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從呂布口中得知。
虎牢關早已被摧毀!
三國第一雄關,虎牢關,那巍峨屹立的偉岸雄關,至今還印在雷諾腦海中。
很難想象,虎牢關會被完全摧毀!
這可比打穿山體要艱難無數倍!
而摧毀虎牢關的,正是雷諾擔心已久的鈴鐺使者——【顏良文醜】。
原因是董卓大魔王破罐子破摔,打算同歸於盡,大範圍攻擊使得袁紹受到傷害,然後鈴鐺使者瞬間移動到虎牢關,毀天滅地的慘劇頓時上演…………
雷諾隻是聽夜葬說過這兩個家夥,似乎是顏良和文醜的共合體,很變態,能打的黃金級別龍崎不要不要的。
然而究竟有多變態,雷諾一直沒有機會見到。
想不到,未見其麵,卻聽到這麽爆炸性的信息。
乖乖隆地咚,摧毀了虎牢關,秒殺了董卓李儒?
雷諾萬萬沒想到,董卓之亂會如此收尾。
真是出乎意料的劇情展開啊!
與此同時,雷諾也搞明白了呂布投降的真正原因。
恐怕並不是張角姬的洗腦奏效,也不是貂蟬的齊臀小短裙奏效,隻是因為呂布真正的是走投無路了。
才會選擇順勢投奔雷諾。
呂布似乎也是打不過【顏良文醜】的,投奔聯盟軍更是絕逼不可能,那無異於自尋死路。
所以,為了存活,呂布就順服了雷諾。
嘛,不管怎樣,呂布現在是歸自己所用。
就算不能成功邀請為夥伴,至少也是戰勝龍崎和鈴鐺使者的一大助力。
雖然呂布論戰鬥力還沒法單挑鈴鐺使者或是龍崎,但這並不重要,畢竟群毆才是人生真諦。
呂布投誠後,洛陽城中的三萬精銳飛熊軍俘虜也得到了解決。
呂布何許人也?有著第一飛將的名頭,勇武無雙,西涼軍士無不敬服,如此種種,在呂布蘿莉的號召下,控製住這支軍隊,倒是得心應手。
不過,萬事皆有兩麵性,這一結果有利有弊,雖然看起來雷諾似乎能運用三萬精銳飛熊軍,這絕逼是可怕的戰鬥力,分分鍾吊打諸侯聯盟普通士兵,但卻埋下了一個危機。
那就是呂布!
畢竟這支軍隊真正的掌控權屬於呂布。如果呂布再跳槽或者叛變什麽的,嗬嗬噠!很棘手啊!
雷諾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抓住呂布的把柄。
在曆史中,呂布的把柄似乎是貂蟬。
然而現在貂蟬已經嗝屁了!
雷諾捂臉,真是醉了!
不過雷諾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因為「鈴鐺使者」摧毀虎牢關後,也意味著袁紹重新獲得「鈴鐺使者」的操控權。
不用太過於擔心。個屁啊!
按照袁紹的尿性!馬上分分鍾過來把自己打成煎餅果子啊!
唔,認真來說的話,呂布和雷諾現在有共同的敵人——袁紹,或者說,鈴鐺使者!
雷諾和呂布,一條繩上的螞蚱,什麽的。
當呂布投靠雷諾並降服原本洛陽城中的三萬精銳飛熊軍的消息一出,各路諸侯沒有一人能夠淡定。
就連盟友曹操也不能。
在虎牢關一戰中,眾人早就見識過雷諾手下的「能人異士」,如果說,之前眾諸侯還能因為雷諾手下隻有區區一千騎兵而不以為然,但現在,絕逼不可能了。
三萬精銳飛熊軍,那可是董卓留下來鎮守皇宮與老窩的!其精銳程度可想而知,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吊打普通士兵絕對是跟玩一樣。
而且!雷諾還得到天下第一飛將呂布的相助!有能人異士,有精銳士兵,還有一座帝都洛陽城。
這,眾諸侯無法再不以為然!雷諾此刻,早已成了巨大的威脅!
所謂人性,有很多闡釋的方式與途徑,或是結果。
但其中一條就是,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鬥。
眾多諸侯聯合起來,消滅一個龐大的敵對勢力董卓,當董卓倒下後,新的敵對目標同時就會出現。
這種爭鬥是永不休止的。因為戰鬥的目標不是消滅某個人,而是為了爭奪利益。
很不巧,雷諾此刻就是這新一代的「目標」。
在眾諸侯眼中,此刻的雷諾,陡然之間,從一個隻有千人騎的區區偏將軍搖身一變,成了無人能製服的大反派,比董卓還董卓!
正當各路諸侯準備討論,是不是要再來一次聯盟討伐雷諾大魔王的時候,漢獻帝的聖旨赫然降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之師雷諾,討賊救駕,屢立奇功,朕心甚慰,特封丞相。欽此。」
俗話說的好,所謂調-教手法,打一棒子喂顆糖,保準讓他欲罷不能不要不要的。
雷諾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於此番討伐董賊一戰,論功行賞,幾乎每個人都得到了遠超預期的封賞。就連那些屁毛戰功都沒有打醬油的小角色,也莫名其妙的官升一等,黃金百兩什麽的。
原本心懷不滿,打算聯合起來打倒雷諾大魔王的眾諸侯,頓時揉了揉臉,換上喜笑顏開,開口一個雷丞相好,閉口一個雷丞相妙,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
其實,眾諸侯本來就有些忌憚雷諾的實力,拿不準聯軍是否是雷諾的對手。現在雷諾給了台階還給了糖,眾諸侯自然見好就收。
畢竟,就算他們繼續追隨袁紹的聯盟,打倒雷諾,也未必能得到如此豐厚的封賞。
匡扶漢室什麽鬼,大家根本不在乎啊!說白了,大家無冤無仇的,都是為了利益。
所以,結果顯而易見,聯盟軍隻剩下被氣得臉都綠了的盟主大大袁紹和梟雄曹操。
“孟德!可願意與我共同進退!共同討賊!”袁紹滿懷希望看著曹操。
曹操並沒有回答。
傻逼都知道現在誰強誰弱啊!根本不用猶豫,梟雄曹操用膝蓋也能秒想出自己的抉擇。
曹操給袁紹的答案,就是一個…………
一個後腦勺!
曹操托辭「軍士勞頓」,打算暫時撤退,待他日再做打算。
其實,曹操走到一半,就繞路去投奔雷諾了。
虎牢關的廢墟上,隻剩下袁紹軍隊,以及袁紹身後一個龐大的身影。
遙望著帝都洛陽,袁紹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