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壯誌未酬,黯然辭世

  鑒於前幾次北伐糧運不濟造成的幾次退軍的事實,諸葛亮總結經驗教訓,於建興十年(232年),令將士們一麵修整訓練,一麵屯田墾殖,以徹底解決糧食的儲備和供應問題。黃沙(今陝西勉縣境內)一帶地肥水美,特別適合農業生產,諸葛亮在此駐營,看著自己的士兵在農田忙碌的情景,令他想起了多年前在隆中晴耕雨讀的生活,想起了先主的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想起了自任丞相以來的忙碌,想起了北伐幾年的堅持和努力,不禁感慨萬千!

  建興十一年(233年),諸葛亮用木牛流馬陸續將軍糧運往斜穀口,並修建了斜穀邸閣(糧倉)作為儲藏之所。經過近兩年的準備,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親率10萬人由斜穀進軍武功,這是他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後一次。

  四月,諸葛亮大軍屯駐於武功五丈原,與司馬懿相持於渭水之南。上次與蜀軍交戰的噩夢,司馬懿猶記在心,此人老成持重,對蜀策略一如既往,拒守不戰。諸葛亮一麵派出小股部隊天天罵戰,激怒魏軍;一麵抽出一部分將士分兵屯田,與當地居民相處融洽,猶如一家。魏軍早被蜀軍的罵戰激怒,紛紛要求出戰,一洗前次兵敗之恥,司馬懿不為所動。麵對這樣沉得住氣的對手,諸葛亮既佩服又鬱悶。不久,他又派人送給司馬懿一套婦人衣服、配飾,暗喻他是膽小卑怯的婦女。堂堂魏軍主帥被視為弱質女流之輩,魏軍認為這是奇恥大辱,大家義憤填膺,手中的刀槍已然出鞘,隻等主帥一聲令下便衝進蜀營大開殺戒了。

  為平撫將士們的情緒,司馬懿召開陣前會議表示:“皇上在返回洛陽前,曾下旨意要求我們堅守,既然大家都認為開戰比較好,我們還是立即向皇上請求批準吧!”

  於是,他將諸葛亮侮辱挑釁的情形,向曹叡呈上奏文,並表示將士們義憤填膺,是否可以出戰,以符眾望。

  急於求戰的曹魏將士們,隻有暫時等待曹叡的指示了。

  曹叡自然深知司馬懿的意思,他立刻派遣衛尉辛毗為軍事參謀,持節到前線慰勞將士。

  辛毗將至前線指示是否開戰決策的情報,也被蜀漢的探馬截獲了。

  薑維向諸葛亮表示:“辛毗持節而來,看來司馬懿是不會出戰了吧!”

  諸葛亮也感歎表示:“的確如此,司馬懿原本便無戰心,他所以上奏表請示,不過是為了應付求戰心切的部屬罷了,兵法有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如有意和我們一決雌雄,哪需要千裏向皇帝請示呢?這不是反會貽誤軍機嗎?”

  諸葛亮派使節去見司馬懿,探詢接受巾幗衣飾的感想。這時候的司馬懿已經完全冷靜下來,他判斷諸葛亮的健康一定出了問題,因此坦然地正式接見前來譏諷的蜀漢特使。他避開尷尬的軍事不談,很親切地和特使們閑話家常。

  司馬懿:“諸葛丞相最近可好,他實在是個很認真、很了不起的人啊!”

  由於閑聊的氣氛相當融洽,使節們在不知不覺中,透露出諸葛亮的健康情況:“是啊!諸葛丞相工作非常辛苦,早起晚睡,賞罰在20板以上的案子,他都親自審問,而且胃口愈來愈差,有時候一連好幾天,都吃不下飯……”

  使者回去以後,司馬懿立刻召集軍事會議,慎重地表示:“對峙的時間不會太久了,諸葛孔明食少事繁,不可能再撐太久的。”

  司馬懿整日派出探子探聽諸葛亮的動靜。一日,他的探子回營向他報告道:“諸葛亮整日頭著綸巾,手持羽扇,指揮三軍,三軍隨著他的號令進止。”司馬懿聽到自己的這位對手如此的風度,不禁讚道:“諸葛君可謂名士矣!”

  而不幸的是,諸葛亮的身體狀況被司馬懿言中了。長期的兵馬勞頓確實大大地損害了諸葛亮的健康,他要操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在與魏軍數月的對峙中,他要操心軍糧的運輸和屯田工作,解決好10萬大軍的糧食問題。在處理軍中事務的同時,他還要時刻與朝廷聯係,處理一些朝廷裏的軍政大事。由於對後主劉禪的不放心,他還要考慮培養朝廷接班人的問題。諸葛亮事必躬親,操勞過度,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終於拖垮了他的身體,他病倒了,而且病勢一天比一天嚴重起來。

  意識到自己命不久長的諸葛亮開始考慮自己的身後之事了,這位偉大的賢相即使在這個時候首先想到的也不是自己,而是國家的安全。自己辛苦訓練的10萬精銳無論如何都得保存下來,一旦魏軍知曉自己生病的消息,必然乘機來襲,必須安全撤回漢中保存實力,待到時機合適再行自己未盡的使命。由誰來擔當此任呢?魏延為將稱職,為帥卻難勝任,費禕不諳軍務,薑維歸附不久,難以服眾。想來想去隻有熟悉軍務、辦事幹練的楊儀一人勉強為之。心事既定,諸葛亮密詔楊儀、費禕、薑維等人來到自己的病榻前,密議自己身歿之後的退軍之策,幾人含淚聆聽著丞相的囑托。諸葛亮令楊儀為統帥,魏延斷後,薑維次之,由於楊儀和魏延是死對頭,諸葛亮故意將二人隔開,又囑咐他們萬一魏延不聽號令,便不用管他了。諸葛亮將這項重要的軍務安排妥當,雜亂的心緒才稍有安定。

  後主聽說諸葛亮病重的消息,急派尚書仆射李福前來探望。李福向諸葛亮匯報了這些年後主的情況,向他征詢國家大事,諸葛亮談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希望後主勵精圖治,完成先帝未竟之業,希望群臣廉潔奉公、忠於朝廷,等等。語畢,李福匆匆趕回成都複命。不料幾日之後返回欲再詢問關於丞相接班人的問題,這時諸葛亮已經處於彌留狀態,似乎是心電感應般,諸葛亮睜開眼睛,對李福說:

  “閣下返回之意,我很清楚,您要問的人,公琰(蔣琬)可以勝任。”

  李福又問:“蔣琬之後呢?”

  “文偉(費禕)可以繼任。”諸葛亮艱難地回答。

  李福還欲再問,諸葛亮閉目不答,眾人近前一看,丞相已經溘然長逝了。諸葛亮病卒這年是建興十二年(234年)八月,終年54歲。

  這位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曆史上傑出的賢相,終於懷著未能北伐中原、興複漢室的巨大遺憾與世長辭。後主劉禪在驚聞諸葛亮病逝後,痛苦流涕,他依照蔣琬的建議,下令大赦天下,依照諸葛亮遺言,下葬於漢中定軍山下,派遣特使到丞相府,贈與丞相武鄉侯印綬,並依諸葛亮生前的豐功偉績,諡號忠武侯,後世稱諸葛亮為“武侯”便是由此簡稱而來。

  諸葛亮臨終前,對自己的葬禮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塚足容棺,殮以時服,不須器物”。他說隻需要把他葬在定軍山下,依山造墳,墓穴剛好能容納下棺材,入殮時穿上平時所穿的衣服就行了。這樣的下葬規格,在薄葬風俗盛行的三國時期,也可以說是相當的簡陋了。

  諸葛亮卒後,長史楊儀等人依照丞相遺命整軍而出,向漢中進發。司馬懿得到諸葛亮去世的消息,果然派軍追擊,蜀軍立即鳴鼓,擺出要向魏軍衝殺的姿態。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懷疑諸葛亮未死,急忙退軍,不敢進逼。於是楊儀安然撤退,進入斜穀之後,三軍正式舉哀。司馬懿再想追擊已錯過時機,又見到諸葛亮防禦工事布置周密,不禁深深讚歎道:“諸葛亮真不愧是天下奇才啊!”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一生致力於統一全國,創建猶如西漢文景時候的盛世,百官廉潔自律,百姓生活富足,可歎壯誌未酬,相星隕落,令後世為之扼腕歎息。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