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節 懸梁刺股苦求學

  勤奮好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頭懸梁,錐刺股”就是這一傳統美德的生動寫照。

  提起“懸梁刺股”的故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蘇秦。蘇秦,字季子,戰國時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蘇秦在小的時候,就十分喜歡學習,他曾在很有名望的鬼穀子門下,學習縱橫家的言論。當時,蘇秦的家境不好,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更沒有錢買書讀了。為了讀書,他時常把自己的長發剪下來賣掉,或者給別人打短工、賣力氣,以換取微薄的收入來勉強維持自己的生活和學業。由於蘇秦勤奮好學,在開始的一段時期內,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然而,就在蘇秦取得好成績的時候,他驕傲自大起來,老師的話漸漸聽不進去了,自以為已經學到了縱橫術的所有知識,能夠“運籌帷幄”了。於是,他收拾好行李,告別了老師和朋友,一個人外出遊說他的“合縱連橫”理論去了。

  蘇秦先是主張“合縱”的,於是他去求見周天王,勸弱小的國家聯合起來,阻止強國的兼並。由於沒人給他引見,被冷落了一年多。一氣之下,他又到了秦國,向秦惠王宣傳“連橫”的意見,勸他用此辦法來兼並各諸侯國,以統一天下。他先後寫了10來封意見書給秦惠王,但都沒有引起秦惠王的重視,秦惠王隻是草草地看一下,就隨便放到一邊,不予理睬了。

  蘇秦在秦國住了一年多的時間,所帶銀兩已用得一幹二淨,衣服既破又舊換不了季。他已無法再住下去了,看到秦惠王一點也沒有重用他的意思,就隻好纏了裹腿,穿了草鞋,背上書包,離開秦國,返回家裏。

  由於路途比較遠,缺吃少喝,加之心情不好,奔波了好多天才回到家中。這時他已瘦得不成樣子,皮膚被曬得黑糊糊的。回到家裏怪難為情的,都不願抬頭見家人。妻子看見他這副樣子,歎了一口氣,低下頭去織布了;嫂子看見他這副樣子,也不想馬上給他去做飯;父母見他這副樣子,也不想與他說話。蘇秦的心裏難受極了。他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地說道:“唉,妻子不認我這個丈夫,嫂子不認我這個小叔子,父母也不認我這個兒子,這全是由於自己不爭氣造成的啊!”

  於是,他又重新開始埋頭讀書。當天夜裏,他把自己幾十箱藏書找了出來,從此不分晝夜,刻苦攻讀。有時候讀著讀著就在案頭上睡著了。每次醒來,看到時間過去了很多,都十分懊悔,痛罵自己無用。可是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辦法來製止自己打瞌睡。

  有一次,他讀著讀著又開始打瞌睡了,身子一下撲在了案桌上,放在案上的一把錐子刺痛了他的手臂,使他一下子清醒過來。他看著錐子,眨了眨眼,忽然想出了一個製止自己打瞌睡的好辦法:用錐子紮自己的大腿。此後,每當困意襲來的時候,他就拿起錐子,朝自己的大腿狠紮幾下。由於紮得狠,往往是鮮血淋漓。他的家人看了,於心不忍,就規勸他說:“你不必這樣折磨自己了,隻要你痛改前非,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就這樣,蘇秦勤學苦讀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覺得比以前學得深了,能夠說服當代的君主了。

  經過這一番準備,蘇秦於公元前334年開始遊說六國,終於得到了六國君王的重用,並擔任了六國的宰相,提出了有名的六國合縱共同抵抗秦國的政策。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中,就有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16章。

  在我國曆史上,像蘇秦這樣刻苦求學的人很多。晉朝的孫敬就是其中的一位。孫敬酷愛學習,每日攻讀到深夜。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由於他把時間幾乎都用在學習上,所以很少外出。當他偶爾到集市上去的時候,有的人就在他的背後指指點點地說:“看哪,這就是‘閉戶先生’呀!”為了避免在深夜學習時產生疲倦,他想了一個辦法:把頭發結在繩子的一頭,將另一頭掛在屋梁上,每當打瞌睡時,就會因為扯痛頭發而驚醒過來。蘇秦和孫敬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不需別人督促,就知道努力勤學,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沉思錄

  認識到自己的學問嚴重不足後,蘇秦利用錐刺股的方法督促自己用功讀書。經過了這樣嚴格的學習後,學問大有進展,為後來的遊說六國合縱打下了深深的基礎。學會自覺,對每個學生來說也算是進了一大步了。

  萬事由來

  清末廢科舉、興“新學”時,有一門功課叫“國文”,教的是文言文。五四運動以後,白話文興起,小學“國文”改稱“國語”,側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話文。

  1949年6月,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國範圍使用的教材,確定中小學都應以白話文為主,中學逐漸加點文言文,作文則一律寫白話文,要求在口頭上和書麵上,使學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實際、切合日常應用的語言能力;並采納葉聖陶的建議,不再用“國文”和“國語”兩個名稱,一律稱為“語文”。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