定。
二、AUQA的規定
AUQA認為對於審核小組來說,每一次的審核活動都應該把海外審核的問題當做是一所院校完整的審核部分來考慮,而且以下七個方麵的因素都應加以考慮。審核小組應該作出合理平衡的判斷,從審核工作全盤考慮,在合適的時機派出全部或部分審核小組成員到院校的一處或多處的海外校區實施教學活動的質量審核工作。有關是否對海外教學項目進行審核的決策一般是在AUQA的材料準備會議上製定的,因為小組成員要在此會議上要確定所需信息資料的內容及作出相應的審核會談安排。
當確定有必要進行海外項目審核工作時,可以通過派遣部分小組成員而非全部成員的方式以削減審核活動的開支。由於在對國內大學進行審核活動時,小組成員們偶爾也會分開工作,所以從小組成員中選派一支代表團赴海外進行審核工作也不會違背國內慣例。
三、海外審核活動的指導方針
(一)海外審核原則
AUQA規定對於院校的海外教學活動的審核方法必須同AUQA的一般審核原則相一致。相關原則包括:
(1)審核的範圍是院校組織自己所規定的計劃與目標;
(2)審核不是進行院校之間的比較,也不是按某一係列標準生搬硬套;
(3)審核是以院校的自我檢查為基礎的;
(4)為了識辨各院校的特色,院校必須以最能夠反映他們自身麵貌的方式展現自己,而不是僵硬地參照某個業績公式模板;
(5)審核成本應降到最低,然而,成本的有效節約不能以不誠實的審核為代價。
(二)海外審核七個要考慮的因素
AUQA認為有七個因素決定了是否需要對院校的海外教學活動進行走訪審核。具體因素如下Policy 002:Auditing Overseas Activities。AUQA,2008:3-6,http://www。auqa。edu。au/aboutauqa/policis002.:
1.客觀物質因素
在海外校區的工作人員及學生數量是多少(大概能占到學生總數的百分之幾)?如果數目相對較小且規模穩定,那麽審核小組則會把審核重點放在別處。如果情況相反,學生與員工的數目很大且數量的變化有可能對院校的金融狀況產生明顯的影響,那麽審核小組就要充分考慮他們的情況並對其加以特別關注。
2.策略性意義
海外教學項目同其組織的策略之間是一個什麽樣的關係?例如,如果該項目的規模增長,與其他的組織發展戰略目標相比,不是那麽重要,也不是組織預定的目標,那麽審核小組就可以斷定該活動不具有足夠的重要性,因而無需占用有限的資源(時間和錢)來對它進行審核。相反,如果某海外項目是院校發展戰略的強勢增長點,那麽審核小組就應該對其進行重點關注,即使目前該項目的活動規模還不夠大。
3.風險管理
海外教學活動出現差錯的可能性有多大?出現差錯的後果是什麽?在考慮這些問題時涉及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院校風險管理係統的完整問題。其他要考慮的因素包括,例如,項目活動進行了多長時間,它運行的穩定程度如何,以及是否對一些特殊的外界因素敏感(如政治/媒體),等等。
4.學生的風險
以上強調的風險因素指的是院校的風險管理係統。從學生方麵來看,風險依舊存在。院校也許會給擁有大量海外學生的較大機構設立一個全麵細致的風險管理係統,但對於規模較小的項目則可能沒有。換句話說,擁有大量海外學生的院校也許非常有經驗,並設有相應的安全係統;然而,學生很少的院校則可能在提供相應的必要措施這方麵沒有足夠的經驗,因此有可能會讓學生遭遇更大的風險。
5.舉辦國的公信度
大多數澳大利亞院校管理的海外教育項目主辦學校都有他們自己的外部質量保障機製。在有些情況下,它們可應用新建項目的管理條款,但有時,這些規定可使用的範圍又很受限製。這些質量保障機製的規定對於澳大利亞海外教學項目的管理效果如何?他們是否加強了質量條款的安全性?如何使用這些規定並使其產生一定的效果,從而能夠給AUQA的審核提供所要求的信息?
6.實際可行性
海外辦學點的數量是多少,地點又在哪裏?一次走訪審核是否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如果一個院校的海外辦學項目眾多、遍布全球,那麽對其進行審核就可能會有一些時間和費用方麵的實際限製。如此的話,審核小組隻能到一個校區考察審核,也或許(根據其他因素的影響)一處都不會去。抽樣審核是在國內審核時常用的一個手段,將其用於海外辦學項目質量審核也同樣適用。
7.必要性
是否存在其他的能更加有效並能夠節約成本的方式來使AUQA小組獲得必要的信息?審核小組收集信息的方法一般包括查閱一套績效表格(Performance Portfolio)及支撐材料、瀏覽網頁、與有關人員交談,等等。通過使用印刷媒介(非電視媒體)、電話會議、視頻會議、郵件、麵對麵會晤及地點考察,也可以使信息的采集和循環流通更加便利。這些方法各有利弊,選擇使用哪一種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據它們在評價某一個探索的問題時所表現出的特別優勢而定。還有就是看這些方法在特定場合的可運用性。最終,對海外辦學項目的教育活動進行審核考察的決定(已得到其他因素的確保/符合其他六種因素)取決於從其他可供使用的方式中是否能夠得到充足的信息。
四、海外審核實際操作
根據AUQA的要求,如果審核小組決定進行海外項目審核,該計劃須在預備審核工作階段之前同被審核院校人員與執行總監商討相關事宜,同時向AUQA的國際情況專家谘詢有關國家的情況。
(一)海外審核涉及的人員
在對被審核院校的國內主校區進行主要審核考察時,小組全體人員都會參加。出於對經濟和效率的平衡考慮,凡是去院校國內或海外的辦學合作夥伴的校區都隻是派一個由1~2名小組成員組成的代表團前往。小組裏的AUQA工作人員通常是考察組的成員之一,而另一名通常是審核小組的組長。
(二)海外審核報告
在海外審核考察工作結束之後,小組中的AUQA工作人員要負責準備一份書麵報告,經與考察組的其他成員一起進行協商,對全體審核小組已完成的工作作一個簡要的匯報。該報告是小組的機密文件,但是可用做小組在本土進行的審核調查的參考性文件和用於最終的公共審核報告。
§§第六章 AUQA第二輪審核(主題審核)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