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劉少奇穿越封鎖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世沉浮如電光石火,盛衰起伏,變幻難測。如果你有天才,勤奮則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沒有天才,勤奮將使你贏得一切。命運掌握在那些勤勤懇懇、自強不息的人手中。

  1942年3月18日,少奇同誌接到黨中央的指示,帶領一批隨行人員,從江蘇阜寧出發,奔往延安。

  當時,全國已經進入抗日戰爭的艱苦階段,日本侵略者占領我國華北、華中大片土地,到處設據點,蓋炮樓,完全控製了交通要道。從蘇北到延安,千裏迢迢,東躲西繞,得穿過日軍、偽軍、國民黨頑固軍和反動地主武裝的層層封鎖,可真是太難了!

  少奇同誌這時已經40多歲了。他高高的個子,麵頰瘦削,高鼻梁,頭發已經有些花白。他不停地咳嗽,身體很不好。同誌們都為他擔心,這樣危險、艱難的旅途,天天夜行軍,他的身體吃得消嗎?

  可是少奇同誌卻非常鎮定、樂觀,充滿了勝利的信心。少奇同誌原是中共中央華中局書記,後來,又兼任新四軍政委。出發的時候,同行的許多同誌,還不知道他就是劉少奇同誌,隻叫他胡服同誌或胡政委。等靠近敵占區,連這個名字也不能用了,大家就叫他老許。晚上行軍,他們不準講話,不準抽煙,連牲口的嘴巴也捆了棉布,隻能聽到輕微的腳步聲。

  到達延河邊,事先準備了小船,連夜過河。因為鬼子就在附近,有的同誌十分緊張,連手心裏也冒了汗。天亮以後,當地的同誌告訴大家:“你們的擔心是多餘的,我軍的兩個團在周圍布置了‘井’字形陣勢,敵人從哪邊來都能擋住。”緊張的同誌才鬆了一口氣。

  有一次,他們從漢奸和大地主的村子旁邊經過,壞蛋們夜間心虛,發現人影就放槍,放土炮。子彈從頭上飛過,“嗖——嗖——”地直響;炮彈一個接一個落下來,就在不遠的地方爆炸……同誌們立刻分散開來,臥倒在地。少奇同誌這時很沉著、很鎮靜,一麵關照大家的行動,一麵對身邊的同誌說:“不要怕,夜裏的槍是打不準的。”脫險以後,這句話被一些新戰士記住了,他們以後碰到情況就不那麽慌張了。

  又走了一段路,大隊人馬來到了隴海鐵路附近,先在一個村莊裏隱蔽待命。

  過鐵路也不容易。敵人在沿線駐紮著重兵,修了一連串的碉堡,還有一輛鐵甲車來回巡邏,大家的心情又有點緊張了。開始行動的時候,我軍的戰鬥部隊分兩股悄悄接近鐵路線,把過路的人員夾在中間,然後一部分勇士突然衝向敵人的哨所,把他們逼得不敢動一下。“快過!”隨著一聲口令傳過來,少奇同誌和隨行人員排成有秩序的隊伍,飛快地不聲不響地越過了鐵路封鎖線。夜色漆黑,幾步之外就看不見人影了。他們事先在左胳膊上係著白手巾,一麵跑,一麵緊緊盯住前邊的白點……

  這次急行軍,他們一口氣跑了五六十裏路。直到進了我們的根據地,才坐下休息。

  在行軍途中,少奇同誌告訴大家:“黑夜行軍,應該學會識別方向。”他指著北極星給人們看,說,“這顆星的位置總在北邊,找到它就不會迷失方向。”還說,“沒有星星的陰天,可以摸樹皮,朝南的一麵樹皮粗糙、裂口多,朝北的一麵樹皮比較細滑。如果碰到大廟和民宅,一般正門多半是向南開的……”同誌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

  翻過太行山以後,少奇同誌一行人馬轉移到一個村子,準備在這兒吃午飯。村子雖小,卻是個交通要道,村南有條公路,村西有條車馬道。村子正好在兩條道路的交叉點旁邊。

  正在吃飯時,偵察員跑進屋報告:敵人到達鄰近的村子,正向這裏走來。大家一聽都很緊張。擔負護送任務的陳賡同誌說:“不要緊,正因為這裏靠近交叉點,敵人不會想到我們敢在這裏歇腳。繼續吃飯吧,等等再說。”接著又問少奇同誌,“你看呢?”少奇同誌點點頭:“對,就這麽辦,先觀察敵人的動靜。這麽多人,一跑非出亂子不可。”大家情緒安定下來,靜悄悄地吃飯,村子裏沒有一點聲音。過了一會兒,偵察員又來報告:“敵人順著公路往前走去,越過我們村有幾裏路了。”少奇和陳賡同誌商量了一下,對大家說:“敵人到東麵找不到我們的影子,完全有可能掉頭回來搜索。我們應當立即轉移!”於是,大家安排了一下,迅速離村,轉移到山裏去了。

  據後來得到的情報知道:在他們離開村子不久,敵人果然返回來了。當然,敵人什麽也沒有撈著。

  到了秋天,少奇同誌一行人馬更加難走,真是步步艱險,困難重重。這時的冀中平原,敵人搞過多次“大掃蕩”,曾在8000個村莊、6萬平方公裏地區布下1500個據點,使用700輛汽車巡邏,到處都是封鎖溝、封鎖牆。為了縮小目標,不使敵人注意,少奇同誌不得不一個人跟交通員趕路。少奇同誌兩手空空,什麽也不能帶,同誌們非常不安。在他跟大家握手送別時,堅定地說:“放心吧,我們會見麵的!”

  他走了,同誌們久久地望著他那高大的背影……

  沉思錄

  沉著堅定的人是堅強的,他們從不會把事情往悲觀方麵想,而是從容地樂觀麵對。正因為他們有這種性格,勝利往往走向他們這一邊。

  學習金手指

  在複習時,從內容上來說,盡量選擇與講新課關係最密切的內容來複習,這樣,不僅完成了複習任務,而且還可以推動新課的學習,另外,每次複習的內容不要太多,要適當,要注意文理交替。要堅持用循環複習的方法。所謂“循環複習法”是在學完一部分內容後,及時地進行一次複習。接著就是學習下一部分內容。學完了後再進行第二次複習。後一次複習要包括前一次複習的內容。如此繼續下去,一環套一環。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