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主要概念界定

  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是人們在對質量、高等教育質量、質量保障類型與方法等具備深刻了解和進行有效實施後才能達到的結果,因此,研究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係,首先必須要將質量、高等教育質量、質量保障這些基本概念作一個界定。

  (一)質量

  質量和質量觀念的問題是討論質量保障問題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但質量是什麽?英國學者格林(Diana Green)指出:“雖然人們能夠對質量有一種直覺上的理解,但卻難以清楚表述”Diana Green(ed。)。What is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pp。12-27.,就像“自由”、“正義”等概念一樣,“質量”也是一個難以準確界定的概念。戈德茨和戴維斯在其1994年出版的《全麵質量導論》中認為,如下一些共同要素構成了質量的最一般內涵:(1)質量在於滿足和超過消費者的期望;(2)質量適用於產品、服務、人員、過程和環境;(3)質量是一種不斷變化的狀態(如今天被認為達到了質量的東西明天就可能不被認為達到質量了),並認為提煉了上述共同要素就可以給出有關質量的如下定義:即“質量是一種與能滿足或超過期望的產品、服務、人員、過程和環境相聯係的動態的狀態”趙中建,學校管理體係與ISO9000 標準\[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4.。

  英國學者哈維(Harvey)和格林(Green)把質量概念歸為幾大類。Edward Sallis。全麵質量教育\[M\]。何瑞薇譯,吳政達審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15-22.主要類別如下:(1)作為“卓越”的質量(Quality as Excellence)。這是一種傳統的學術觀點,強調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應當與眾不同、特色鮮明和高標準,努力成為最好。(2)作為“零缺陷”的質量(Quality as“Zero Errors”)。強調把質量與預定規格和標準的一致性作為依據,依此使不同類型的院校可以設定不同的質量標準。(3)作為“對目的的適切”的質量(Quality as“Fitness for Purpose”)。這是一個操作性的定義,定義特殊目的的質量,必須詳細準確。就高等教育而言,這種觀點意味著高等教育的質量應與高等教育目的一致,質量是對產品(服務)達到目的或目標程度的裁定。重點放在“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s)需求滿足上。按照這一觀點,不同層次和類型的高等學校的質量應當依據不同的標準來製定。(4)作為轉化的質量(Quality as Transformation)。這種觀點將重點放在學生方麵,高等教育係統越完善,越能實現高校的辦學目標,越能夠使學生在工作、生活與知識社會中擁有專門的技術、知識和態度。這種把質量定義在實現高校辦學目標的有效性上,一所高質量的院校一定能夠清楚地闡明自己的使命或辦學目標,能夠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取得效率和效益。(5)作為極限的質量(Quality as Threshold)。這種定義把質量界定為高校能否滿足雇主規定的和潛在的需要。(6)作為提高的質量(Quality as Enhancement)。這種質量概念強調持續改進,認為不同的利益群體或利益關係人關注高等教育質量的重點不同。因此,高等教育質量沒有統一的界定,需要界定的是每個利益關係人在判斷質量時所依據的標準。

  本書采用ISO9000:2000標準對質量的定義,認為:質量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龔益鳴,現代質量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21.。定義中“固有的”(其反義是“賦予的”),是指在某事物或某物中本來就有的,尤其是那種研究的特性。“特性”是指“可區分的特征”,它可以是固有的或賦予的,定性的或定量的。定義中的“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明示的”可理解為規定的要求,在文件中予以闡明。而“通常隱含的”則是指組織、顧客或其他相關方的慣例或一般做法,所考慮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要求”可由不同的相關方提出,可以是多方麵的,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飾詞表示,如產品要求、質量管理要求、顧客要求等。質量具有廣義性:它不僅指產品質量,也可指過程和體係的質量。質量具有時效性:組織應根據顧客和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的變化,不斷調整對質量的要求。質量具有相對性:組織的顧客和相關方對同一產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對同一產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需求;需求不同,質量要求也就不同,但隻要滿足需求,就應該認為質量是好的。

  (二)高等教育質量

  高等教育質量是一個高度複雜的概念,具有多麵性特征。國內有不少學者對此作過概括。安心認為:“目前關於高等教育質量的界定主要有八類:不可知觀、產品質量觀、測量觀或達成觀、替代觀、實用觀、績效觀、內適性或學術本位觀、準備觀。”安心,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研究\[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9:62-65.

  1998年召開的世界各地教育大會通過了《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動世界宣言》。該宣言指出:“高等教育質量是一個多層麵的概念,應該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動:各種教學與學術計劃、研究與學術成就、教學人員、學生、樓房、設施、設備、社會服務和學術環境。”趙中建。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和世界宣言\[A\]。全球教育發展的研究熱點--90 年代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C\]。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422.

  本書采用“符合性質量觀”的界定,認為:“無論從哪個視角來認識高等教育質量問題,都離不開標準。因此,質量問題本質上是標準問題,質量就是達到或符合標準。就高等教育而言,最基本的質量標準有兩個,即目標達成和滿足要求。而且,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前提是多樣化,多樣化的高等教育應有各自的培養目標和規格,從而也應當有多樣化的教育質量標準”潘懋元,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教育質量觀\[M\],江蘇高教,2000(1)。因此,高等教育質量就是指高等教育機構在遵循教育自身規律與科學發展邏輯的基礎上,在既定的社會條件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創造的知識以及提供的服務符合學校教育目標、滿足現在和未來的社會發展需要和學生各方麵發展需要的充分程度。

  (三)質量保障

  英國學者弗雷澤(Malcom Frazer)認為:“質量保障包括四個基本部分:1)組織中的所有成員都對保持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負責;2)組織中的所有成員都對提高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負責;3)組織中的所有成員都能理解、使用並感受到質量得以保持和提高的質量體係的存在,管理部門、消費者或用戶定期檢查質量係統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蔣冀騁,徐福超,大眾化條件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係研究\[M\]。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48.江彥橋認為質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是:“為了提供足夠的信任,表明實體能夠滿足質量要求,而在質量體係中實施並根據需要進行證實的全部有計劃和有係統的活動。”江彥橋,趙偉建,付克陽,高等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係的研究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本書采納國際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機構網絡(INQAAHE)的表述,認為:“質量保障可能與一個項目、機構或整個高等教育體係相關。質量保障是指這樣的態度、目標和程序,通過它們的存在和使用以及質量控製活動來確保適當的學術標準在每個項目上都得到維持和強化。質量保障擴展開來使得過程和標準為教育界和公眾所了解。”David Woodhouse(1992)。Newsletter,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Quality Ag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Hongkong。

  (四)高等教育質量保障

  澳大利亞學者哈曼(Grant Harman)認為:“高等教育質量保障主要是為高等學校以外的人提供擔保和證據,使他們確信高等學校有嚴格的質量管理過程,而不必擔心教學質量和畢業生質量。”Grant Harman。Quality Assurance for Higher Education:Developing and Managing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and Institutions in Asia and Pacific。Bankok:UNESCO,1996(6)。

  另一位澳洲學者大衛李(David Lim)對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界定更為簡潔:“旨在確保高等教育質量得到保持和提高的所有政策和過程(policies and processes)。”David Lim。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A Stud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Burlinton: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1(13)。

  同樣是澳大利亞的學者,IAN認為:“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是高等教育機構或高等教育係統為監控院校的績效以確保院校取得較好質量並不斷提高質量所采取的係統管理與評價過程。質量保障旨在為利益相關人在質量管理及取得成效方麵提供信心。”Ian Allen,National System for accredit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Quality Assurance and Accreditation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A National Seminar on Future Arrangements,DETYA,2000:24.

  國內學者認為:“在高等教育背景中,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是高等教育質量評價與質量控製活動的進一步深化與係統化。所謂高等教育質量評價,就是根據既定的質量標準對高等教育活動及其效果進行價值判斷;高等教育質量控製就是在質量評價的基礎上采取一定的矯正措施,防止劣質‘產品’進入市場。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就是在兩者的基礎上,促進高校達成教育質量目標,滿足相關群體利益的過程。因此,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就是根據預先製定的一係列質量標準與工作流程,要求高校全體員工發揮每個人的最大潛力與自覺性,認真地實施並不斷地改進教育教學計劃,從而達到或超過預定的教育質量目標,一步步地達到學校總體目標的過程。”陳玉琨,代蕊華,楊曉江,田聖炳,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係概論\[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8.

  本書認為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指的是那些旨在保持和改進高等教育質量,並為高等教育利益關係人提供質量證明和擔保的所有政策與過程。對這一概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理解與把握:“首先,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主要目的在於兩個方麵:一是促進質量的保持和提高,二是向政府、雇主、學生和家長等眾多的高等教育利益關係人提供質量證據,證明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是可以信賴的,增強他們對高等教育質量的信心。其次,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必須通過一係列的特定政策和過程,如設立保障機構、製定質量標準、確立評估的方法和程序,等等。”

  (五)質量審核

  在高校教學領域,質量審核就是指“對大學的教學質量保證機製進行審核,考察學校的質量活動是否按既定安排進行;質量保障活動的結果是否達到了預定目標;學校預定安排是否有效實施以及這些安排是否有利於達到學校質量目標”陳玉琨,代蕊華,楊曉江,田聖炳,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係概論\[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8.。正如AUQA對質量審核的定義:“質量審核是一個係統的、獨立的檢查活動,該檢查可用以判斷某項工作及其結果是否符合其計劃要求、判斷這些計劃和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是否適合到達預定目標以及是否得到有效的執行。”

  澳大利亞標準與新西蘭標準合作技術委員會OR/7 1994

  (六)大學

  澳大利亞的法律對於“大學”稱呼的使用具有嚴格的條件規定,其中一條就是大學(University)必須是能夠從事科學研究並在至少三個以上的主幹學科具有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教育機構,不具備此條件及其他相關條件的高等教育機構則不能夠被稱為大學。澳大利亞大學基本上都屬於自行認證的高等教育機構,擁有大學自治的權利,擁有新專業與新課程設置及招生規模確定的自主權,而高等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TAFE)及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都屬於非自行認證教育機構,兩者屬於不同的高等教育機構類別,具有明確的界限。因此,澳大利亞的許多高等職業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即使能夠開設學士學位課程,甚至開設碩士學位課程,能夠為學生授予學士與碩士學位,但卻並不包括在大學之列。

  (七)質量保障與質量保證

  英文中的Quality Assurance 在本書中一律譯為“質量保障”,但在一些引用文中被譯為“質量保證”,雖然漢語的這兩個概念含義略有不同,但在本書中將兩者均視為quality Assurance的對等名詞,因而具有同義性。

  (八)質量審核與質量審計

  英文原文材料中的Quality Audit,在本書中一律翻譯為“質量審核”,但在有些引文中,有作者將其翻譯為“質量審計”,在本書中這兩者實為同一概念。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