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怠惰而不想轉動的人,即使遇到最寬厚的命運,也正像那個最勤奮但是手中無旋盤的陶工那樣,是不會捏燒成器的;這時即使命運在他身上怎樣不惜濃顏麗色,怎樣彩釉鑲金,他仍不免是濫坯一塊,它夠不上一個盤子;不,它隻不過是凹凸不一、胡揣亂捏、彎彎曲曲、歪歪扭扭、邊角欹斜、沒有規格的濫坯一塊而已——雖彩釉其外,器皿之恥也!這點希望怠惰的人能夠三思。
伏爾泰(1694-1778)是法國作家、哲學家和啟蒙思想家。他的文學作品和哲學著作充滿了反封建、反宗教的精神,對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有積極影響。他的原名為弗蘭蘇阿·馬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他出身於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法律公證人。
伏爾泰自小受過良好的教育。他的父親對文學很感興趣,小小的伏爾泰受到父親嗜好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孩提時就深深地愛上了文學。
伏爾泰的記憶力極強,3歲時就能背誦拉·封登的《寓言》。一天,父親從外麵回來,小伏爾泰站在床上自言自語地講故事,還手舞足蹈。時而洋洋得意,時而板著麵孔,表情豐富多變。父親見了,既覺得好奇,又感到可愛。於是就忍住笑躲在他背後偷偷地看他表演。孩子講的故事好像是拉·封登的《寓言》上的。父親悄悄地拿來這本書,經過核對,他驚異地發現,兒子講的故事與《寓言》中的故事居然一字不差。這簡直太令人不可思議了。等兒子講完故事後,父親情不自禁地把他抱了起來,高興得把他舉過頭頂,連連稱讚道:“我的乖孩子,你太聰明了!”
伏爾泰才思敏捷,多才多藝。他12歲時便開始寫詩,16歲時,他的諷刺詩和即景詩已寫得很出色。20歲時,他隨父親出使荷蘭,任文官,其才能得到了進一步的表現。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語言和譏刺的筆調而聞名。他說:“笑,可以戰勝一切,這是最有力的武器。”當時人們說他思想之快捷和語言之熾熱,有如閃電和天火。他曾因辛辣地諷刺封建專製主義而兩度被投入巴士底獄。他的書被列為禁書,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國門。
沉思錄
正因為伏爾泰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興趣廣泛,博聞強記,才造就了成人後的伏爾泰才思敏捷,多才多藝,以及事業的成功。當然,這還受益於他的人生態度:“笑,可以戰勝一切,這是最有力的武器。”
生活一點通
物體燃燒就會產生火苗,而燃燒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溫度,而且要有充分的氧氣。
水在蒸發時,要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從而會使燃燒的東西降溫。大量的水澆在燃燒的東西上,水就使燃燒的東西和空氣隔離開來,一旦得不到空氣中的氧,火就熄滅了。
正因為水有以上特點,所以水能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