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傳記全書》說,尤利西斯·格蘭特是一位成功的將軍,卻是一位失敗的總統。
1828年4月27日,格蘭特生於俄亥俄州的快樂津,一年後又遷往同州的喬治敦。他父親是小農場主和製革商。格蘭特在當地念小學,並在父親的農場裏和作坊內參加勞動。他對學習沒有多大興趣,卻喜歡騎馬,這為日後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尤利西斯·格蘭特,1870—1880年
由於刻苦能幹,父親傑西發了一點小財,並最後成了喬治敦的市長。傑西是一名輝格黨員,他反對美國吞並德克薩斯,更反對奴隸製的擴張。格蘭特也繼承了他父親的思想。
1839年,當地的一位眾議員選拔格蘭特進西點軍校。他在軍校學習了四年,1843年畢業,在全班39人中名列21.他被派往第4步兵隊服役。該隊駐紮在聖路易的傑斐遜軍營。有一次,他往訪同學弗雷德·鄧特,鄧特的父親是種植園主,是蓄奴派,兩人展開了不愉快的辯論。但鄧特有一妹妹,喜歡騎馬,與格蘭特成了朋友,並產生了愛情。
1844年5月,格蘭特所屬部隊被派往查契裏·戴勒將軍手下服務。不久,美、墨開戰。格蘭特雖然同情墨西哥,但軍人以服從為天職,他也隨軍進入墨西哥境內。他的長官知道格蘭特善騎馬,派他押運軍需。在蒙特利爾戰役中,他不甘留守後方,自動騎馬出擊,表現英勇,贏得了長官的賞識。
隨後,他又跟斯考特將軍攻打墨西哥城。在1847年9月的查吐特派克戰役中,他又一次自動率誌願人員上戰場作戰,表現不凡,因此而升為中尉。
他與鄧特小姐相別四年,但私情未斷。他以戰勝者的身份回到聖路易,他的未來嶽父不能再反對,隻好同意把女兒嫁給了他。他們於1848年8月22日結了婚。
1852年,他的軍團移駐奧勒岡地區(當時尚未建州)的溫哥華。他升為上尉,但收入很低,養活一家人口頗為拮據,他開始了酗酒。
1854年,他辭去軍職(也有人說,他是因酗酒受斥而被迫辭職的),回聖路易老家(嶽父送了他60英畝土地作為女兒的陪嫁禮)的農場。他的農場主要出產木材(作燃料用,那時沒有電)。他雇了幾名自由黑人,由於他開的工資較高,引起了鄰居們的不滿。雖然他經濟困難,但在1859年卻釋放了一名鄧特家送給他的黑奴。而如果賣掉他卻可以大大貼補家用。
他感到農場收入不足以維持家庭,1860年又回到伊利諾伊老家,接辦他父親的製革廠。不久,戰爭開始。他意識到他非參軍不可。1861年4月19日,他寫信給同情南方的嶽父說:“一切黨派之爭已沒有任何意義,所有愛國分子必須起來維護星條旗的光榮和美國憲法的完整。”同年7月,他出任了第21伊利諾伊誌願步兵團團長,領上校銜。
21團被派往密蘇裏討伐南軍遊擊隊。格蘭特在自傳中寫道:“我雖然打過仗,但沒有領過軍隊。我緊張得要命,我的心好像要跳出喉嚨。但當我們抵達作戰地區時,卻發現敵人已於前日逃跑。於是我得到了一條教訓:我們怕敵人,敵人也怕我們。”
同年8月,格蘭特晉升為準將。
1862年年初,格蘭特奉命由密蘇裏州向田納西州進攻。在兩州交界之處,有兩條河流由北而南流入田納西。一條叫田納西河,一條叫坎伯蘭河。這兩條河的形勢如一個細口的扁瓶子,起先並行數十裏,然後突然東西分開,南軍在瓶口的東西兩邊各設一個要塞,沿田納西河的叫亨利堡,沿坎伯蘭河的叫唐納爾遜堡。格蘭特一舉拿下了亨利堡,他報告上級要求立即乘勝襲取唐納爾遜堡,上級軍官吃慣了敗仗,不敢批準,但林肯毅然予以支持。於是,格蘭特第一次使用了水陸包圍的殲滅戰戰術。他用軍艦封鎖了唐納爾遜堡的沿岸,然後在陸上用兩倍於敵人之兵力進行三麵包圍,另外派一支軍隊準備增援。不到兩個星期,唐納爾遜堡就成為一個孤島。
1862年2月16日,格蘭特發出了南北開戰以來北軍的第一次大捷報,電文如下:“我們已拿下唐納爾遜堡,俘虜1.2萬至1.5萬人,包括布克納將軍在內。繳獲步槍2萬支,炮48門,重炮117門,馬2000—4000匹,以及巨量彈藥及供應品。”林肯大為高興,立即提升格蘭特為少將。當時的最高軍階就是少將,一般說某某將軍,指的就是準將或少將。
在這次會戰中,格蘭特不僅自己露了頭角,而且還發現了一名勇敢善戰的將官,此人名叫威廉·謝爾曼,會戰後被提升為準將。
格蘭特接著率領大軍沿田納西河而下。南軍西戰場統帥、所謂名將阿爾伯特·約翰斯頓率領6萬大軍,決心要雪唐納爾遜堡之恥。他利用熟悉地形的條件,在夏伊洛一地向格蘭特進行了偷襲。敵軍來勢極猛,在第一天的戰鬥中,聯軍傷亡甚重,並被迫後退了幾英裏。格蘭特親自在各戰壕來回為士兵們鼓氣,並把正在潰退的士兵重新集結起來,開往需要增援的陣地。這一天,南軍自以為必勝,南方的報紙都用通欄標題報道:“格蘭特全軍覆沒。”但就在當天晚上,格蘭特組織兵力,進行思想動員,說明敵我形勢,證明必勝之道。第二天天一亮就發動全麵反攻,終於擊斃了敵人統帥約翰斯頓,敵軍見勢不妙,不得不轉身而逃。在這次戰役中,北軍傷亡了1.3萬人,南軍傷亡了1.1萬人。但在戰略上講,這是南軍的一次大敗仗,因為南軍誌在必得,而竟遭挫敗,從而確定了西戰場南軍必敗的局麵。
格蘭特雖然打了勝仗,但北方的“銅頭蛇”們卻說格蘭特酗酒失去了警惕,從而造成了重大傷亡,要求林肯撤掉格蘭特,紐約還派了一個牧師代表團到白宮訪問林肯,要求撤換格蘭特。林肯耐心地聽他們講,他們講了一個小時。然後林肯說:“你們還有話要說嗎?”代表們說:“沒有了。”於是林肯問道:“諸位先生,你們講得很好,我想請你們告訴我,格蘭特將軍喝的酒是什麽牌子的。”大家回答說:“不知道。”林肯說:“這太令人遺憾了。如果你們能告訴我是什麽牌子,我將派人購買該牌子的酒10噸,分贈給那些沒有打過勝仗的將軍們,好讓他們也能像格蘭特將軍一樣打幾個勝仗。”那幾位牧師本來氣勢洶洶,像鼓足了氣的氣球,至此一下泄個精光,落得有氣無力地站了起來,用幾乎聽不見的聲音,向總統告別,耷拉著腦袋,拖著千斤重的腿走出了白宮。
格蘭特自己對夏伊洛戰役做了回顧,他說:“有時,偶然的事件可以決定一個戰役的勝負。謝爾曼在激戰中挨了一顆子彈,所幸未中要害,得以堅持到底,從而擊退了敵人。相反,敵軍首領約翰斯頓也中了一彈,正中要害,當場斃命,給敵人的士氣帶來了致命的打擊。假如這兩顆子彈互相對調,那麽,我們這個戰役多半早已以失敗告終了。當然,我不是一個機會主義論者。若在唐納爾遜戰役中,偶然事件就起不了作用,因為我們已從四麵包圍敵軍,敵人的失敗是必然的。但夏伊洛不同於唐納爾遜,它是一場遭遇戰,是偷襲與反偷襲之戰,我們雖然打了勝仗,但畢竟帶有很大的偶然性。有人就這次戰役對我進行造謠誹謗,我認為這根本不值一駁。但我願對懷有善意的朋友們說清楚,世界上根本沒有百戰百勝的將軍,我當然不是百戰百勝的。中國古代軍書上就指出勝敗乃兵家常事,要緊的是要打勝主要戰役,更重要的是要打勝最後戰役,而這一點我是有信心的,大家可以放心。”
格蘭特的下一個目標是維克斯堡。維克斯堡在密西西比州,是緊靠密西西比河的一個要塞,也是南方所剩下的唯一的一個沿密西西比河的港口。隻要拿下維克斯堡,北方的船隻就可以沿密西西比河自北而南直達新奧爾良這個出海口。新奧爾良早在一年多前由北方的海軍攻占了。如果南方失去維克斯堡,則邦聯將被一分為二;密西西比以東與以西地區將不能來往,因而南方將失去一片極大的給養地帶。林肯曾說:“維克斯堡是南方的鑰匙,我們隻要拿下維克斯堡,整個國家就是我們的了。如果我們不把這把鑰匙拿到手,戰爭就結束不了。”
從1862年秋至1863年夏,格蘭特一直圍繞維克斯堡進行部署。他的戰術仍然是唐納爾遜堡戰術,用海軍堵住維克斯堡的沿河峭壁,然後在陸上進行三麵包圍。另外又派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作為隨時增援之用。
格蘭特的軍隊冒著南方的沼澤瘴氣,披荊斬棘,挖溝開渠,砍木造橋,建築工事,站在泥濘及膝的壕溝中警衛,躺在潮濕的地上睡覺,在下個不停的大雨中拉扯著前進,還要抵抗各種各樣的熱帶傳染病。南方的報紙又一次宣傳“格蘭特將全軍覆沒,因為熱帶的瘟疫將吞沒整個軍隊”。格蘭特完全看到這將是艱苦的一仗,他與士兵同甘共苦,有一名記者報道說:“在整個行軍中,他沒有一個勤務兵,沒有一條毯子,沒有一件大衣,也沒有一件幹淨的襯衣。他的整個行李就是一張地圖和一把牙刷。”格蘭特和全體官兵以不怕艱苦的精神,終於排除萬難完成了對維克斯堡的絕對包圍。守城的南軍幾次想突圍,都被打了回去。不久,城堡中凡可以充饑的東西都吃光了,守將彭伯頓向裏士滿發了最後一個電報說:“我們已吃完了最後一匹馬,不能再堅持了。”1863年7月4日,彭伯頓扯起白旗,向格蘭特投降。格蘭特在受降完畢後,宣布全體投降官兵可以自由回家。有記者問道:“為什麽唐納爾遜的降兵都當俘虜抓了起來,而這一次卻不抓俘虜,允許他們回家?”格蘭特回答道:“去年,勝負形勢未明,南軍尚有自信,若放降兵,他必將再度當兵。現在勝負形勢分明,南兵已無鬥誌,即使放他回家,他也不想再戰了。其次,此次降軍有4萬人,若抓俘虜,既要消耗我們的人力,又要消耗我們的糧食,故不如釋放為佳。”記者又問他為什麽要死心眼兒地攻打維克斯堡,格蘭特回答道:“如果我們打不下維克斯堡,主和派將嘲笑總統,並以此為王牌在即將到來的選舉中把總統趕下台;如果我們拿下維克斯堡,人心將大振,林肯總統一定會繼續當選。我們支持林肯總統,所以我們一定要拿下維克斯堡。”
當維克斯堡的捷報送至林肯那裏時,林肯正在與幾位將軍指著牆上的掛圖討論維克斯堡形勢。他看完電報後馬上宣布:“我們再也沒有必要討論了,這個問題已經成為過去了。”他立即用電報把格蘭特召至白宮,授他為中將,並提升他為全國陸軍的總指揮。在授職禮上,林肯做了又一次的簡短演說:“格蘭特將軍,鑒於全國人民感謝你已作出的成就,也由於全國人民寄望於你在當前的偉大戰鬥中作出更大的成就,茲特任你為合眾國陸軍中將。整個國家都信賴你,上帝也將保佑你。當我代表全國人民向你致謝之際,不用說,我個人也是對你衷心感謝的。”
於是格蘭特就把自己的總部移至東線。謝爾曼被提升為少將,接替格蘭特任西線總指揮。格蘭特像以前一樣,打算用唐納爾遜戰術包圍南軍所謂名將羅伯特·李。不過這一次的包圍,其規模要大得多:東邊是靠大西洋的海軍封鎖,然後在陸地上進行南、北、西三麵包抄。其中最驚險的是要深入南部進行南線包圍,而這一艱巨的任務就不得不落在威廉·謝爾曼將軍身上了。
謝爾曼率領10萬大軍,由查塔努加出發,橫貫佐治亞州,直打到東海岸。他帶了足夠的軍火,但卻沒有帶什麽糧食,因為他準備一邊打,一邊解放黑奴,一邊沒收莊園主的糧食作軍糧。他不指望有任何接濟,這是古典軍法書上所忌諱的孤軍深入。當時世界上的軍事專家們都為謝爾曼的這個作戰計劃捏把冷汗。有一名德國專家在《柏林日報》上發表論文說:“關於謝爾曼將軍,現在隻有兩種前途,他或者將以世界軍事史上最笨拙的戰略家遺臭萬年,或者將以世界軍事史上最勇悍的闖將流芳百世。”
南軍守將是西蒙·布克納,是格蘭特的西點同學,而且是朋友。他要求格蘭特開出接受投降的條件。格蘭特回答說:“沒有什麽條件,隻有無條件投降。”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使用“無條件投降”這個字眼。80年後,羅斯福總統也使用了這幾個字來回答了希特勒法西斯。
謝爾曼深入敵後,曾有兩個星期與外界失去聯係,於是美歐各國報上紛紛以通欄標題報道:“一支10萬人的軍隊失蹤了!”林肯也擔心得睡不好覺。格蘭特安慰林肯,請他相信謝爾曼必勝無疑。果真,謝爾曼依靠士兵們的勇敢善戰,依靠當地黑人的起義,終於攻下了佐治亞首府亞特蘭大,並從亞特蘭大打到海邊,與格蘭特從海上派來的人取得了聯係。這時已是1864年的聖誕前夕,於是謝爾曼就把這個勝利的消息送給林肯作為聖誕的最好禮品。
格蘭特既知謝爾曼已得手,乃出動全部大軍由北向南壓下去,謝爾曼則率10萬大軍由南向北推上來。另外又派青年悍將謝裏登率領騎兵堵住西路。這樣,羅伯特·李的軍隊就成了甕中之鱉,有死無生。李乃急電邦聯,偽總統戴維斯率領整個偽政府逃出裏士滿,格蘭特不戰而占領了裏士滿。李軍逃了不到100英裏,其探子就來報告說:“前麵森林中盡是謝裏登的騎兵,已逃不出去了。”至此,頑固到底的羅伯特·李也隻好頑而不固了。他率領全軍於1865年4月9日在阿普曼德克斯舉起白旗,向格蘭特將軍投降,曆時四年之久的內戰,至此宣告結束。
林肯被刺身亡後,格蘭特就成了美國最有聲望的人了。人們早就預料他將當總統。果真在1868年大選中他當上了第18任美國總統。他在任8年,卻產生了美國曆史上最腐敗的政府之一。雖然他本人並沒有什麽貪汙行為,但他起用了他在軍隊中的一些朋友和裙帶關係中的一些親友,而且又受了一些大商人的迷惑,結果政府醜聞迭起,貪汙事件層出不窮。這說明,良將未必是良臣。
格蘭特任滿後,定居於紐約。他把他家的積蓄委托給一位所謂的朋友弗雷德裏克·沃德管理。後者拿它去做股票生意,大吃倒賬,欠下了150000美元的賬。幸虧遇到了仗義的馬克·吐溫。他勸格蘭特寫回憶錄,並由自己的出版社以特別優惠稿費予以出版。格蘭特是咬緊牙關,在病榻上完成《回憶錄》的,書剛寫完沒有幾天,格蘭特就去世了。這大概也是天意。《回憶錄》一出版就大受歡迎。它為格蘭特贏得了450000美元。馬克·吐溫在1885年以及愛德蒙·威爾遜在1962年異口同聲評曰:“此書是紀元前51年愷撒大帝的《述評》以來最佳的一本軍事回憶錄。”
《美國傳記大全》評曰:格蘭特在《回憶錄》中描述了他所遇到的第一位司令長官泰勒將軍的品格。在這樣做的時候,他可能是下意識地描述了自己。他的描寫實際上是對他自己作為一名將軍的最好描寫。“泰勒將軍從來不軍裝筆挺地顯示於人或進行訓話。”格蘭特也如此。“但他手下的兵士個個都知道他,並且尊敬他。”格蘭特也如此。“泰勒不善於言詞。”格蘭特也如此。“但他能寫得十分清楚,任何人都不會誤解。”格蘭特也如此。“泰勒將軍不會提太多的要求來困擾上級,而能想一切辦法利用他所已得到的東西。”格蘭特也如此。“不論麵對什麽困難和什麽責任,沒有人能比泰勒更為從容不迫。這些品質要比天才更難找到。”格蘭特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