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愛動腦筋的牛頓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所以說,勤奮好學、刻苦鑽研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牛頓(1642-1727),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出生於林肯郡。他建立了機械運動的三個基本定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光學方麵,曾致力於色的現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在熱力學方麵,確定了冷卻定律;在數學方麵,建立了二項式定理,並和萊布尼茨一起創立了微積分學;在天文學方麵,創製了反射望遠鏡,初步考察了行星運動的規律。

  牛頓童年時善於開動腦筋,喜歡製作各種玩具,而且做得十分精巧。12歲那年,他上了中學,寄宿在一個開藥店的人家裏。他是個好動的小房客,不斷地搞一些小把戲,用斧頭、鋸子和錘子製作各種奇怪的小玩具。有一次,他製作了一架小風車,又活捉了一隻老鼠,把老鼠捆在風車輪子前麵的踏板上,並且在老鼠的前麵放上一粒玉米。這粒玉米讓老鼠看得到卻又吃不到。饑餓的老鼠為了吃上這粒玉米,就拚命往前跑,不停地踏著踏板。踏呀踏,就這樣帶動了風車的輪子。還有一次,他用木箱和玻璃瓶做了一隻水鍾。他將適量的水注入木箱,箱內滴出的水流控製著鍾上時針的轉動,每天黎明時水鍾能按時滴水到他臉上,叫他醒來,催他早讀。

  牛頓除了喜歡製作各種複雜的機械玩具和模型外,還鑽研反射鏡和透鏡,鑽研化學。他也很喜歡繪畫,常在臥室的牆壁上用木炭畫素描。在他閑靜的時候,他也喜歡寫詩。

  14歲時,他充滿理想,不停地思考學習中的各種問題。然而,他的親戚卻不讓他讀書,把他帶到田裏去幹活,要他種田謀生。此外,還要學習做生意。牛頓卻不喜歡這一套,常常偷偷地一個人躲在小樹林裏麵讀書。他的舅父發現了,隻好搖頭,無可奈何地對他說:“還是回去念你的書吧,要麽你是一個無所事事的大廢物,要麽你就是一個大天才。”

  有一次,牛頓坐在蘋果樹下思考問題,忽然一隻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這一平常而又平常的自然現象引起了牛頓的深思。他從蘋果落地想到地心引力的存在,想到這種引力可能同時存在於整個宇宙之中,想到地球與整個天體的運動,他得出結論:“宇宙定律就是質量與質量之間的相互吸引。”由蘋果落地而受到啟發,牛頓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其實蘋果落地的故事,隻能說明牛頓勤於思考罷了,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絕不是憑一時的靈感想出來的,而是他在繼承前人的科學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勇於探索的結果。

  沉思錄

  古人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非生而知之,知識要在刻苦鑽研、勤於思考中獲得。既要善於學習,更要勤於思考,這就是你製勝的法寶。

  學習金手指

  在做題時,要注意質量,也就是要做到“準確、規範、快速”六個字。準確性:就是要求我們做題時爭取“一遍對”。規範性:就是要求我們在解題時嚴格按照規定的格式進行,書寫要工整,條理要清楚,簡明易看。快速性:就是要求我們解題的效率要高。要對自己提出要求,在規定的時間裏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業,要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科競賽,通過各種途徑訓練速度使自己的作業和練習做得又快又好。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