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節 天文學上一次重大的革命

  古希臘的大天文學家托勒密,在公元2世紀時,總結了前人在400年間觀測的成果,寫成《天文集》一書,提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學說。這個學說為神學家所利用和把持,流傳了1400多年。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說法,正好是“神學家的天空”的基礎。中世紀的神學家吹捧托勒密的結論,卻隱瞞了托勒密的方法論:托勒密建立了天才的數學理論,企圖憑人類的智慧,用觀測、演算和推理的方法,去發現天體運行的原因和規律,這正是托勒密學說中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因此,盡管托勒密的“地球中心學說”和神學家的宇宙觀不謀而合,但是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一個是科學上的錯誤結論,一個是愚弄人類、妄圖使封建統治萬古不變的彌天大謊。哥白尼對此作出正確的評價,他說:“應該把自己的箭射向托勒密的同一個方向,隻是弓和箭的質料要和他完全兩樣。”

  哥白尼曾十分勤奮地鑽研過托勒密的著作。他看出了托勒密的錯誤結論和科學方法之間的矛盾。哥白尼正是發現了托勒密的錯誤的根源,才找到了真理。

  哥白尼認識到,天文學的發展道路,不應該繼續“修補”托勒密的舊學說,而是要發現宇宙結構的新學說。他打過一個比方:那些站在托勒密立場上的學者,從事個別的、孤立的觀測,拚湊些大小重疊的“本輪”來解釋宇宙的現象,就好像有人東找西尋地撿來四肢和頭顱,把它們描繪下來,結果並不像人,卻像個怪物。

  哥白尼早在克拉科夫大學讀書時,就開始考慮地球的運轉的問題。他試圖嚐試發現一種比“圓輪”更為妥當的方法,來解釋天體的運行。

  哥白尼努力研讀古代的典籍,目的是為“太陽中心學說”尋求參考資料。他幾乎讀遍了能夠弄到手的各種文獻。後來他寫道:“我愈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尋求幫助,就愈是把時間花在那些創立這門學科的人身上。我願意把我的發現和他們的發現結成一個整體。”這些古代學者的卓越見解,在當時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但是對哥白尼來說,卻好比是夜航中的燈塔,照亮了他前進的方向。

  哥白尼觀測天體的目的和過去的學者相反。他不是強迫宇宙現象服從“地球中心”學說。哥白尼有一句名言:“現象引導天文學家。”他正是要讓宇宙現象來解答他所提出的問題,要讓觀測到的現象證實一個新創立的學說——“太陽中心”學說。他這種目標明確的觀測,終於促成了天文學的徹底變革。

  哥白尼對地球的形狀,曾多次作過間接的觀測。早在1500年11月6日,他就在羅馬近郊的一個高崗上觀測月食,研究地球投射在月球表麵的弧狀陰影,從而證實了亞裏士多德關於地球呈球狀的論斷。在定居弗隆堡時,他曾多次站在波羅的海岸邊觀察帆船。有一次,哥白尼請求一艘帆船在桅頂綁上一個閃光的物體,他站在岸邊看著這艘帆船慢慢駛遠。他描寫這次觀察的情況說:“隨著帆船的遠去,那個閃光的物體逐漸降落,最後完全隱沒,好像太陽下山一樣。”這次觀察使他得出一個結論:“就連海麵也是圓形的。”

  在陰濕多霧的波羅的海的岸邊,逢到嚴寒的冬夜,天空沒有雲影,星星在藍天閃爍著耀眼的寒光,哥白尼總是利用這種難得的機會,穿上皮襖,束緊風帽,把儀器搬到箭樓的露台上,進行通宵達旦的觀測。他所用的儀器都是自己動手做的,一共有三種。測量行星距離的“三弧儀”,是用樅樹杆削成的,用墨水畫上刻度,照準器也是雕出來的。測量月球和行星位置的“捕星器”,是用六根樹條繞成圓圈做成的。測定太陽中天時高度的“象限儀”,是一塊很大的正方形木板,右上角裝著帶刻度的木環,擱架上有個“水準儀”,其實隻是一個盛了水的玻璃管。觀測日食本來要在水裏觀測倒影,為了減少提水上箭樓的麻煩,他打破常規,改用一塊帶孔眼的護窗板把日影映到牆上。哥白尼就是利用這些簡陋的設備,在弗隆堡前後進行了有記錄可查的50多次觀測,其中包括日食、火星、金星、木星和土星的方位,等等。這些觀測在望遠鏡發明以前能做得那麽精確,是很不容易的,難怪後來許多傑出的天文學家都非常欽佩。

  根據自己多年的觀測結果,哥白尼把他的“太陽中心學說”寫出了一個提綱,取了一個樸素的名字,叫《試論天體運行的假設》,抄送給他的幾個心腹朋友。它宣布:“所有的天體都圍繞著太陽運轉,太陽附近就是宇宙中心的所在。地球也和別的行星一樣繞著圓周運轉。它一晝夜繞地軸自轉一周,一年繞太陽公轉一周……”

  哥白尼根據自己的觀測,用科學的“太陽中心說”,推翻了在天文學上統治了1000多年的“地球中心說”。這是天文學上一次重大的革命,引起了人類宇宙觀的革新。

  沉思錄

  在人們想當然的理念上動腦筋,敢於轉換思路,從全新的角度審視和思考問題的人,常常有意外的發現。

  學習金手指

  融會貫通,使知識係統化。通過平時分科、分章、分節的學習,可以說基本完成了對各種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理解任務。通過複習,全麵回顧,查漏補缺,又保證了知識的完整性,這時需要采取分析綜合,比較歸類,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把長期學習的各部分知識“組裝”起來,融會貫通,透徹理解,使之形成係統化知識。這時,才能說完成了學習過程的全部任務。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