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七歲項橐難倒孔子

  說起項橐(tuó)來,知道的人可能不太多,似乎也算不上名人,可是提起他的學生,就無人不知——七歲的項橐曾當過孔子的老師,並且,項橐提的問題難倒了孔子,而孔子卻難不倒他。

  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孔子坐著車,帶領著子由、冉有、公西華、顏回等人出外郊遊。他們看見一群孩子在路上玩耍。走近一看,孩子們在路上蹦蹦跳跳,玩得正高興,隻有一個孩子在路的正中央用瓦片、磚頭砌城牆。孔子覺得奇怪,走下車來問道:“為什麽他們又蹦又跳,隻有你在這兒安安靜靜地坐著?”

  砌城牆的孩子看了一眼麵露慈祥、銀發飄飄的孔子,說:“又蹦又跳,一點好處都沒有。”

  “何以見得?”

  “那種玩法,一不小心,衣服就會剮破,鞋子也容易踢壞,無意中會給父母增加負擔,算不得孝敬父母;況且,這樣也會因為一時的疏忽,引起兄弟們的口角,能算是好玩法嗎?既然不是好玩法,我又怎麽能去做呢?”說完,把頭一低,接著堆他的城牆。

  孔子暗想:此兒出言不凡!我再試他一試。於是又問道:“小孩兒,你沒看見車子過來了嗎?為什麽不躲開?”言語中有責備之意。

  “哼,從古到今,我隻聽說車子見了城牆繞道去走,哪有城牆躲避馬車的呢?偌大年紀,怎麽連這點道理都不懂?”

  孔子本來要走,可一聽這話,幹脆坐下來和小孩聊起天來。孔子說:“你很聰明,不如跟我們一起到遠處遊學。”

  “很抱歉!我不能奉陪。”

  “為什麽呢?”

  “父母在,不遠遊,家有父母,要供養他們;我有兄長,應聽他們的教誨;還有一個弟弟,也有教養弟弟的責任。更何況,在我身邊就有許多名師,我還沒學完他們教授的知識,怎能到遠處去遊學呢?還請老先生見諒!”

  越是看到這樣的人才,越不想錯過交談的機會。孔子想出了一個主意。

  “我的車裏有一副象棋,我和你下一盤,打一個賭怎樣?”

  “不賭,不賭!”項橐的頭撥浪鼓似的搖個沒完,“賭博有很多壞處:天子好賭,就不理朝政,國家便會衰敗;大臣好賭,就會妨礙政令暢通,皇上也就聽不到正確的建議;讀書人好賭,最重要的一點是荒廢了學業;農夫好賭,隻能貽誤農時,也會把家產輸光;當奴隸的要是好賭,耽誤了主人的事,一定會被責罰的。所以,我不好賭,也不會賭,更不願和你賭!”

  孔子連忙解釋說:“我的意思是想讓你與我一起去平息天下的紛亂,鏟除世間不平之事。”

  “天下不應該被鏟平。縱觀天下,有高山,有江湖;有高官,有奴隸……若把高山鏟平了,鳥獸們住在什麽地方?填平了湖泊,魚鱉蝦蟹又在哪裏容身?把當官的都除掉,便失去法度變得混亂不堪;解放了奴隸,那些貪吃、貪玩的王公大臣又怎麽活啊!由此看來,鏟平了天下,先生,你的仁慈也就無法施行了。”

  “既然你熟知天下之事,我問你:什麽火沒有煙?什麽水裏沒有魚?什麽樹沒有葉?什麽花沒有枝?”

  “螢火沒有煙;井水沒有魚;枯樹沒有葉;雪花沒有枝。”

  “什麽樣的人是君子?什麽樣的人是小人?什麽叫不足?什麽叫有餘?什麽樣的城裏沒有集市?什麽人有名沒有字?”

  “德賢才高才能稱君子;愚蠢無知的是小人;寒冷冬天,有的人家衣食不足;五穀豐收的季節,家家有餘;皇城裏沒有集市;我項橐有名沒有字。”

  “既然你曉天文,通人倫,那麽,何為左?何為右?何為表?何為裏?何為父?何為母?何為陰?何為陽?風從何來?雨從何至?雲從何出?霧從何起?天地相距幾萬裏?”

  “遵循自然之理,是天地的綱紀;周而複始陰陽交替是自然界的倫理。天大為父,地廣為母;太陽是陽,月亮為陰;東為左,西為右;外為表,內為裏;風從樹上顯出來,雨從天空落下來;雲從山裏飄出來,霧從地上升起來;天地相距千萬裏。”

  孔子十分高興,正要盛讚項橐的才能,項橐歪頭說話了:

  “先生,我出幾道題問問您,行嗎?”

  “請問先生,鵝、鴨為什麽能浮水?大雁為什麽能叫聲高?鬆柏為什麽冬夏常青?”

  孔子胸有成竹地回答:“鵝、鴨能浮水是因為它的腳是扁的;大雁能叫聲高是因為它的脖子長;鬆柏在冬夏常青,是因為它的心是堅實的。”

  項橐眨眨眼,問道:“不對吧!魚和鱉能遊泳,可是它們沒有扁的雙腳呀!蛤蟆叫的聲音也不小,它的脖子並不長啊!竹子冬天也是青綠的,可並不是實心的呀!”孔子搖搖頭說不出話來。

  項橐又問:“天上有多少顆星星?”

  “剛才你問地上的東西,現在怎麽又跑到天上去了?”

  “那好吧,接著問地。請問地上有多少間房子?”

  孔子答不上來了,改口道:“說說眼前的事吧?”

  “那也好。要問眼前的事,那麽你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實在答不上來,回頭對著徒弟們說:“後生可畏!今天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項橐雖然隻是一個小孩子,可是懂得很多啊!”

  從此,項橐的名字不脛而走。後人有詩稱讚項橐:

  休欺年少聰明子,

  廣有英才智過人。

  談論世間無限事,

  分明古聖現其身。

  沉思錄

  我們需要學習的不僅是項橐麵對長輩和權威的質疑責難時,不卑不亢地據理力爭;更需要學習的是項橐對周圍環境所具有的細致而敏銳的觀察力。生活是最好的課堂,知識就在我們身邊,隻有勤於觀察,善於發現,才會有所成就。

  生活一點通

  一隻小小的燈泡,能發出耀眼的亮光,真讓我們驚歎不已。電燈泡裏有一些很細的金屬絲,電流通過電線進入到這些金屬絲中,金屬絲就會產生很高的熱量,熱到一定程度,便會發亮。為了不使金屬絲燒壞,燈泡內的空氣也被抽掉,變成了真空。這種電燈泡是因為熱而發光的。日光燈管的發光原理與電燈泡不同。它是在燈管裏麵裝入一些特殊的氣體,然後給燈管的內壁塗上熒光粉,通電之後由於放電而產生光。消耗同樣的電能,日光燈卻比電燈泡亮得多。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