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

  富蘭克林(1706-1790),美國物理學家、社會活動家。他是電學史上第一個正確闡述電的性質的人。他發明了避雷針,在光學、化學、熱學、植物學等方麵也有所貢獻。

  富蘭克林出生於波士頓,兄妹共10人,全靠父親開一個小雜貨店掙錢過活。他從小就迷上了讀書。從他學會閱讀後沒過多久,家中的藏書就被他讀完了。8歲時,富蘭克林進學校讀書,不到一年他就從一年級跳到三年級。由於家中的生活越來越艱難,不滿11歲時,父親就讓他離開了學校,在自家的店鋪裏當一名小工人。富蘭克林雖然失去了求學的機會,但他喜歡讀書的習慣並沒有改變。每天晚上,幹了一天活的富蘭克林便點起蠟燭看書。父親給他的一點零花錢,他全部積攢起來,買了心愛的書籍。

  看到兒子如此熱愛讀書,父親便把他送到一家印刷所當印刷工,以便使他有機會多接觸一些書籍。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富蘭克林就躲進閣樓,興趣盎然地翻閱剛裝訂好的新書。為了讀完一本好書,他常常徹夜不眠,因為第二天一早,就得把書歸還給店裏。

  印刷所附近有個書店。一個偶然的機會,富蘭克林認識了書店裏的一個店員,他想通過這位店員借書讀。

  “店員叔叔,您能借給我幾本書嗎?”富蘭克林央求道。聽說借書,店員兩手一攤,急忙解釋說:“書是老板的,老板不讓借給人。”富蘭克林從頭頂冷到腳跟。失望中,又央求說:“叔叔,您晚上借給我,我第二天一早就還給您,老板肯定不會知道,您就借給我吧!”店員見富蘭克林如此懇切,很受感動,就答應了他的要求。

  富蘭克林還經常到朋友們的家裏去借書讀。在幾年中,他博覽群書,攻文學、練寫詩、習算術、研究航海術、鑽研各種感興趣的科學問題,成長為一個知識豐富的少年。

  一天,富蘭克林突然想到給報社投稿。當時,他的哥哥詹姆斯正在辦一份《新英格蘭報》。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哥哥。誰知他哥哥聽後卻陰陽怪氣地說:“你一個小孩子家寫什麽文章呀,還是老老實實地排你的鉛字吧!”

  富蘭克林偏不服氣,他決心寫出一篇好稿子讓詹姆斯看看。

  不久,詹姆斯收到一篇從門縫裏塞進來的稿子。文章語言優美、結構縝密。真是文筆超群,才氣橫溢呀!編輯們一個個讚不絕口,有人說,這篇稿子雖然沒有署名,但它一定出於某位名人之手。還有人說,也可能是某位名人檢驗報社的水平吧,否則,他為什麽要塞進門縫呢……

  聽著這些七嘴八舌的議論,富蘭克林發出了會心的微笑。文章的作者不是別人,正是富蘭克林。

  沉思錄

  富蘭克林從小就迷上了讀書,即使在困苦的家庭環境中,也四處尋找書源,以供自己閱讀。隻要我們好讀書、擁有強烈的求知欲和豐富的生活閱曆那我們一定會在多種領域獲得不凡的成就。

  萬事由來

  太學是我國曆史上高等學府的稱謂。雖在商、周時代已有了太學的雛形,但這種以傳授知識、研究專門學問為主業的最高學府卻始於漢武帝時期。漢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漢武帝接受大儒董仲舒、公孫弘等人的建議,正式設立太學。太學要求學生具有道德,精通《易》《尚書》《孝經》《論語》等經書,質樸、謙遜、節儉、不求聞達,同時還應身體健康,不與“壞人”來往。在教學形式上,授課與自修結合,以自修為主,並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從事研究工作。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