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節 像愛美女一樣愛音樂

  我的音樂細胞是天生的,這是沒辦法的事,由不得我不愛,就跟我天生喜歡美女是一樣的。

  說起我的音樂天賦,不是吹牛,我六歲即能歌舞,當年在大唐宮裏總能見到個歌舞翩翩的皇家童子,特別惹人喜愛,那就是我。

  這裏不談我的政績,隻說愛好。

  在我的帝王生涯中,音樂給我帶來過莫大歡樂。

  如果我李隆基不幹皇帝這一行的話,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在中國娛樂圈的曆史上都絕對是個腕兒,像而今往中央電視台“青歌賽”評委席上一坐,就很可能沒別人什麽事了。不論音樂、戲曲還是緋聞——我和“緋聞女皇”楊玉環的事兒,絕對比“豔照門”還“豔照門”,什麽“貴妃出浴圖”“明皇臨幸圖”之類,不知捉住多少人的眼球。有時我甚至會這樣想,是我娛樂了,還是娛樂這東西把我給娛樂了。但後世很多人卻把我劃入曆史上的“娛樂天子”一類,也罷!

  娛樂就娛樂吧,我認了!

  有些女人,天生就是要做尤物的,比如西施、貂蟬、王昭君,還有你們說的楊貴妃,放到今天,她們就像瑪麗蓮·夢露和莎朗·斯通那樣,是風靡全球的好萊塢電影海報上的女郎,穿著極少的露著大胸脯兒的紅裙,並用撩人的紅高跟鞋踢出45度角,讓裙子落到大腿根部,恰恰乍出三角褲兒,讓男人因女人的妖冶和性感鼻血狂噴——尤物,頂級的尤物。

  感謝上蒼,在唐朝我天生就是和尤物打交道的。

  放今天,我可能在好萊塢幹導演,也可能在百老匯或悉尼大劇院搞歌舞和音樂劇,或者偶爾在“央視”客串各種文娛選秀評委,可在唐朝,我的身份就是皇帝。

  一個愛好很突出、很卓絕的——皇帝。

  而今小年輕們可能不知道,過去戲班子後台,都會供著一個神龕,裏麵的神像乃一身穿黃袍的白臉漂亮男子,人稱“老郎神”的,那就是我!

  我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

  人稱“三郎”,李三郎,梨園界也就是戲曲界的同仁幹脆叫我“老郎神”。

  你看,過去娛樂行當裏是把我供奉為他們的保護神的。

  這並不是說我做國家領導人時對戲曲娛樂業特別照顧,實行了免稅政策,不是。上班的時候我幾乎不過問這方麵的事,當然,唐朝“文化產業”的發達也是有目共睹,這當然與我愛好有關,但我主要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雙休”和節假日什麽的,搞搞業餘音樂創作、戲曲表演,身體力行地和一些文藝人士“泡”在一塊玩兒,也算“娛樂”一把。

  那個叫白居易的詩作者寫“從此君王不早朝”,也隻是指我偶爾睡懶覺罷了。

  話又說回來,我業餘時間參與文藝界的表演和排練,對音樂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圈內人都知道我有一句像個戲園小老板腔的口頭禪:

  ——你們得好好練,別給三郎丟臉!

  對文藝創作的嚴格直接來自我的藝術本能,這雖不比上朝辦公,我的穿著也很“休閑”,與文藝界的人士在一起既開心又隨便。但我有時會在排練中親自擔任自己作曲節目的指揮,誰彈錯一個音節,誰唱錯一個音符,我都會不客氣地點名批評,並要對方立馬改正過來。

  有時排演歌舞戲劇,我興之所至,也會徹底放下帝王的架子,要件戲服穿在身上,化上妝,很投入地加入演員的表演。在表演中,我忘記了自己是個皇帝,在時光流轉中,我隻是個角色,是個戲子。

  我有時是才華橫溢的作曲家、嚴肅而又激情澎湃的指揮、專業樂手。

  有時又是充滿創意與想象力的歌舞導演,——有時幹脆就是一個演員!我演別人,也演自己。

  這一切不止為我的愛好,還來自天賦。愛好往往是天賦的流露,人們往往忽略這一點;然而天賦其實有時往往給人帶來悲哀,如果天賦隻給人帶來創造的快樂,那一定是個美好的世界。身為唐朝的皇帝,我同樣向往那個世界,並且試圖創造那樣的世界。

  我的音樂細胞是天生的,這是沒辦法的事,由不得我不愛,就跟我天生喜歡美女是一樣的。

  說起我的音樂天賦,不是吹牛,我六歲即能歌舞。

  當年在大唐宮裏總能見到個歌舞翩翩的皇家童子,特別惹人喜愛,那就是我。

  少年的我在府中曾自蓄散樂一部以自娛。我於樂器之道也似乎天生就精通,一上手便能演奏,最喜歡且拿手的便是琵琶、橫笛還有羯鼓,我的演奏技藝在專業人士裏也堪為高手。由於我精於此道並且特別愛好,就對唐代的音樂製度做了多次重大改革,調整了原九部樂、十部樂為坐、立部伎,設立了梨園,擴充了教坊,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音樂人才,吸收和容納外來音樂,提倡民間俗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唐樂氣派。

  我不敢自稱是音樂大師,但唐南卓《羯鼓錄》裏對我的評說倒令我有些飄飄然,那裏麵是這樣評及我的:——若製作曲詞,隨音即成,不立章度,取適短長,皆應散聲,皆中點拍。

  這於我一個業餘玩家而言,也算評價不俗嘛!

  作為一個上起班來忙得不亦樂乎日理萬機的帝王,我業餘參與創作的音樂作品也不在少數。

  這其中有器樂獨奏曲、合奏曲和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那種大型歌舞劇。那些作品基本上是在公元710年以後完成的,也就是在盛唐至中唐轉折期。我的音樂代表作有《破陣樂》《文成樂》《聖壽樂》等,改編之作有《霓裳羽衣曲》《淩波曲》《紫雲回》等。

  說來慚愧,我於音樂方麵的小小成績,還是離不開我於國家首腦的位置上,利用職務之便,行使了一點皇權,成立了一個專業的皇家歌舞團,也就是後人稱的“梨園”。

  可能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梨園是當時宮廷訓練和管理樂舞雜戲的機構,裏麵匯集了一大批優秀的音樂工作者和舞蹈家們。開始他們在宮廷裏也沒個正規排練場地,鼓樂歌唱之聲沒準兒就飄到我的辦公室來了,弄得我在批閱文件時總走神,十分影響辦公效率。

  我吩咐皇宮辦公廳的人給歌舞團好生找個地方,批些編製、批些用房給他們,好生安頓這批文藝家們。就把他們全安排到皇家梨園呆下來,這一呆就弄出了個名目,說凡幹戲曲這行的統稱為“梨園弟子”,也就把我這個嗜好音樂的皇帝拉過去,尊為祖師爺。

  而我的一點音樂建樹,都是有賴於梨園的藝人們幫助完成的。

  男演員表演我的《破陣樂》,是那麽恢宏而雄壯,令我悚然動容;女演員演出的《羽衣霓裳舞》,更是讓我為之沉醉。這其中有很多應該稱為功勳級的藝術家,像著名的音樂家李龜年、雷海青、張野狐,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念奴,女歌手永新,著名舞蹈家謝阿蠻,等等。

  李龜年才華橫溢,人也老實,我是很賞識的,若是放到現在,他可擔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的主席。念奴這個女人就更可愛了,她容貌和歌喉都是超一流的,放現在她絕對是莎萊·布萊曼了,代表了唐朝女高音的最高水平,說她是個“天皇巨星”級的演員一點也不過分,我喜歡她!

  她每次唱歌時,我甘願為她執檀板擊拍子;她唱起歌來,一雙美麗的眸子隨歌聲的流轉左顧右盼,撩人得很,十分妙不可言。

  她唱出的高音如同一隻雲雀飛出宮廷,直竄雲端,一切鍾鼓笙竽之聲都為之讓路,她的歌聲如同精靈,她的眼眸更是緊緊攫住我的心。

  一次在念奴的演唱會上,我曾笑著指著念奴的眼睛對坐在身邊的玉環說:你看哪,這個女人多麽妖麗,她的眼色足以把一個野戰連的男人放倒。

  玉環用玉手輕輕推了我一下,嬌嗔地說:她首先就能放到你。

  我?我笑道,我不是早就被你放倒了麽!

  玉環遂掩口而笑。

  年輕的永新是一位好不容易從江西挑選過來的女歌手,其歌聲聽起來潑厲、放肆,像一道強光,透著一種山裏人無遮無攔的野勁兒,在宮廷音樂裏顯得尤為特別,其歌聲一出,所有樂器都顯得多餘,她是那種“原生態”歌手,非常可貴,我對李龜年說過:此女一歌價值千金呢!李龜年也頗為認同。

  我是皇帝,也是舞蹈家謝阿蠻的骨灰級“粉絲”。

  謝阿蠻跳起我改編的《淩波曲》來,起舞回風,玉帶飛雪,宛如翩翩仙子,她的舞姿和音樂糅為一體,使我靈思飄飛,激動不已。她身材纖細,十指細長,蛇似的扭著身段,這哪是人呐,分明是個“舞妖”。

  第一次看她的舞蹈,我就情不自禁走下龍座,要來羯鼓,加入樂師的行列,為她擊鼓。

  後來我建議專門為阿蠻的舞蹈組織了一個世界上最“豪華”的樂隊,由我掌羯鼓,寧王彈箏,玉環彈琵琶,李龜年吹樂,張野孤彈箜篌,賀懷智拍板,在這樣一支樂隊的伴奏下舞蹈,阿蠻的舞是何等的讓人銷魂啊!我懷念宮廷中那些良辰美景,自旦至午,歡怡異常。阿蠻用她美妙的肢體語言理解了我的音樂,完美詮釋了《淩波曲》。

  為了對阿蠻舞蹈表演成功的祝賀,記得有一次玉環當場將自己很心愛的一隻紅粟玉臂環送給了阿蠻,我很高興看到我愛的女人對另一個我喜歡的女人的欣賞,這又是何等不俗,它必將成為大唐宮廷的佳話流傳於後世。

  我很高興,我親自關心組建的這個歌舞團人才濟濟,給我帶來創作激情的同時,也帶來了莫大的快樂。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