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節 怎樣才能發現和認識真理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臘哲學家,他曾生活在小亞細亞的愛非斯城邦。

  愛非斯這個城邦是由科德裏達貴族統治的,按照當時的政治製度,王位的繼承人是這個家族的成員赫拉克利特,但他對繼承王位沒有興趣,把它讓給了自己的兄弟,而他自己到山上隱居起來,潛心鑽研學問。

  赫拉克利特放棄王位繼承權而一心鑽研學問的行為,雖然當時許多人都認為他做的是傻事,但他的淵博學識和深刻思想卻受到一批熱心追求智慧的青年的敬仰。這些青年為了求知,都來山中拜他為師,這樣,他就有了一批學生,山間的空地和小路都成了他向學生傳授知識的課堂。一轉眼,很長時間過去了。有一天,赫拉克利特對學生們說:“現在,你們應當離開這裏,到各個城邦去向人們傳播知識……你們還有什麽弄不清楚的問題,可以提出來,我再給你們解釋。”

  這時,一個學生問道:“老師,您教給我們的都是些關於世界的哲學道理,掌握了這些知識,我們才能擺脫愚昧,成為有智慧的人。可是,究竟智慧本身是什麽呢?人怎樣才能得到智慧呢?”

  赫拉克利特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義,弄清這個問題也十分重要。他說:“智慧就在於說出真理,按照自然行事,聽自然的話,也就是說,真理是對自然的正確認識。正確地認識了自然,並且用這種認識來指導他的行動,他就是有智慧的人了。”

  學生又問:“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認識自然,得到真理呢?”

  他回答說:“是的,這是因為人人都具有認識自己的能力和思想的能力……”

  “既然人人都有思想,都能夠認識真理,那為什麽世界上又有許多人愚昧無知甚至陷入迷信之中呢?”

  “我們說人人都有認識真理的能力,但有能力並不等於有真理。隻有那些善於思考的人,才能運用認識能力去發現真理,不善於思考的人,不僅自己發現不了真理:就是別人發現了告訴他,他也是不懂的。”

  “那些不能認識真理的人,除了不善於思考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麵的原因呢?”

  “是的。除了不善於思考外,往往還有許多毛病。比如,有些人過於自負,本來無知,卻自以為是,把荒謬的東西視為真理;有些人則是因為缺乏信心,要知道,認識真理是不容易的啊!要下苦工夫去鑽研各種問題,要長期不懈地去追求。有的人則是在認識真理時,往往對重要的問題過早下判斷。要注意,對重要的事情,在沒有作充分的研究之前,是不能過早地下判斷的。”

  最後,學生請求老師再從正麵說明一下,人要怎樣才能發現和認識真理。赫拉克利特說:“人為了認識真理,獲得智慧,首先要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覺器官去認識自然的事物……你們要記住,愛智慧的人應當熟悉很多事物。但是,是不是說熟悉了許多事物就等於得到了真理呢?那也不是。博學還不等於智慧,因為自然喜歡躲藏起來,人的感官隻能認識事物的外部的表麵現象,還不能認識到躲藏在事物內部的規律性的東西。因此,要認識自然事物的真理,除了運用感官之外,更重要的還在於頭腦中進行思考,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智慧隻在於一件事,就是認識那善於駕馭一切的思想。為了成為有智慧的人,你們應當繼續努力鑽研哲學,因為哲學和智慧實際上是同義語。”

  沉思錄

  運用認識能力去認識真理,這是一個十分艱苦的過程,隻有那些善於思考的人,才能發現真理。

  生活一點通

  紛紛降落下來的雪就像是安放在辦公室天花板裏的吸聲材料。在雪花片裏含有數不清的微細小孔,載著聲能的空氣分子竄入這些雪花片後,就在這些微細小道組成的巨大迷宮裏迷了路。聲波找不到出路就消失了,其能量被轉換成熱。下雪造成周圍的寂靜是不利的,因為它掩蓋了居住在附近的人類的聲音。如果有人被埋在雪下,其呼救聲很難被人聽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