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將軍是中國人民及其正義事業的忠實朋友,他經曆了中國近代和現代史上的許多最重要的事件和社會轉折,是中國曆史的一位見證人。他一生中先後五次來華,在中國度過了他生命中十分珍貴的13個年頭。他在中國廣泛接觸各階層人士,深入了解中國的國情,學習中國文化,研究中國現狀,形成了他對中國人民和中國社會的認識,促使他更加同情中國人民及其正義事業的命運。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美國政府派往中國,為中國人民的約瑟夫·史迪威抗日戰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成為中美關係史上一位重要的曆史人物。
1883年3月19日,史迪威生於佛羅裏達州帕拉特卡附近的一座種植園。他父親曾是紐約州的一位醫生。史迪威在中學畢業後本來是要上耶魯大學的。但是,由於他好動,容易多生事端,父親認定他應當加強紀律性,所以有一天對他說:“我為你在哈德遜河上遊找了一個適宜你的地方,你可以在那裏盡情地打網球。”就這樣,史迪威在1900年進了西點軍校——一個幾乎不能容許任何自由散漫行為的地方。
在四年學習終了時,史迪威以優良成績在124人的年級中名列第32.1904年6月,得到了少尉軍銜從西點畢業。他的第一次服役地點是菲律賓,他在那裏待了一年又兩個月。1906年,他被調回西點當語文教官,教了3年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第4年改任戰術教官。1915年,史迪威晉升為上尉。1917年美國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他以少校臨時軍銜被派往法國,從事情報工作。他表麵上叱吒風雲,權傾一時,實際上處於各種矛盾的風頭浪口上。他對羅斯福政府的對華政策和戰略有不同意見;屢經建議,始終未蒙采納,不得不忠誠執行政府的決策和指示。他根本鄙視蔣介石政府,這裏有對國民黨政治腐敗、軍事無能的認識,也有自居高明、企圖越俎代庖的成分;他不斷企圖用美國援助對國民黨施加壓力,而凡事離了國民黨政府則寸步難行。他把相當的時間精力用來反攻緬甸,以圖為被趕出緬甸報仇雪恥;而隨著整個戰局的發展緬甸戰役一再拖延,重要性不斷減低,而且直到他掛冠而去之時並未取得最後勝利。他身為美軍司令,而美國在中國戰場沒有一支地麵戰鬥部隊,他和麾下的第十四航空隊指揮官陳納德不斷發生齟齬,遇事掣肘。這種種矛盾糾纏在一起,終於導致他奉調召回,成為中美關係曆史上的突出事件。
史迪威這次奉派來中國時,行前晉見了羅斯福總統、馬歇爾參謀長、史汀生陸軍部長、霍普金斯等決策人物,他們耳提麵命,麵授機宜。史汀生、霍普金斯鼓勵他抓中國軍隊的指揮權,史迪威也認為他使命的成敗完全取決於中國是否給他軍隊的指揮權。史迪威肩負重任來到中國,負責指揮緬甸戰役,“全麵處理”租借物資,全麵指揮美國駐華空軍,力圖插手指揮中國軍隊,權力大得很,矛盾也都集中於一身。這些矛盾決定了史迪威的處境和作用,決定了他將對中美關係產生深遠影響。最後終於在指揮權問題上與蔣介石弄僵,不得不掛冠而去。
史迪威最著名之戰是在緬甸。
緬甸於1885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最初並為英屬印度一個省,1937年改由英國總督直接統治。日本侵略者占領中國華北和東南沿海之後,滇緬公路成了中國同海外聯係至關重要的通道。英國殖民者居然一度關閉滇緬公路,給中國抗戰造成極大困難。1942年1月,日軍從泰國打進緬甸南部,在緬甸民族主義分子引導下向北推進。英國殖民軍隊一觸即潰。英國殖民者本來極不願意中國軍隊進入緬甸,這時卻急切要求中國派兵解救危局。史迪威在歐洲戰場服役一年半。那時他的上司就是喬治·馬歇爾。
1935年1月,史迪威被任命為駐中國武官,不久就升任為上校。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平盧溝橋挑起戰爭。史迪威把手下的軍官全派出去搜集中日兩國軍隊的情報,親自和武官助理戴維·包瑞德上尉和馬克斯書爾·泰勒上尉到北平郊外奔波,還參觀了日軍剛占領的張家口和保定。隨著淞滬抗戰失敗和南京陷落,史迪威對日軍的野蠻殺戮感到憤怒,對國民黨政府缺乏統一的防禦政策和計劃感到憤怒。他在寫給女兒的信中說:“我從7月8日以來發泄的怨恨”加在一起“足以浮起一艘戰列艦”。1937年年底南京陷落前夕,他到了漢口。在往後的1年裏,史迪威多次離開漢口到蘇、皖、湘、贛前線和戰火紛飛的地區。他在給參謀部軍事情報部的報告中談到中國的防禦戰術肯定會造成不必要的失敗,認定美日之間爆發戰爭勢不可免。他根據目睹的情況寫道:“中國士兵的素質極好,但他們遭到愚蠢的領導人的貽誤和背棄。”他相信中國士兵能打仗,隻要領導得當,完全能同世界上的任何軍隊媲美。他對中國北方人特別充滿信心,美國財政部駐華代表洛辛·巴克的報告中說:“史迪威上校認為,我國政府應該奉行更加積極的政策。我國以提供貸款和軍事裝備的形式幫助中國對我們本國也是一種很好的防禦措施,這比我們僅僅生產本國需要的國防裝備好得多。即使把生產本國防務裝備費用的極小一部分提供給中國,起的作用也會大得多。”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炸彈聲驚醒了美國,美國終於參戰了。幾經折中,1942年1月下旬,史迪威這個“美國陸軍47名少將中最出類拔萃的人物”被冠以中將軍銜任命為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官、中國戰區最高司令蔣介石的參謀長、援華租借物資監督以及任聯合軍事委員會的美方代表,肩負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重任。從1942年2月史迪威離開美國,到1944年10月奉召回國,其間在中國不過待了兩年多一點時間。這是史迪威第5次到中國,時間雖然不長,實在是最為重要的一次。他受命於危難之際,中國第五軍、第六軍開進緬甸拯救英軍,英軍突出重圍後隻顧撤退,致使中國軍隊陷於絕地。1942年3月史迪威到緬甸時,仰光已在幾天前淪陷,戰局一片混亂。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史迪威的參謀部裏竟沒有一個軍官到過緬甸,4月間增援的中國第六十六軍軍部竟“無一張緬甸詳細地圖,師以下更不用說了”。短短一個多月中,英軍逃跑,中國軍隊經過艱苦戰鬥節節潰退。4月25日,史迪威同中英兩國將領舉行會議,大家一致認為,戰局如此糟糕,唯一的出路是全部撤退。4月30日炸斷伊洛瓦底江上唯一可以通過大部隊和重型裝備的阿瓦鐵橋後,撤退變成互不關照的大潰退。史迪威率領一支114人的隊伍,其中隻有30多名戰鬥人員,跋山涉水,穿過原始森林,落荒而走,曆時3周到達印度英帕爾。這是緬甸大潰退中唯一不曾死亡一人的隊伍。史迪威是這支隊伍中唯一受過行軍鍛煉的、年紀最大的老兵,他總是走在隊伍最前頭,排隊領取食物時他每次都堅持最後一個領。他靠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不講情麵的紀律把大家領出了緬甸,贏得每一個人的敬畏,在盟國軍隊中博得極高的聲譽,成了舉世聞名的人物。中國軍隊損失慘重,除新三十八師秩序井然地撤到印度外,其他殘餘部隊殺開一條血路,曆盡千辛萬苦,撤回雲南和撤到印度境內。中國軍隊遠征緬甸浴血奮戰是壯烈的史詩,但是終於失敗了。用史迪威的話來說,就是“我們挨了一頓狠揍。我們從緬甸逃出來,這是奇恥大辱。我們應該找出原因,然後打回去,收複緬甸!”
史迪威第一次實際指揮軍隊作戰就在緬甸慘敗,一心要報仇雪恥。還在緬甸潰退時,他就著手製訂收複緬甸的計劃,準備把撤到印度的中國軍隊加上由中國運去的補充兵員由美國裝備和訓練成為特遣部隊從印度發動主攻,讓中國其他部隊從雲南發動輔助性攻勢。他從來沒有改變這個計劃,並且用相當的時間、精力和作戰物資用來實行這個計劃。鑒於緬甸戰役中蔣介石從幾千公裏以外的重慶直接插手指揮到團一級的部隊,造成指揮混亂和失靈,史迪威堅持要掌握反攻緬甸的指揮權,並且運用支配租借物資的權力一方麵盡先撥作反攻緬甸之用,另一方麵借以不斷對蔣介石政府施加壓力。史迪威反攻緬甸的設想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戰略戰術計劃,但與羅斯福政府既定的“歐洲第一”戰略有抵觸之處,又有英國不斷掣肘,經過1943年年初卡薩布蘭卡會議和年底開羅會議幾度修改和擱置;同時,圍繞反攻緬甸的具體部署、中美兩國之間關於租借物資分配和軍隊指揮權上的矛盾使情況更加複雜,這個作戰計劃執行得很不順利。史迪威需要不斷敦促國民黨政府出兵,好不容易爭得一支臨時拚湊的3000人的美軍特遣部隊參加反攻緬甸,不斷為在印度編練的中國軍隊(美國人稱它為X部隊)和在雲南編練的中國軍隊(美國人稱它為Y部隊)以及陳納德第十四航空隊之間分配租借物資傷透腦筋,還得不斷為英軍怯戰和計劃多變傷腦筋。盡管如此,反攻緬甸之戰沒有也不可能停止。1943年年底胡康穀地之戰,日軍敗退。但因為雲南境內中國軍隊遲遲不動和英軍怯陣,戰事拖延下來。1944年5月攻占密支那機場是反攻緬甸的轉折點;同時,雲南境內中國軍隊向龍陵發動進攻,得而複失,兩月後終於攻克。6月,拿下卡邁,攻占孟拱,日軍在緬甸敗局已定。7月,日軍開始潰退。但是,中國本土戰局危急,長沙淪陷,衡陽棄守。史迪威在攻克密支那前夜於7月底離開緬甸戰場,返回重慶投身到無休止的爭執之中,直到被解職也沒能再返緬甸。反攻緬甸終於取得勝利是在史迪威被召回之後。1945年1月初,從印度和雲南兩路進攻的中國軍隊在緬甸會師:1月25日從印度利多到緬甸八莫與舊滇緬公路銜接直通昆明的公路正式通車並被命名為“史迪威公路”。史迪威雖然沒能指揮反攻緬甸直到最後勝利,他的功績卻是不可磨滅的。
曆史學家顧學稼評論道:第一次緬甸戰役後,中國政府日益主張開辟中印空中航線以取代之。史迪威原來主張重開滇緬公路,但從1942年9月起放棄了這一想法,力主發動緬北戰役打通中印公路。這一主張得到美國陸軍部及陸軍後勤部的大力支持。幾經曲折,史迪威終於從1943年春開始動用美、中工兵部隊和印、緬勞工修築這一被稱為“二戰中最偉大的工程奇跡”。在近2年的修築時期中,史迪威從工程的組織、人員的配備等各方麵給築路以極大的支持,幫助他們克服了難以想象的重重困難。更值得注意的是,為打通這條中印公路,史迪威在緬北反攻戰期間經常親臨前線指揮中、美軍隊作戰,極大地鼓舞了戰鬥部隊和築路隊的鬥誌。正如索爾坦將軍所說,開辟通往中國的公路是史迪威“不屈不撓的意誌”。
當然,也應該看到,這條耗資1.48億美元的中印公路不僅是史迪威將軍個人的功績,也是成千上萬普遍中、美士兵和印、緬各族勞工卓越勞動的結晶。據統計,在兩年的艱苦勞動中,因各種疾病、工程事故而犧牲的築路人員就達數百人,被日軍擄殺的也有130人之多。所以,有人毫不誇張地說,公路的建成是以“1.5公裏一人”的代價換來的。
所以,“史迪威公路”既是史迪威將軍對中國抗戰傑出貢獻的豐碑,也是中美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異域為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而進行的卓有成效的軍事合作的一個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