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五節 歐內斯特·海明威

  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於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發表了一篇具有特別風味的獲獎致辭如下:

  沒有一個作家,當他知道在他之前有不少偉大的作家並沒有得到諾貝爾文學獎這份殊榮時,能夠心安理得地接受這份榮譽而不感到受之有愧的。在這裏無須將他們的名字一一列舉。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能根據自己的常識和良知列出自己的名單來。

  歐內斯特·海明威

  請我國大使在這兒替我宣讀一篇演說,便將我心中所有的東西都表達出來是不可能的。一個人作品中的一些東西可能不會馬上被人理解,得到大家的認可,在這點上,他有時是幸運的;但是它們終究會變得明朗,根據它們本身的內容以及作家點石成金本領的大小,他將留名青史或被人遺忘。

  寫作,在處於最佳狀態時,是一種孤寂的生涯。大家聚在一起,或許能緩解彼此的寂寞,但能否提高各自的寫作水平卻值得商榷。一個在人稠眾廣之中成長起來的作家,自然可以免受孤寂之苦,但他的作品往往流於平庸,如果他真的是一位有實力的作者,當他獨自創作時,是無懼於麵對無窮的寂寞和物質上的匱乏的。

  對於一個真正的作家來說,每一本書都應該成為他繼續探索那些尚未到達領域的一個新起點。他永遠嚐試去做那些從來沒有人做過或沒人做成的事。隻有這樣,再加上運氣,他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如果已經寫好的作品,隻需改改名,換一種寫作方式就可以叫作再創作的話,那麽文學創作就顯得太簡單了。因為我們的前輩大師為我們留下了太多優秀的作品。正因為如此,一個普通作家常被他們耀眼的光環驅趕到遠離他可能到達的地方,陷入孤立無助的境地。

  作為一個作家,我講得已經太多了。作家應當把自己要說的話寫下來,而不是講出來,再一次謝謝大家。

  1899年7月21日上午8時,海明威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奧克帕克。

  海明威的童年時光大多在溫德米爾——瓦隆湖的農舍——中度過,他在那裏吃、睡、遊玩,盡吸山林之氣。他小時候最喜歡看圖畫書和動物漫畫,平日也喜歡聽各種類型的故事。小時候的海明威很喜歡模仿不同的人物,每當他聽到故事時,總會不斷模仿故事中他喜歡的人物角色。海明威對縫紉等家事亦很感興趣,她母親說:“他喜歡縫製東西,他常想為他爸爸縫件穿的衣物。他喜歡縫爸爸的褲子,有一條褲子是媽媽給他補著玩的。”他喜歡各種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他會對他的玩具說話,把它們擬人化。他一直很渴望有一個小弟弟,在1902年4月妹妹尤蘇拉出生時,他的眼睛充滿了淚水,說:“我想,也許耶穌明天會送個小弟弟給我。”

  海明威的母親一直希望誕下一對雙胞胎,卻事與願違,她這個願望一直都未能實現。為了安撫自己,她讓小海明威穿上粉紅色的方格花布衣,並戴上一頂飾有花朵的寬邊帽,還給他換了他姐姐馬塞琳的發型,把小海明威裝扮得跟馬塞琳一樣,為他們拍了一張合照,稱他們為“雙生兒”。

  海明威的母親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在音樂上有所發展,但海明威卻承襲了父親的興趣,如打獵、釣魚、在森林和湖泊中露營等。由於從小多在瓦隆湖的農舍中度過,長期與大自然的接觸令他一直都很熱愛大自然,到了晚年,他更為了與大自然接觸而時常到杳無人煙的地方旅行。

  海明威在1913年9月到1917年6月間在奧克帕克及河畔森林高中接受教育。他在學業和體育上皆很優秀;他會拳擊、足球,在班上,他在英語方麵的過人天賦尤其突出。在初中時,他曾為兩個文學報社撰寫文章,這是他首次的寫作經驗。升上高中後,他便成為了學報的編輯。有時他會使用“Ring Lardner Jr。”這筆名寫作,以紀念他心目中的文學英雄拉德納(Ring Lardner)。

  高中畢業之後,他麵臨上大學、參戰和工作的挑戰。雖然他的父親要他與馬塞琳一起上奧柏林大學,而他本人也可能曾希望與同學和好友一起上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然而他卻拒絕入讀大學,18歲就到在美國舉足輕重的《堪城星報》當記者,正式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雖然他在《堪城星報》僅僅工作了6個月(1917年10月17日—1918年4月30日),但由於這家報社在當時的地位很重要,雇用了很多才華橫溢的記者,而每個記者幾乎都有同一個夢想——寫小說,在這種氛圍下,海明威漸生寫小說的念頭。由於海明威在半年時間內深深受到了《堪城星報》的寫作風格影響,即用簡潔的句子,因此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一直以簡潔著稱。在海明威出生的100周年紀念時,《堪城星報》為表示對他的敬意,稱其為100年來該報曆任記者中的第一位作家。

  後來,海明威不顧父親的反對,辭掉了記者一職,嚐試加入美國軍隊以觀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鬥情況。“當我參加上一次的大戰時,我是一個可怕的笨蛋”,海明威於1942年說,“我記得我隻是認為我們是主隊,而奧國是客隊”。海明威是條典型的美國硬漢,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奮德教授曾說:“他身材結實、寬肩膀、頭形端正,有深棕色的頭發和小胡子。”本來,海明威的身材這麽好,應能入伍,但卻由於視力有缺陷而導致身體檢查不合格,後來隻被調到紅十字會救傷隊。前往意大利前線途中,他在德國炮火轟炸之下的巴黎逗留。他並沒有在安全的旅館停留下來,反而盡量接近戰場。海明威很興奮,形容自己當時“好像是被派給一個特別的任務來寫這一年最偉大的故事”。他與朋友泰德·布魯姆貝克租了一輛出租車,希望能看到一兩個新彈坑。泰德寫道:“一聽到炮彈爆炸,我們的車子就盡快驅往爆炸聲的地方去,但是我們一離開那兒又聽到市內遠處另一聲爆炸聲。”到達意大利前線之後,海明威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在他到達那裏的第一天,米蘭附近的一座彈藥庫爆炸。海明威給《星報》寫道:“這一座彈藥庫的爆炸是我生平第一次接受火的洗禮。我們把傷患帶進醫院,跟在堪薩斯綜合醫院的情形一樣。”海明威受命搜索附近田野裏因爆炸而拋落下來的屍體,送到一個臨時停屍場,發現他們找到的女屍多於男屍。那一次看到的情況令海明威極為震驚。

  之後他遇到的士兵並沒有減輕他的驚恐。在一次關於戰場上死亡情形的討論中,埃裏克·道爾曼-史密斯引用了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那是海明威從未聽過的。他很喜歡這句名言,於是要求埃裏克把那句話寫在一張紙條上,後來他又把它背誦下來。那句話是出自《亨利四世》一劇的第二部分:

  “真的,我並不在意死亡;人隻能死一次;我們都欠上帝一次死亡,隨便怎麽個死法,今年死明年死都一樣。”他這種對死亡的看法從他寫給他父母的一封信中可見。“死亡是件非常簡單的事”,他在信中這樣寫道。

  1918年7月8日,海明威在輸送補給品時受傷,結束了他的救護車司機的工作。他當時在奧地利的塹壕被迫擊炮彈擊中,在他的腿部遺下了彈片,再被掃射中的機關槍射中。盡管自身負傷,他仍把一名意大利傷兵拖到安全地帶,後來意大利政府授予他銀製勇敢勳章。

  海明威在米蘭一個美國紅十字會的醫院工作。由於沒有什麽娛樂,他常常以讀報和喝酒消磨時間。在這裏,他結識了來自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修女安格妮·庫洛斯基,她比海明威足足大了6歲。海明威愛上了她,但海明威後來返回美國,他們的關係就這樣終止了;安格妮並沒有跟海明威返美,而是與一名意大利軍官好上了。這件事的記憶在海明威的心中一直揮之不去,並成為了他早期小說《永別了,武器》的創作靈感。後來,海明威更把自己當作小說中的主人公,謬稱自己取得意大利軍隊的中尉軍銜,並且參加過三次戰鬥。

  戰爭結束之後,海明威回到奧克帕克。由於禁酒令的關係,1920年,他遷往安大略省多倫多的巴瑟斯特街1599號的一所公寓居住。在那裏居住期間,他在《多倫多星報》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在那裏是一名自由作家、記者和海外特派員。海明威在那裏結識了《多倫多星報》記者莫利·卡拉漢,兩人成為好朋友。卡拉漢在那裏剛開始寫短篇故事;他把這些短篇故事給海明威看,而海明威對這些作品讚不絕口。後來他們在巴黎得以再度重聚。

  1920—1921年的短短一年間,海明威在芝加哥北部附近居住,並為一所小報社工作。1921年,海明威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察遜。在同年的9月,他遷到了芝加哥北部的迪爾伯恩北街1239號的一所狹窄的三層公寓居住。那棟建築物現在仍在原處,而在這公寓前麵則是一個有“海明威之家”字樣的匾。哈德莉認為這公寓太昏暗和過於消沉,在1921年12月,海明威一家遷出了國外,再沒有回到那裏居住。

  他們聽了舍伍德·安德森的勸告,在巴黎安頓了下來,在這裏,海明威給《多倫多星報》進行關於希土戰爭(1919—1922)的采訪。在海明威回到巴黎之後,安德森為他寫了一封介紹信給格楚·史坦因。她成了海明威的良師益友,引導海明威參與“巴黎現代主義運動”,然後到蒙巴拿斯區;這成為了美國移民“迷失的一代”之始,由海明威的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和《流動的饗宴》的題詞帶動。另一個對海明威影響深遠的人是意象派的創立者艾茲拉·龐德。

  海明威的處女作《三個故事和十首詩》(1923)由羅伯特·麥卡蒙在巴黎出版。同年,他們一家回到多倫多短暫逗留,就在那時,海明威的第一個兒子出生,取名約翰,他請格楚·史坦因當約翰的教母。由於要支持整個家庭的開支,海明威逐漸變得忙碌,並開始對《多倫多星報》的工作感到沉悶,遂於1924年1月1日辭去了這份工作。

  海明威在其短篇故事係列《在我們的時代裏》(1925)出版時才初登美國文壇。對於海明威來說,這部作品極為重要,它一再顯示簡潔的寫作風格亦可為文壇所接受。

  1925年4月,在《大亨小傳》出版兩星期後,海明威在丁哥酒吧遇見了《大亨小傳》的作者佛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拉德。相識之初,兩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常常對說共飲,彼此分享寫作心得、交換手稿,費茲傑拉德也表示希望海明威能在文壇上有更大的成就,但後來他們的關係逐漸冷卻,更開始明爭暗鬥。費茲傑拉德的妻子潔兒達從一開始就不喜歡海明威。她更曾公開形容海明威為“假貨”和“騙子”,並聲稱他看來很有大男子氣概,其實也隻是外表而已。她開始無理地指責海明威為同性戀者,並譴責她丈夫與海明威一起參與社交活動。

  海明威第一部成功的小說是《太陽照樣升起》(1926),是部半自傳體的小說,是他在最喜愛的咖啡館“丁香園”用6個星期完成的。這部小說十分成功,廣受好評,其創作靈感是在讀過費茲傑拉德《大亨小傳》的手稿之後萌生的。

  1927年,海明威與哈德莉·理察遜離婚,並另娶寶琳·費孚為第二任妻子。她來自阿肯色州,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此外,她也是一名臨時的時裝記者,為《名利場》和《時尚》這類的時尚雜誌工作。這時,海明威開始轉而皈依天主教。那一年,海明威的《沒有女人的男人》出版,書中有很多短篇小說作品,而其中的《殺人者》是海明威最為知名的短篇小說之一。1928年,海明威與費孚遷居佛羅裏達州基韋斯特,開始了兩人的新生活。可是,他們的新生活不久後就被一件悲慘的事情所中斷。

  1928年,海明威的父親克拉倫斯因受不住糖尿病和財政狀況的折騰,以內戰時期用的手槍自殺。這件事對海明威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在獲悉父親自殺一事之後,他立即回到奧克帕克為父親安排後事,此時他想起按天主教教義自殺者要下地獄。同在這段期間,黑太陽出版社創立者哈裏·克羅斯比——也是海明威在巴黎認識的朋友——亦自殺身亡。同年,海明威的次子派翠克出生於堪薩斯城,而他的第三個兒子格利高裏·海明威在數年以後才出生。母親經曆多番陣痛後,醫生終於成功剖宮取出嬰兒,有記者指出《永別了,武器》中載有此情景。

  《永別了,武器》記的是一個名為弗萊德裏克·亨利的美國士兵與英國護士凱瑟琳·巴克利之間的浪漫故事。這小說是以自傳的文體寫成的:書中的故事情節靈感明顯是來自海明威在米蘭與庫洛斯基護士的關係;而小說中的凱瑟琳在產前陣痛的創作靈感卻是來自海明威的次任妻子寶琳生次子派翠克前的痛楚。

  在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其他書籍都開始成名後,《永別了,武器》才出版。《永別了,武器》的出版大獲成功,很受歡迎,它亦為海明威解決了當時的財務困難。

  海明威後來終於聽取了約翰·多斯·帕索斯的勸告,於1931年遷往基韋斯特(他在那裏住的房子現為博物館)。在那裏,海明威常與好友沃爾多·皮耳士到海龜附近釣魚,到著名的“邋遢喬酒吧”小飲,偶爾會到西班牙旅行,為《午後之死》和《勝者一無所獲》收集資料。1940年,即9年之後,海明威與費孚的這段婚姻結束,到1950年代,他進入了一生的另一個階段,他在這階段寫的作品數量達一生所有作品的70%。

  1932年,《午後之死》這部關於鬥牛的書籍正式出版。對於《午後之死》的評語各有不同,有些人認為這本書較像一本鬥牛士和鬥牛技巧手冊,甚至可說是對死亡、藝術和高貴之間關係的思考。在《午後之死》這本書中,海明威大談關於鬥牛的事,而他所論述有關的鬥牛儀式差不多都是一些宗教的習俗。海明威與西班牙有關的著作均深受巴羅哈的影響(海明威獲諾貝爾獎之後,去見了巴羅哈,並表示他認為巴羅哈更有資格獲諾貝爾獎),在1925年在潘普洛納看過奔牛節之後他深深著迷,後來更在《太陽照樣升起》一書中描述奔牛節的盛況。

  1933年秋天,海明威隨一隊狩獵的旅行隊到過肯尼亞的蒙巴薩、奈洛比及馬查科斯,再到達坦桑尼亞,並在賽倫蓋提、曼雅拉湖四周和現在塔蘭吉雷國家公園所在地的西及南部打獵,獵物大多為象、獅子、老虎等陸棲的大型動物。1935年出版的《非洲的青山》就記載了他那次到非洲的旅行經曆,而《乞力馬紮羅的雪》和《法蘭西斯·馬康伯快樂而短暫的一生》則是以他在非洲的經曆為原型創作的小說。

  1937年,海明威受命到了西班牙,為《北美報業聯盟》報道有關西班牙內戰的戰況。在那裏,海明威不顧警告,不斷報道法西斯主義者的醜聞,甚至是左派共和軍的醜聞。

  1952年,《老人與海》出版,海明威對這部中篇小說的成功極為滿意,他據此獲得1953年度普利策獎及195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兩項殊榮。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他卻表現得異常謙遜,並提及丹麥作家凱倫·白烈森,說“若把這獎項頒給美麗的作家伊莎·丹尼蓀,他會更高興”。這些獎項令他在國際上重拾聲望。

  此後,他再臨噩運:在一次狩獵中,他先後兩次遭遇飛機失事,因而受重傷;他扭傷了右肩、手臂和左腿,嚴重腦震蕩,他的左眼暫時失明,左耳也暫時失聰,括約肌癱瘓,脊椎骨嚴重受傷,肝髒、脾髒和腎髒破裂,臉部、手臂和腿被嚴重燒傷。一些美國報紙誤發了海明威的訃告,以為他當時已傷重不治。

  此外,在一個月以後,他更在一次森林大火意外中受重傷,雙腿、前軀幹、雙唇、雙手前臂嚴重燒傷。這些痛楚一直維持了很久,令他無法到斯德哥爾摩接受諾貝爾獎。

  後來他偶爾找到了一些1928年寫的手稿,重新整理為現在的《流動的饗宴》,重現一點點希望。雖然他的能量好像是恢複了,但酗酒問題還是困擾著他。他的血壓和膽固醇極高,他患的主動脈炎及其意誌消沉的情況因酗酒而惡化。

  1959年,古巴革命推翻巴蒂斯塔政權後,外國人擁有的資產全被沒收,因而迫使很多美國人返回美國。海明威選擇再停留多一段時間。人們普遍認為海明威與菲德爾·卡斯特羅保持良好的關係,並曾聲明自己支持該國革命。

  1960年2月26日,海明威向出版社要求出版鬥牛故事《危險夏日》未果。於是他和妻子瑪麗向朋友、《生活雜誌》主席威爾·朗要求離開巴黎並回到西班牙。海明威說服朗出版他的手稿,並順帶加上插圖設計。雖然這建議沒有文字記錄,仍被采納了。1960年9月5日,這故事的第一部分出現在《生活雜誌》中。

  海明威後來在愛達荷州克川市接受了高血壓及肝髒問題的治療——並因為患憂鬱症和偏執狂而接受電痙攣療法,但是後來有人認為可能就因為接受了電痙攣療法而加快了他的自殺行為發生,因為據稱在他接受此一治療後嚴重失去記憶。他的重量亦流失了很多,他高約183厘米,這時卻隻重約170磅(即隻有約77公斤)。

  海明威曾於1961年的春天試圖自殺,於是再次接受電痙攣療法。在他的62歲生日前3個星期,1961年7月2日在愛達荷州克川市家中,他用從地下室貯藏庫找來的雙管獵槍自殺了,妻子聽到槍聲,立即下樓察看,當時他已麵目全毀,隻剩下嘴巴與下巴,法醫最後認定為擦槍走火。法庭裁定他最後的行為任何人都不需負上責任,並以天主教的儀式把他埋葬。據稱在他接受了電痙攣療法的治療後記憶嚴重破壞;醫學和學術界亦極為留意此一說法。除了以上的一種說法外,亦有人認為海明威之所以自殺是因為他在寫作上對自己要求很高,後來發現自己的作品無法再達到《老人與海》那樣的質量後,就陷入了絕望,雖曾試圖靠深海捕魚、打獵、飲酒等來分心,但是還是徒勞,最後才要自殺。

  海明威被葬於愛達荷州克川市最北部的公墓。

  作為中國人,我們還要談一談海明威的中國之行。1941年3月,海明威夫婦曾從香港進入中國內地,他到重慶受到了蔣介石夫婦的招待。他又秘密地會見了周恩來。海明威研究專家楊仁敬特地為此寫了一本書:《海明威在中國》,他評論說:

  海明威是個聞名全球的戰地記者和小說家。他曾經到過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地,親身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西班牙內戰,寫出了許多精彩的報道和小說。有人估計海明威訪問中國之後會寫出傳世的佳作,然而他並沒有這樣做。他隻寫了6篇關於中國抗戰的報道:《蘇日簽訂條約》、《日本必須征服中國》、《美國對中國的援助》、《日本在中國的地位》、《中國空軍急需加強》、《中國加緊修建機場》。文章發表後引起了美國各方麵讀者的強烈反響。

  在這些文章裏,海明威反映了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幾個重要問題:

  1.日蘇條約簽訂後,蘇聯仍繼續援助中國。

  2.蔣介石是個軍人和政客,十年來他的目標是消滅共產黨。西安事變後在中國共產黨幫助下放棄剿共,轉而抗日。從那時以來,“蔣介石沒有放棄打敗日本的目標,但他心裏也從來沒有放棄另一個目標。”

  3.日本正在準備進攻東南亞,如果英美要避免另一個慕尼黑事件,就要設法阻止日本南進。

  4.美國應支持中國各個政治派別聯合抗日,並明確地告訴蔣介石,美國不支持中國打內戰。

  5.日本失去了與中國媾和的機會,而且決不能征服中國。

  6.中國擁有豐富的人力和物力,中國人民有勤勞勇敢,不怕艱難和犧牲的精神,他們能對日本發動反攻,而且必將取得最後勝利。海明威對中國之行是滿意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一次艱難的旅行,但很有趣。海明威的報道記錄了他與戰鬥中的中國人民的友誼。

  值得一提的是馮亦代先生對海明威的評價。他寫道:“曾經有人因海明威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簡單地視為民主鬥士或反法西斯英雄。這實在是一種對海明威的諷刺。老實說,過去我也是這樣看待他的,但逐漸我卻產生了懷疑。如今離開海明威故世已經整整二十年,他的傳記發表了,他妻子瑪麗·威爾什所寫的回憶錄《事實真相》出版了。今年他的書信選集也印行了。從這些著作以及其他有關的批評論文裏所顯示的海明威和他作品裏所表現的哲學觀點,我們不難地把二者合成一個本色的海明威,他可以是一個自封的《英雄》,而這個英雄卻是遊離於現實世界的。海明威寫西班牙內戰的長篇小說《喪鍾為誰鳴》,是足以代表他對西班牙內戰的態度。書中這個第一人稱的‘我’隻是個目擊者,海明威像寫新聞報道一樣,把故事講得頭頭是道,把人物寫得生動如實,可是他自己卻又顯得那樣漠然,那樣無動於衷。”

  這實際上是說,海明威的文與人是不統一的,說得更刻薄一些,他有人格分裂症:說得很漂亮,實際上卻是一名自私自利之徒。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