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六節 孔融、孔褒兄弟爭死

  孔融,字文舉,是東漢末年的學者,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孔融很小的時候,就懂得友愛和謙讓。他4歲時,有一次家裏人在一起吃梨。母親將洗好的梨放在盤子裏,讓年紀最小的孔融先拿。孔融看到盤子裏的梨有大有小,他就從中挑了一個最小的梨。母親問他為什麽要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年齡最小,應該吃最小的梨。”

  東漢末年,宦官把持著朝政,政治十分腐敗。孔融15歲的時候,有個叫張儉的官員,揭發了當權的宦官侯覽和他的家人所犯的罪惡,卻反遭陷害,官府要抓捕他治罪。

  張儉是孔融的哥哥孔褒的好友,急迫之中,他逃到孔家,請求掩護。不巧孔褒外出不在家,孔融就出來接待了他。張儉見孔融還是個孩子。就沒有說明來意。孔融看出了張儉神情緊張、欲言又止的樣子,一定是有什麽為難的事,就對張儉說:“我哥雖然不在家,但你是他的好友,難道我就不能做主收留你嗎?”聽了孔融的話,張儉心裏踏實下來,他在孔融家裏躲藏了好幾天,找了個機會,終於安全地逃走了。

  不料有人知道了這件事情,就去向官府告發了。官府抓不到張儉十分生氣,就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抓了起來。

  審官對孔融和孔褒說:“你們兄弟到底是誰放走了張儉?你們知道不知道,張儉是朝廷的要犯,放走了他就是犯了殺頭之罪!”

  聽了審官的話,孔融知道哥哥和張儉是好朋友,朝廷是不會輕易放過他的。隻有自己主動承擔罪責,才會保全哥哥的性命。於是,他對審官說:“留藏張儉的是我,你要治罪的話,就請治我的罪吧!”

  聽了弟弟把罪責承擔在自己身上,孔褒忙說:“張儉是來投奔我的,這不關我弟弟的事!要殺就殺我吧!”

  孔融、孔褒兄弟在堂上爭了起來,都說是自己放走了張儉。

  審官見兄弟倆爭罪,怎麽也拿不定主意。最後,隻好如實上報。後來,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殺死了他。

  孔融雖然沒能救了哥哥,但是他友愛兄長,凜然爭死的事跡卻流傳了下來。

  沉思錄

  人的生命隻有一次,但生命也需要活得有意義才不枉為人一世。孔融、孔褒兄弟手足情深,在生命關頭互相爭著自己赴死就義,也要保護對方,真是感人至深,可歌可泣。

  萬事由來

  1884年8月6日晚7時,《申報》(英國資本家美查創辦)出版了中文報紙第一張號外。1884年8月5日,中法戰爭爆發。當時上海風傳法國艦隊正在福州港外集結,準備向中國南洋海軍開火,人們盼望得到確切消息。8月6日下午6時半,《申報》接到特派記者從福州發來的快電,內容為“駐紮法艦尚無動靜”。由於當天報已售完,隻好於晚7時將此電文用傳單形式發出,列在報紙的正常編號之外。“號外”因而得名。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