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蘇武牧羊持節杖

  蘇武是西漢時期的皇帝侍從。漢武帝時,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貴族,經常派騎兵騷擾漢朝邊境,殺人放火,搶奪財物,不但給漢族人民的生活帶來很大痛苦,而且也威脅到漢朝的封建統治者。漢武帝即位以後,派出軍隊,多次擊敗匈奴的進攻。匈奴的首領冒頓單於害怕漢朝軍隊乘勝追擊,就故意裝出和好的姿態,把以前扣留的漢朝使節放了一些。漢武帝得知這一消息後很高興,馬上派正直廉潔、有膽有識的蘇武,率領張勝、常惠等100多人,帶著大批禮物再次出使匈奴。

  臨行前,漢武帝召見了蘇武,親手把旌旗交給他。這是一根七八尺長的木棍,頂部彎曲的地方掛著一串用毛做成的絨球,表明使節的身份,同時是使臣出使的憑證。蘇武接過使節杖,激動地說:“隻要我人在,這節杖就不會丟,使命就不會受辱。”

  蘇武一行風餐露宿,長途跋涉,終於到達了匈奴單於居住的地方見到了單於。誰知單於是個吃硬不吃軟的家夥,見蘇武送禮上門,就以為漢朝軟弱求饒,所以對蘇武及使臣們傲慢無禮,態度專橫。蘇武忍辱負重,完成了使命,正準備返回長安時,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原來幾年前,漢朝使者衛律出使匈奴後不久就投降了,並被單於封為王。衛律原來的副使虞常對衛律賣身投靠匈奴的做法,一直不滿,見到老朋友張勝後,他就和張勝暗中商量,想乘單於出外打獵時,劫持單於的母親,殺了衛律。然而正當他們70多人準備起事時,有人告了密。於是單於逮捕了虞常,並想趁機逼迫蘇武投降。

  衛律奉令威逼蘇武投降,遭到嚴詞拒絕。蘇武說:“我是漢朝使者,如果喪失了氣節,使國家受到侮辱,活下去還有什麽意思?”說著便拔出寶劍,向自己身上猛刺,衛律慌忙抱住蘇武,奪下劍來,然後找來醫生為他包紮傷口。

  單於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對蘇武的愛國氣節產生了敬意,他更感到讓蘇武投降,為自己開創霸業服務的重要性。他讓衛律當著蘇武的麵審問虞常和張勝。

  衛律把蘇武叫來,先把虞常一刀砍死,嚇得張勝當場表示投降。衛律乘機要挾蘇武說:“你的副使都認罪投降了,你作為正使也要治罪。”蘇武嚴正地回答:“我奉命來與匈奴結好,和張勝既非同謀,又非親屬,憑什麽治我的罪?”衛律理屈詞窮,揮刀要殺蘇武。蘇武毫不畏懼,迎上前去說:“你要有膽量殺死堂堂漢朝使臣,就快點動手吧!”衛律見硬的不行,就用高官厚祿來勸降,誰知蘇武一聽勃然大怒,破口痛罵道:“你背叛了君主和父母親戚,不知廉恥,還有什麽臉跟我說話?”

  單於見蘇武軟硬不吃,又生一計,想用艱苦的生活環境來消磨蘇武的愛國意誌,誘使他最終投降。於是下令把蘇武放逐到北海(今俄羅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去放羊。臨行前,單於對蘇武說:“等你放的公羊產了奶,你才能回去。”

  北海荒無人煙,一年到頭白雪皚皚,連鳥獸也很難見到。有時蘇武餓得沒有辦法,就掘開野鼠洞,掏洞裏的草料來充饑。每天,他一麵放羊,一麵撫弄“節杖”,希望總有那麽一天,能夠拿著節杖,重返祖國。天長日久,節杖上的絨毛脫光了,成了一根光禿禿的棍子,但蘇武仍視為生命的支柱,連睡覺的時候,都緊緊地抱在胸前,就這樣,蘇武在匈奴生活了19年。

  公元前81年,漢朝與匈奴幾經交涉,匈奴才把蘇武及其隨員共9人放回長安。長安的老百姓聽說蘇武回來了,都出來迎接。他們看到滿頭白發的蘇武,手裏還緊緊握著那根光禿禿的“節杖”,無不感動得熱淚盈眶。

  沉思錄

  如果一個人的民族氣節都可以隨意丟失,他就喪失了為人的根本。那麽他還有什麽才真正屬於他自己的呢?

  越玩越聰明

  小紅口袋裏原有10個銅錢,但它們都掉了,請問小紅口袋裏還剩下什麽?

  答案:還剩下一個洞。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