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玄同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北京大學教授,《新青年》雜誌的編委,著名文學理論家、文字學家。章太炎的嫡傳弟子,胡適、陳獨秀、魯迅、周作人、劉半農等人的朋友。他與陳獨秀、胡適、劉半農一道,並稱為《新青年》的四大台柱。
他的個性基本上屬於直率型激進樂天者。
喜歡新鮮感,追上潮流,不喜承受壓力,怕負麵情緒。
錢玄同的生活風格是:愛講自己經驗,喜歡製造開心,人生有太多開心的事情等著他。樂觀、精力充沛、迷人、好動、貪新鮮、“最緊要玩得開心”就是他的生活哲學!很不喜歡被束縛、被控製。他活力是玩的活力,跟成就型有所不同,做事欠缺耐性,不耐煩之餘,很易衝動行事,做事鮮有周詳計劃,想做就去做,沉迷在興趣裏麵。
錢玄同給人們的直率型樂天者印象
錢玄同(1887.9.12-1939.1.17)與魯迅是留學日本的老同學老朋友,都是章太炎的門生。魯迅在聽講時給錢玄同起了個“爬來爬去”的綽號,簡稱“爬翁”,錢玄同也給魯迅起了個“貓頭鷹”的綽號,由此可見兩人關係之親近。
五四時期兩人交往甚密,不僅一起吃飯喝酒聊天,還經常互通書信。錢玄同在事業上也幫助過魯迅。魯迅的《狂人日記》就是在他不斷催促下完成的。
剛過“而立之年”的錢玄同四處奔波。他身材不高,戴著近視眼鏡;夏天穿件竹布長衫,腋下夾一個黑皮包。他走到哪裏,哪裏就響起高談闊論的聲音。他之所以四處奔波,是為了約稿,或跟友人討論新文化運動中麵臨的種種問題。
據沈尹默回憶:當年魯錢兩人在一起高談闊論,常常占據了說話的中心,別人隻有洗耳恭聽的份兒,沒有插嘴的餘地。
在五四文學革命的先驅者中,錢玄同可謂一員衝鋒陷陣的驍將。錢玄同的出場,使陳獨秀、胡適在寂寞中深受鼓舞。陳獨秀對錢玄同的“崇論宏議”表示“欽佩莫名”;胡適因得到錢玄同的賞識而“受寵若驚”,並認為錢玄同的出陣“實在使我們聲勢一振”。
劉半農是錢玄同的知心好友。劉半農曾說:“餘與玄同相識於民國六年,締交至今僅十七年耳,而每相見必打鬧,每打電話必打鬧,每寫信必打鬧,甚至作為文章亦打鬧,雖總角時同窗共硯之友,無此頑皮也。友交至此,信是人生一樂。”(《雙鳳凰磚齋小品文·無題》)兩摯友的風趣玩笑,令人神往。劉半農的性格活躍,屬於開朗型;錢玄同跟他的性格相似相投。錢玄同早期言行給人們激進、偏激的印象是表象,到中年以後他轉向穩重,然而“直率”的本性則是一貫的。
郭沫若對錢玄同在古史研究方麵的一些觀點非常讚賞,說:“這些見解與鄙見不期而同,但都是先我而發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1939年錢玄同逝世後,《文獻》發表樂顏《悼錢玄同先生》一文說:“五四時代文化運動中,錢玄同的鬥爭精神的表現幾在任何一位同時代的鬥士之上”,“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是現代轉變期的代表人物。”又說:“平津淪陷以後,北方文化界處於暴日的鐵蹄之下,居境非常悲慘;但錢先生保持著高潔的節操,雖和錢稻孫有叔侄之親,和周作人等有友好之誼,仍然不受包圍,不被汙辱,這種難能可貴的民族精神的表現,也是使得我們感動興奮的。壯年以鬥士領導青年,中年以學者努力學術,晚年以義士保持名節,錢先生總算是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國家民族的一位完人了。”
錢玄同直率型(激進型)個性特點
錢玄同個性十分鮮明,在當年北大與新青年同人中,他與摯友劉半農是“擅場雙簧的一對活寶”。他的直率型、激進型個性特點表現在:
(一)直率爽朗,早年偏激
(二)幼承家教,舊學根柢深厚
(三)滿腹詩書而思想超前
(四)論學無門戶之見
(五)述而不作,亦莊亦諧
(六)衝破舊禮教而嚴於律己
下麵根據曆史資料和已經發表的回憶錄、訪談錄,摘引一些實例,加以論證。
(一)直率爽朗,早年偏激
為人正直,爽朗,往往不惜偏激,出語驚人,“打通後壁說話,豎起脊梁做人”就是他的處世原則。
跟五四時期其他文化人相比,錢玄同的突出之處在於激進的姿態和直率的個性。言《新青年》必言錢玄同;言文學革命,必言錢玄同。他衝鋒在前,寫出了許多掃蕩禁區開風氣的文章,尤為重要的是,錢玄同將“桐城謬種”和“選學妖孽”確定為文學革命的對象,擊中了當時模仿桐城派古文或《文選》所選駢文的舊派文人的要害。魯迅對此評價道,“桐城謬種”和“選學妖孽”這八個字“形容愜當,所以這名目的流傳也較為永久”。
錢玄同率先明確抨擊“選學妖孽、桐城謬種”,並與劉半農合作“雙簧信”,給舊文學以沉重打擊。他率先提倡“左行橫移”的書寫方式,提倡應用標點符號、阿拉伯數字以及公元紀元,這一切在當時都很具建設性。但他的一些偏激言論很令人詫異。五四期間激進者大有人在,而錢玄格外引人注目。他喜歡直截了當公開己見,十分事情往往說到十二分的話,並且經常“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戰”。這種率真的個性,正是錢玄同的特色。
林語堂回憶說:“錢玄同是《新青年》雜誌的編輯之一。他傾全力提倡中文的拚音和中國文字的簡化。在他反對儒家的一切思想,而且對一切都采取極端的看法這方麵,我覺得他是個精神病患者。我認為在提倡社會改革上,應當采取中庸之道;但是在爭論‘把線裝書都扔到廁所中去’,一般人聽了確是膽戰心驚,因此自然在宣傳上頗有力量。錢玄同兩眼近視,常常臉紅,據我的記憶,他一直住在孔德學校,和太太分居。”(林語堂:《八十自述》第十章)
錢玄同語多偏激。最激烈之時,他曾認為中年以上的人趨於固執和專製,因此憤言:“人到四十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胡適聽了,開玩笑說:“好!等你到了四十歲,我將送你一首詩,叫做手槍。”魯迅寫詩諷喻道:“做法不自斃,悠然過四十,何當肥豬頭,抵當辯證法。”魯迅又說錢玄同“好空談而不做實事,他的罵詈,也是空談,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相信他自己的話。”
1927年9月12日,錢玄同正值四十周歲生日。好友胡適、劉半農等人仍然記得他當年的激憤之言,果真寫就訃告、挽聯和挽詩以及悼念文章,計劃在《語絲》上出一期“錢玄同先生成仁專號”,當然這是開玩笑罷了,專號最終沒有編成。
他自己也承認偏激,他的主張常涉極端。但是這種“偏激精神”往往包含著合理的內核,核心是反專製、反傳統。在“搬動一張桌子要流血的舊中國”,在向軀殼和靈魂均已硬化的頑固派鬥爭中,非得異常、反常的舉動就很難摧毀敵壘。隻有打破常規,才能實現飛躍。
錢玄同與陳獨秀、胡適、劉半農都是早起《新青年》的編委,出力甚多。
(二)幼承家教,舊學根柢深厚
錢玄同曾對兒子講過,他幼年時,父親對自己要求很嚴格,3歲時就站在書架旁讀父親寫的一條條《爾雅》,到晚上,常常是讀到兩腿僵直不能走路,隻好由仆人抱回到睡房裏去。並且說自己身體不好,就是當初這樣念書站壞的。他回顧父親的教育,印象最深的是“餘自毀齒以來,先子常以許書(按:指《說文解字》)、太史公書(按:指《史記》)等命檢架上塾中”。錢玄同在他父親的嚴格管教下,4歲發蒙,能背誦《爾雅》,5歲開始讀《詩經》,6歲能看《桃花扇》,8歲讀《說文解字》,到11歲時,已在家塾讀畢五經,對《史記》、《漢書》也已熟讀。曾當眾不漏一字地背出《史記》裏的篇章,故有“神童”之譽。13歲從塾師讀《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14歲開始讀段玉裁、王筠、嚴可均等研究《說文解字》的專著;15歲讀莊存與、孔廣森、劉逢祿等研究《春秋》的著作。大體說來,錢玄同到15歲時,已基本接受完畢中國傳統的古典教育。(參看周維強:《錢玄同這樣的先生》,浙江在線新聞)
(三)滿腹詩書而思想超前
錢玄同是從舊學起家卻思想相當超前的人物。他與陳獨秀、胡適、劉半農一道,並稱為《新青年》的四大台柱。當時,言《新青年》必言錢玄同;言文學革命,必言錢玄同。他衝鋒在前,寫出了許多掃蕩禁區開風氣的文章,尤為重要的是,錢玄同將“桐城謬種”和“選學妖孽”確定為文學革命的對象,擊中了當時模仿桐城派古文或《文選》所選駢文的舊派文人的要害。魯迅對此評價道,“桐城謬種”和“選學妖孽”這八個字“形容愜當,所以這名目的流傳也較為永久”。
五四以後,錢玄同退回書齋,思想依然活躍在學術的前沿,在曆史學、音韻學、語言學、經學諸領域都有建樹。他是得章太炎親傳的經學和小學名家,是中國現代音韻學的奠基者之一;他是白話語體的積極倡導者,是第一批簡體漢字的起草人之一,是漢語羅馬字拚音方案的擬定人,是漢字橫排和自左至右書寫形式的發起人之一,是最早的白話國語教科書的創編者,並極力推行過使用世界語和漢字字母化的理論。這些在當時看來近乎“空想”的理論、學說和設計,現在已經成為人們不可須臾或缺的語言工具和手段了。(楊耕:解讀錢玄同)
(四)論學無門戶之見
錢玄同說:“我所做的事是關於國語與國音的,我所研究的學問是‘經學’與‘小學’,我反對的是遺老,遺少,舊戲,讀經,新舊各種‘八股’,他們所謂‘正體字’,辮子,小腳……二十年來如一日,即今後亦可預先斷定,還是如此。”
他自號“疑古玄同”,對過去的大師,常持堅決否定態度。作為古文派大師章太炎的入室弟子,錢玄同受老師影響,有非常高的古文經學造詣,然而他後來也拜今文經學大師崔適為師,並自稱“乃始專宗今文”。實事求是地說,對於古文和今文,錢玄同都是背離師門的逆徒。他認為:“今文學家說古文經過劉歆偽造,說得是對的;古文學家說今文不符合孔子的意思,也是對的。因此,現代學人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古文學家的觀點來批評今文學家,用今文學家的觀點批評古文學家,從相互指責中,把各自的假麵目戳破。”
(五)述而不作,亦莊亦諧
錢玄同交談時莊諧雜出,尤嫻於近代秘聞軼事。“述而不作”,深入思考,提供觀點,鼓勵別人寫作,自己很少動手,甚至授課都不寫講義,隻做圖表。
魯迅曾在私人通信中說:“疑古玄同,據我看來,和他的令兄(引者注:指錢玄同的長兄錢恂,曾任湖北留日學生監督)一樣性質,好空談而不做實事,是一個極能取巧的人,他的罵詈,也是空談,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相信他自己的話,世間竟有傾耳而聽者,因其是昏蟲之故也。”(1930年2月22日致章廷謙)
終錢玄同一生,似乎所重視的是最終取得什麽結果,他自己寧肯隻起一點催化作用。對他來說更大意義在於發現。他誠然是“空談”,但“傾耳而聽者”未必不因此而“做實事”,而且魯迅自己的《狂人日記》就是經由他催生而成。說來現代文學史和思想史上若幹重要篇章都離不開錢玄同的“空談”或催化。
魯迅與錢玄同交惡,多半出於錢氏所謂“遷怒”;有一次近乎衝突,如《兩地書·一二六》所載:“途次往孔德學校,去看舊書,遇金立因(按指錢玄同),胖滑有加,嘮叨如故,時光可惜,默不與談……”錢氏寫《我對於周豫才君之追憶與略評》,有番表白很中肯:“我想,‘胖滑有加’似乎不能算做罪名,他所討厭的大概是嘮叨如故吧。但這實在算不了什麽事,他既要討厭,就讓他討厭吧。”
錢玄同的幽默是有名的,就在課堂上也愛開玩笑。
1936年,錢玄同在北師大中文係講授音韻學,講到“開口呼”與“合口呼”“齊齒呼”的區別,他舉例說——
北京有一位京韻大鼓女藝人,形象俊美,引人注目。她因事故,掉了兩顆門牙,應邀赴宴陪酒時,坐在賓客中很不自在,避免開口,萬不得已,有人問話才回答。她一概用“合口呼”,避免“開口呼”與“齊齒呼”,這樣就可以遮醜了。請聽如此對話:“貴姓啊?”“吾姓魯。”“多大年紀啦?”“十五。”“屬什嗎?”“屬虎。”“家住哪兒?”“都督府。”“做什麽營生?”“鼓與舞。”“喜愛什麽?”“讀書。”以上的答話,尾音都是用“合口呼”,可以不開口不露齒。
等到這位女藝人門牙修好了,再與人交談時,為顯露整齊的門牙,她改用“齊齒呼”,於是對答又改成了:“貴姓啊?”“敝姓李。”“多大年紀啦?”“十七。”“屬什嗎?”“屬雞。”“家住哪裏?”“京西。”“做什麽營生?”“唱戲。”“喜愛什麽?”“下棋。”
過一年再與人交談時,為炫耀唇紅齒白滿口清香,她又全部改用“開口呼”,於是對答又改成了:“貴姓啊?”“姓花。”“多大年紀啦?”“十八。”“屬什嗎?”“我屬馬。”“家住哪兒?”“宣化。”“做什麽營生?”“吹喇叭。”“喜愛什麽?”“養花。”
(六)衝破舊禮教而嚴於律己
錢玄同出身於清末一個舊官吏家庭,所受封建禮教頗多頗嚴。他對三綱五常等舊禮教最痛恨,反對也最堅決,激烈的言論很多,是一個敢於向舊禮教宣戰的先鋒大將。但是,他自己卻是一個極守禮法的人。
錢玄同出生時,父親錢振常已62歲,哥哥錢恂已34歲,父兄對他管教甚嚴。他少年時父母雙亡,一直跟隨兄嫂生活,“長兄如父”,凡事必稟命於兄長。兄錢恂,號念劬,清末曾任中國駐日本、英、法、德、俄、荷蘭、意大利等國使館參讚及公使。錢恂夫人單士厘字受茲,浙江蕭山人,是我國最早邁出閨門、走向世界的知識婦女之一,比秋瑾、何香凝出國都還早。錢恂比玄同大三十四歲,單士厘在《清閨秀藝文略》跋語中稱玄同為“玄同小郎”,玄同和侄兒稻孫的年歲差不多。
錢玄同對兄嫂十分尊敬,每到陰曆年必攜妻、兒一起到哥哥家拜祖先。錢玄同到晚年,已80高齡的嫂子編著關於清代閨媛詩文,他親自去複印、校對,並為此書編了一個依《廣韻》排列姓名的索引。他對於跟自己年齡相差無幾的侄子們也十分友愛。
錢玄同反對包辦婚姻,主張自由戀愛。但他與由長兄錢恂包辦的妻子徐貞關係非常和諧。妻子身體不好,他關心體貼,照顧周到。舊社會文人嫖娼、納妄都是平常事,錢玄同從不嫖娼,說“如此便對學生不起。”有人以他妻子身體不好為由勸他納妄,他嚴辭拒絕,說:“《新青年》主張一夫一妻,豈有自己打自己嘴巴之理。”他還說:三綱像三條麻繩,纏在我們的頭上,祖纏父,父纏子,子纏孫,一代代纏下去,纏了兩千年。新文化運動起,大呼解放,解放這頭上纏的三條麻繩。我們以後絕對不許再把這三條麻繩纏在孩子們頭上!可是我們自己頭上的麻繩不要解下來,至少新文化運動者不要解下來,再至少我自己就永遠不會解下來。為什麽呢?我若解了下來,反對新文化維持舊禮教的人,就要說我們之所以大呼解放,為的是自私自利,如果借著提倡新文化來自私自利,新文化還有什麽信用?還有什麽效力?還有什麽價值?所以我自己拚著犧牲,隻救青年,隻救孩子!
他大力支持長子錢秉雄自由戀愛,多次表示做父母的絕對不幹涉。1937年7月15日,他親自發請柬邀請親朋好友百餘人到中山公園今雨軒,為其長子舉行訂婚儀式。他即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稱讚自由戀愛是進步,並再次大聲呼籲:後來,他又請黎錦熙等摯友為長子的《訂婚紀念冊》簽名留念。
錢玄同在思想上勇於衝破舊禮教的揭絆,而行為上則嚴於律己,看似矛盾,實則是言行高尚的統一。黎錦熙就曾說:錢先生自己一生在綱常名教中,可真算得一個‘完人’。又說:“他一生安身立命之處,還是‘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之‘功利主義’,墨家的人生觀。”
錢玄同經曆對個性的影響
錢玄同,原名師黃,字德潛;辛亥革命前曾改名夏,“五四”運動以前改名玄同。原籍浙江吳興(今湖州市),1887年9月12日生。
父錢振常,清光緒間舉人,曾官吏部主事,晚年為紹興、揚州書院山長;又在蘇州工作。年62歲,始生玄同。玄同從幼生活在蘇州。
錢玄同於1906年(清光緒未年)赴日本留學,入早稻田大學師範科。在日本拜見章太炎(炳麟)於《民報》社,章太炎介紹他加入同盟會,同時聽章太炎講文學音韻學。結識許多章門弟子,後來都成了著名學者。1910年(宣統年間)歸國,任浙江嘉興中等學校國文教員。辛亥革命後,錢玄同先在杭州教育專署任科員、視學。
《新青年》的支柱之一
1913年到北京,任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及附屬中學國文、經學教員。後來,又長期在國立北京大學兼課。1917年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為會員,後又兼任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常駐幹事,致力國語運動。北京高等師範係今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
錢玄同從1913年到北京高等師範執教,連續在北京師範大學任專任教授二十餘年。他講授的課程,以音韻學為主,還有“說文研究”“經學史略”、“周至唐及清代思想概要”“先秦古書真偽略說”等。並長期任國文係主任。
1917年,他向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雜誌投稿,倡導文學革命,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揭幕人之一,成為鼓吹新文化,攻擊封建主義,提倡民主、科學的勇士。他提出“選學妖孽、桐城謬種”的口號,明確了新文學革命的對象。他在一篇《論應用之文亟宜改良》的《寫作大綱》中提出改革大綱十三事,如用“國語”作文;規定語法之詞序;小學課本、新聞紙旁注注音字母;文章加標點符號;用阿拉伯號碼和算式書寫數目字;用公元紀年;書寫方式改左行直下為右行橫迤等,都是有關文化教育方麵重大改革的首倡。
1918年至1919年的《新青年》雜誌,錢玄同是輪流編輯之一。在這期間,他曾動員魯迅給《新青年》寫文章,《狂人日記》就是錢玄同催促他寫出的頭一篇作品。
1920年化名王敬軒發表《致新青年諸君子》一文,與劉半農演雙簧信,鼓吹文學革命。
國語運動、文字改革的前驅
錢玄同所著的《文字學音篇》是我國高等學校最早的音韻學教科書。數十年來,影響頗大,迄今仍為音韻學家所稱引。當代許多音韻學家如羅常培、魏建功、白滌洲、趙蔭棠、王靜如、丁聲樹等或是他的學生,或受過他的教益。錢玄同對於“經學”創見甚多。他有兩句名言:“考古務求其真,致用務求其適。”他發表在《古史辨》上討論上古曆史和儒家經書的文章,獨見很多,影響很大。
郭沫若對錢玄同在古史研究方麵的一些觀點非常讚賞,說:“這些見解與鄙見不期而同,但都是先我而發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錢玄同在國語運動、文字改革方麵有突出的貢獻。他把文字音韻學精深的學術研究應用到國語統一、文字改革的實際工作中來。他既是國語運動的理論家,又是語言文字工作的實幹者。他早年積極宣傳漢語改用拚音文字,曾采用國際音標製定漢語拚音字母。後來他和趙元任、黎錦熙等數人共同製定“國語羅馬字拚音法式”。
1935年他抱病堅持起草了《第一批簡字表》。可以說。建國以後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務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製定和推行《漢語拚音方案》,錢玄同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就做過很多堅實的奠基工作,他稱得上是文字改革工作的前驅。錢玄同反對文化專製,也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他寫過一篇《關於反抗帝國主義》的文章,他把反帝和反專製兩項戰鬥任務結合起來考慮,主張一麵積極反抗帝國主義的政治經濟侵略,一麵用民主、科學思想和現代的文化知識“喚醒國人”,使國人愛護自己的國家。他也說過“歐化”,說中國根本改革之路在“歐化”,他對“歐化”的解釋是“全世界之現代文化,非歐洲人所私有,不過歐洲人聞道較早,比我們先走了幾步。”
誓死不做敵偽的順民
“九·一八”事變後,他痛恨日本帝國主義。1933年,日冠侵入華北,他曾把眷屬送到上海去住,自己也想離開華北到南方去。當年他寫信給黎錦熙、羅常培說,自己“既無執幹戈以衛社稷之能力”,隻能以教書“騙錢糊口,無聊極矣!可恥極矣!”可見他精神的痛苦。
1937年盧溝橋事變,北平淪陷,北平師範大學西遷陝西。錢玄同因病未能隨校赴陝,也未能南下,隻得留守北平,1938年春,他恢複了舊名“錢夏”,表示“夏”而非“夷”,不做敵偽的順民。他常間接寄語隨北平師大遷至城固的好友黎錦熙等,說“玄同絕不汙偽命”。
1939年1 月14日,錢玄同還到孔德學校處理李大釗的遺留圖書《九通》,把它賣給當時的北京女師大,幫助解決李大釗的子女生活窘迫問題。1月17日,錢玄同忽然右腦部溢血,在德國醫院逝世。
錢玄同的知識結構
4歲發蒙,能背誦《爾雅》,5歲開始讀《詩經》,6歲能看《桃花扇》,8歲讀《說文解字》,到11歲時,已在家塾讀畢五經,對《史記》、《漢書》也已熟讀。曾當眾不漏一字地背出《史記》裏的篇章,故有“神童”之譽。13歲從塾師讀《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14歲開始讀段玉裁、王筠、嚴可均等研究《說文解字》的專著;15歲讀莊存與、孔廣森、劉逢祿等研究《春秋》的著作。到15歲時,已基本受畢中國傳統的古典教育。
1906年赴日本留學,曾從章太炎習國學,開始致力於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及《說文解字》研究。
錢玄同直率型(激進型)的16種個性特質(Traits)
用因素分析法,可以得出錢玄同的16種個性根源特質的測試結果:
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求新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
錢玄同善於交際、赤誠、樂群,他不慣孤獨、喜歡熱鬧;他聰明、富有才識、抽象思考能力強;他平時情緒穩定、態度溫和、不易衝動;他好勝心強、但不武斷,不好鬥,而是溫情、謙遜、隨和;他熱情、但又沉靜、審慎;他自覺、負責任、講道德、不敷衍、遵守規則;他膽大心細、敢作敢當、但不冒險,不退縮、不猶豫畏卻;他敏感、但不抱幻想、不感情用事,而是著重實際、理智、能自我克製;他警覺、但決不剛愎自用,他善於接受、容納別人的正確意見;他不狂放,而是現實、腳踏實地、合乎常規;他老練、世故、精明能幹,但又坦率、樸實、天真;他自信、安詳、沉著、滿足;他求新、思想自由、愛批評、不守舊;他自立、當機立斷、自有主張,不隨大流;他嚴於待己、受約束、不任性、不鬆懈、重視細節;他一般很少緊迫感、不困擾,無拘束、鎮定、放鬆自如。
錢玄同的個性因素(特質),可以概括為下表——
錢玄同的直率型(激進型)個性因素表
A,樂群性(+)外向、愛社交——內向、不善交際(——)
B,聰慧性(+)聰明、理智——遲鈍、欠理智(——)
C,(情緒)穩定性(+——)沉著、情緒穩定——易激惹、情緒不穩(——)
E,恃強性(——+)爭強好勝——溫順、隨和(——)
F,興奮性(+)活潑、熱情洋溢——嚴肅、冷靜(——)
G,有恒性(+)道德觀念強——玩世不恭、漠視規則(+)
H,敢為性(+)膽大、冒險——退縮、猶豫(——)
I,敏感性(+)感覺敏銳——不敏感(——)
L,懷疑性(+)懷疑、警覺——輕信、麻痹(——)
M,幻想性()富於幻想、心不在焉——現實、腳踏實地(+)
N,世故性(+)世故、老練——坦率、樸實(+)
O,憂慮性()憂慮、不安——無憂無慮、滿足(+)
Q1,求新性(+)求新、思想自由——守舊、保守傳統(——+)
Q2,獨立性(+)獨立自主、有主見——服從、依賴群體(——)
Q3,自律性(+)自律、受約束——任性、無拘束(——)
Q4,緊張性(——)緊張、緊迫感——放鬆、鎮定(+)
五因素模型檢測錢玄同的人格結構
(E)傾向性(+)
(A)隨和性(+)
(C)認真性(+)
(N)情緒性(——+)
(O)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