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大禹治水

  大禹(約公元前18世紀末—約公元前17世紀初),中國古代傳說中治理洪水的英雄。在遠古時代,洪水泛濫,人們經常受到洪澇的侵害。在堯帝當政的時候,又發生了一場可怕的洪水災害:大地上一片汪洋,房屋被衝塌,田地被淹沒,死人成堆;人們扶老攜幼,到處漂泊逃難。堯看到人民如此受苦,心裏憂慮不安,就派鯀去治理洪水。鯀帶領大家治水,采用阻擋的辦法,哪個堤岸衝了補哪個,結果擋來擋去,這邊的擋住了,那邊的又衝垮了,勞民傷財了9年,一無所成。

  堯以後舜做了部落的首領,他看鯀治水毫無起色,耽誤了大事,就下令處死了鯀,又命令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深知治水事關重大,治不好也會丟掉身家性命。可是,眼看著洪水如此肆虐,人們苦不堪言,禹就勇敢地接受了這個重任。

  禹認真總結了父親失敗的教訓,感到用堵的辦法是行不通的,於是大膽地設想了一個與父親背道而馳的治水方案——疏通河道,順其流勢,將水引走。

  方案製訂後,禹決定走遍天下,察清地勢,探明河道,引水下流。他帶領大批助手,踏遍了鬧水災的9個州,測量好地勢高低,分別豎立木樁作為標記。那時,大多數地方荒無人煙,禹風餐露宿,經常冒著大風大雨,在惡劣的環境中奔走。

  然後,禹根據調查得來的資料,從水災最嚴重的地區開始治水。禹和大家一起,用石斧、石刀等簡陋的工具挖河修堤。他的手上長滿了老趼,腳底長滿了腳墊,臉也顧不得洗,經常蓬頭垢麵。由於長年累月地泡在水裏,他的腳指甲都脫落了,人們看到了都感動得落淚。

  為了治水,禹到了30歲還沒有結婚,後來和一個叫女嬌的姑娘結婚了,婚後剛4天,他就告別新婚的妻子,忙於治水去了。

  大禹治水13年,3次經過家門都沒顧得上進門看一看。第一次經過家門口,他聽到自己新生的兒子正在呱呱啼哭,妻子由於生產的痛苦也正在呻吟,他的助手都勸他進去看看。禹也多想進去看一眼啊,可是他有要緊的事要辦,怕耽誤工作,硬是沒有進去。第二次經過家門時,禹的兒子已經能叫爸爸了。小家夥在媽媽懷裏使勁叫著爸爸,禹隻是深情地向妻兒揮揮手就過去了。第三次,禹經過家門時,兒子已經十多歲,他跑過去要把爸爸往家裏拉,禹撫摸著兒子的頭,叫兒子轉告媽媽,等治好水後再團圓,又匆匆地離開。

  13年後,禹曆經千難萬險,開溝修渠,終於戰勝了洪水的災害,促進了農業發展,使百姓能安居樂業。禹因為治水有功,被舜立為君位的繼承人,成了夏朝的第一個君主,所以曆史上稱他為夏禹或大禹。

  大禹當上部落聯盟首領以後,仍然不貪圖享樂,他不辭辛苦地到各地去巡視,為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沉思錄

  一個一心為人民服務的人,自然受人景仰。禹為了治水,解救洪水給人民帶來的災害,不辭勞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當他成為君主後,依然心係人民,成了一個流芳千古的大英雄。

  萬事由來

  英語“新聞”一詞,源於希臘。

  德語“新聞”一詞,是由德國北部的俗語“報道”演變而成的。

  我國“新聞”一詞的出現早於西方。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聞”字,“新聞”兩字連用,則見於唐朝:“嚐恨天下無書以廣新聞”(《新唐書》);“舊業久拋耕鉤鋁,新聞多說戰爭功”(李鹹多詩句)。清朝《紅樓夢》有6處提到“新聞”。如:“冷子興講述了賈府中寶玉銜玉而生以後,問道:‘你道是新聞不是?’”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