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關心的是,你應盡力學習,學得越多越好。這樣你就能在決策時,正確地運用這些知識。
——保羅·高爾文
與此同時,鮑勃·高爾文不斷地更換他在工廠中的工作,以便獲得更多的經驗——從在組裝線上釘箱,到消滅生產中的“卡脖子”問題和其他問題。在這一時期裏,他也在丹尼爾·諾布爾的實驗室的一個角落裏,在那裏,他在接受無線電與電子學的集中而又緊張的課程培訓。
保羅·高爾文對鮑勃說:“我所關心的是,你應盡力學習,學得越多越好。這樣你就能在決策時,正確地運用這些知識。”
有一位同事向保羅建議:在鮑勃的21歲生日來臨前,任命鮑勃為副總經理,保羅·高爾文對這位同事說:“我所考慮的不是他的年齡,而是他能否勝任這一職位。”
保羅·高爾文知道,戰爭過後,公司麵臨艱難的選擇。他認為,公司在1941年至1943年的這段時間,銷售額從1700萬美元增加到7800萬美元,不過這並不能真正反映公司在戰後市場上的潛力。
直到1943年,摩托羅拉無線電設備的生產全部為軍用生產。他指出,任何的轉軌都可能使銷售狀況立刻滑落到戰前的水平。在之後的兩年內,雖然銷售額增至6100萬美元,但純收入的相應增加僅為353500美元。保羅對他的一部分管理人員說:“這個供不應求和有控製的市場,並不能告訴我們今後要生產何種模式的產品。”
1944年3月7日,47歲的約瑟夫·高爾文去世,使這個家庭又受到一次嚴重的打擊。約瑟夫的去世對他的妻子和三個孩子來說更是悲劇,因為他還是個年輕的丈夫與父親。保羅·高爾文在妻子死後不到兩年又遭遇兄弟約瑟夫去世,他感到這一損失太大了,就像失去了他的某個工廠一樣。
此時的保羅憂慮不安,這也許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有如此悲慘的感覺。妻子和兄弟的死亡使他強烈地感到自己也難免一死。他害怕這個由約瑟夫和他經過艱苦努力建立起來的公司將不複存在,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不會長生不老的。
保羅雖然依舊擁有強烈的自信並由此產生些許安慰,但麵對經曆過的種種事件,他明白任何人在命運麵前都是軟弱無力的。他開始更強烈地意識到時間的緊迫性,感到自己似乎無法掌握時間,他也因許多想做而尚未做的事情感到不安。他不僅關心企業,也關心家庭。他對鮑勃說:“如果我死了,要對我們的各種老關係更加精心維護。”他開始更加嚴肅認真地考慮如何使鮑勃負起更多的責任。
公司有些人認為鮑勃·高爾文應對他父親不耐煩時所做出的某些決定做些糾正。此時有人埋怨保羅·高爾文對任何他決意要做的事情聽不進一點兒反對意見。公開議論和非正式討論的熱烈氣氛曾是他所讚成的,也曾一直延續下來,但在今天卻受到了嚴格的限製。突然,沒有一個管理人員敢於對保羅的意見提出異議,因為他們怕激起他失去理智的怒火。
保羅對一位在開會中打斷他講話的經理生氣地說:“如果我需要你的意見,我會問你的。”對另外一位反對他的人憤怒地說:“我們把你帶到這裏來不是為了發現你是多麽頑固的!”有時他的發怒刺激他做毫無針對性的譴責,他批評過去曾反對他意見的人。在他的最高層人員的一次會議上,他怒氣衝衝且不耐煩地說:“為什麽你們這些家夥自己不認真想想?”
在公司所有人中,在他企業以外的親密的朋友中,隻有鮑勃經常和他有密切的接觸,他隻允許鮑勃一人有不同的意見,在保羅心目中鮑勃此時的地位遠遠超過公司。
在一些爭論中,父子倆的位置往往顛倒了,父親對問題的解決顯得煩躁而不耐煩,而兒子卻表現得更為客觀與冷靜。但事實經常是,事情的實際發展往往證明保羅·高爾文是對的。
父子之間這種交換意見的過程,這種經過探討達到和諧與澄清的過程,對他們二人都有利,尤其是對鮑勃。他總是向他父親表示極高的尊重與愛戴。鮑勃已逐漸清楚地了解到他父親的能力,以及父親成功的原因——保羅有一種卓越的洞察力,這使他能在某一時間采取正確的行動,而這並不是上完了世界上所有正規的經營課程就能得到的。
這一時期保羅·高爾文的很多痛苦來自於孤獨。除公司和家庭外,他的樂趣很少。麗蓮的消失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不愉快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