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是秦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他在推翻暴秦的軍事鬥爭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直率、勇猛,還有超人的智慧。
這年,趙軍鎮守的巨鹿城受到秦國軍隊的大舉進攻,情況緊急,主將陳餘急急向楚國求援。
楚懷王接到報告後便任命宋義為主將,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率領軍隊救援趙軍。
大軍行至安陽,宋義下令“停止進軍,待查明情況,再行決定”,這一停就是四十六天。官兵們捉磨不透,都覺得奇怪。
項羽第一個就沉不住氣了。他找到宋義,說:“秦軍已圍困了巨鹿,情況緊急,我們應該趕緊渡過河去,裏應外合,一定能打敗秦軍。可是,不知道將軍為什麽按兵不動?”
宋義很有城府地一笑:“項將軍,你的頭腦太簡單了。現在秦趙相攻,不論誰最後打勝了,也都已經疲勞了,到那時,我們坐收漁翁之利,你看不是更好嗎?啊哈哈哈……”一陣大笑之後,又說,“況且,懷王曾說過:‘誰先攻陷秦國的都城鹹陽,誰就可以在天下稱王’,我們這樣避實就虛,那好處不是大大的嗎?”
然後,宋義又下命令:“全軍將士,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能出來。否則,殺頭!”項羽默然無聲,退出了大帳。
宋義又派自己的兒子宋襄到齊國,擔任齊國的宰相,兼管齊軍。可是,宋襄到那裏後,每天隻知道吃喝玩樂,絲毫不關心起義軍的官兵們。這時,天氣轉冷,又一連幾天下著大雨,士兵們連凍帶餓,都快吃不消了。
這天,項羽又找到宋義責問:“宋義將軍,我們都是奉了懷王的命令援救趙軍的,可是,將軍你滯留此地,按兵不動。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兒子整天花天酒地,醉生夢死,可是我們的士兵們卻忍饑挨餓,饑寒交迫,他們隻能靠吃樹皮、草根活命。我們本應該與趙國軍隊合力攻打共同的敵人——秦國,可是將軍你卻隻想著坐收漁翁之利!”他越說越有氣,手按寶劍,雙眼圓睜,“更何況,我們楚國的興亡也在此一舉。現在你不顧大局,卻隻想得私利。我懷疑,當初你是怎麽當上將軍的?”說完,一轉身,氣憤地走了。
宋義大怒:“大膽項羽,你敢教訓起我來了,反了你了。等著瞧吧!”
這天晚上項羽沒睡,前思後想:“還是應以國家大事為重啊!”看樣子,宋義還是沒有救趙之心,不如這樣……
第二天一大早,項羽就走進宋義的大帳裏,二話沒說,拔出寶劍就把他給殺了,然後手提寶劍闖出帳外,高聲喝道:“宋義和齊國串通一氣,打算謀反,以致貽誤軍機,懷王命令我殺掉叛賊!”他這樣一喊,人們都不言語了。一來項羽勇冠三軍,人們都怕他;二來人們也看不慣宋義的做法。大家一致推舉項羽為主帥。於是項羽下令:“全軍出擊!”直奔巨鹿而去。
項羽先派當陽君和蒲將軍率領兩萬人渡河救趙。可是,戰事不順。項羽大怒,便下命令:“全軍渡河!”剛過完河又下令:“燒掉戰船和帳篷,砸爛飯鍋、飯碗,每個人隻帶三天的糧食。今天這一仗,隻許勝,不許敗!”軍令如山沒有不聽的,可是,也有士兵在一塊兒嘀咕的:“沒有船隻了,敗了怎麽跑哇?”“三天要打不勝呢?我們吃什麽?”“看項將軍的意思是拚命了,橫豎是個死,幹脆,豁出去了。”……全軍上下,人人抱定了必死的決心,那可就厲害多了。
大軍趕到巨鹿城下,把秦軍的主力王離圍困起來,一時喊聲震天,塵土飛揚,撼人心魄。九次大戰,最後楚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殺死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不願投降,可是又不能取勝,於是跳進火海自殺而死。項羽率領的楚軍大獲全勝,楚軍在諸路兵馬中雄居榜首。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隻有項羽一支兵馬救援巨鹿嗎?不是,有十幾支軍隊都到了這兒了。可是,這十幾支軍隊的主帥都和宋義想得一樣,所以,誰都不先出兵,都想坐收漁翁之利。
當項羽率領楚軍衝鋒陷陣時,這些軍隊的官兵們都站在營牆上,隔岸觀火,個個幸災樂禍。可是,當他們看到楚軍官兵個個奮勇爭先,以一當十,奮勇殺敵,喊殺聲驚天動地,他們被楚軍的士氣震驚了。每個人心裏都在怦怦亂跳——嚇壞了。
打完了仗,項羽下令,請各路諸侯軍隊的主帥前來見他。這些主帥們都嚇得麵無血色,語不成聲,一進項羽軍營大門,都跪著到大帳裏,誰都不敢抬頭看項羽一眼。
項羽這一仗,打出了士氣,打出了名氣,從此,他成為名副其實的起義軍的主帥了。
沉思錄
項羽運用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術,命令士兵破釜沉舟,隻帶夠吃三天的糧食,並且把退路隔絕;全軍在絕境上,為了求生,不得不豁出去,因此,士氣大震,消滅秦軍,並為自己打出了名氣。其他那些想“坐收漁翁之利”諸侯們,看到項羽如此勇猛,莫敢不服。
笑話碰碰車
口若懸河的推銷員正在向一位少婦推銷《幼兒百科全書》,並說他的這套書可以解答孩子們提出的一切問題。
這時,恰巧少婦的小兒子秋實進來了。推銷員隨即拍著小秋實的頭,說:
“小弟弟,你隨便問我一個問題,讓我給你媽媽示範一下,看我怎麽從書上找到你想知道的問題的答案。”
小秋實:“玉皇大帝坐的是什麽牌子的轎車?”
推銷員隻好收拾起他的書,一聲不吭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