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當家長刻意要求孩子怎麽做時,往往難以如願以償;可是當家長不給孩子設限,隨孩子自由行動時,卻會驚奇地發現,孩子的表現正是自己期望的。其實,這就是教育孩子的奇妙之處。這就是說,教育孩子不妨欲擒故縱,正話反說,給孩子自由,這樣往往容易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一位善於使用欲擒故縱法教育孩子的母親
我一直認為,要想把孩子教育好,不僅要多學習相關的知識,還要努力總結實踐的經驗。我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就發現孩子普遍具有較強的叛逆心理,有自己的想法,正麵教育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大人要孩子往東,孩子卻想試試往西會怎樣;大人要孩子往西,孩子偏要看看向東如何。針對這種現象,我總結了一個教育方法——正話反說,欲擒故縱。
林林玩遊戲有點上癮了,有一天,他對我說:“媽媽,上學沒意思,玩遊戲才有趣,很快樂。我聽同學說,有人為了玩遊戲都休學了,他真幸運!”
聽到林林這麽說,我並沒有生氣地批評他,而是說:“哦,是嗎?你是不是也想休學在家玩遊戲呀?如果你真的那麽喜歡,媽媽可以成全你,你想不想試一試呢?不過你要想好啊,嚐試是有條件的。”
林林笑著說:“什麽條件啊?不就是讓我不睡覺,連玩兩天嗎?那樣我豈不是;累壞了,那樣根本就不行。”
我說:“哦,那是以前的做法,現在不會那樣了,我會製定一個你滿意的遊戲方式,你覺得怎麽樣?”
林林說:“真的嗎?那太好了,你快點告訴我吧!”
我說:“你既然那麽羨慕休學玩遊戲的人,有吃有喝,還能休息,我也讓你這樣做。不過你需要符合幾點要求,這幾點要求你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林林說:“真的嗎,快說啊,我很想知道是什麽要求。”
我說:“要求很簡單,就是你每天的任務就是在家裏玩遊戲,累了可以躺在床上休息,餓了可以坐在床上吃,困了就可以倒頭便睡,隻是從你決定之日起,你不許上學,不許跟小朋友玩,不許參加任何活動,你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玩遊戲上。等你到了18歲,我和爸爸就不再擔負你的生活費用和遊戲費用。我們的監護責任就到此為止,你覺得怎麽樣呢?如果你同意,我們可以簽個協議,然後到公證處做一下公證。”
林林想了一下,說:“我才不幹呢!那樣的話我長大以後就什麽都不會了,我可不想成為一個隻會玩遊戲,什麽都不會做的人。不幹不幹!”
我故作驚訝地說:“咦?兒子,你為什麽不幹呢?你不是很想玩遊戲嗎?為什麽又不同意呢?以前媽媽不給你選擇的機會,現在給了你啊!你可要好好把握哦!機會難得呢!”
林林說:“這哪是什麽機會啊,簡直就是在折磨人。我要學習,我要讀書。”
我笑了,說:“哈哈哈,看來你是一個明事理的人啊。其實媽媽很理解你對遊戲的渴望,但整天隻知道玩遊戲,不知道學習,真的是不行的。現在認真學習,將來才會有出息啊。”
林林又說:“媽媽,可不可以既學習,又玩遊戲呢?能不能兩者兼顧呢?”
我說:“媽媽最想跟你說的就是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學習是給自己的,所以你每天要先做完作業,然後才可以適當地玩遊戲,但不能超過我們規定好的時間,你願不願意呢?”
林林說:“我知道了,我願意那樣做。”
就這樣,我糾正了林林一心想玩遊戲的錯誤認識,和林林商量了玩與學的規則,彼此信任著。盡管有時候林林有時也會違規,但事後會自知理虧,便不斷改正,我知道他在自我教育中逐步成長!
有句話叫:“物極必反。”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往往會適得其反。當你要求孩子怎麽做,而孩子卻不從時,不妨試試欲擒故縱的方法,掌握好時間,適當地縱容孩子的某些心理需求。比如,孩子愛睡懶覺,妻子每天早上都要叫孩子起床,你三番五次批評孩子,也不見好轉。這時你可以對孩子說:“以後我們不再打擾你睡懶覺了,你什麽時候睡足了,什麽時候就起來!”
起初孩子聽到你這樣說,或許會有些高興,但是轉念一想,他就會明白你隻不過是說說而已,他不可能真的隨意睡到滿意為止。因為那樣的話上課就要遲到,就會挨老師的批評,在同學麵前丟麵子,給大家留下一個“懶蟲”的印象。這是孩子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當孩子明白了你的意思後,他不但不會像以往那樣認為你很煩,還會輕鬆接受你委婉的批評和建議,甚至會對你心存敬意、心存感激,因為你讓他輕輕鬆鬆認識到了睡懶覺的危害。與之相反,如果你對孩子嘮嘮叨叨,批評孩子:“你這個懶蟲,就知道睡懶覺,你不怕遲到啊?真是不成樣子!”孩子會覺得你很煩,對你的批評非常反感和抵觸,這樣他就不可能虛心接受批評,認認真真改正壞習慣。
所以,教育孩子的時候,切不可總是對孩子耳提麵命、嘮嘮叨叨。有時候,故意給孩子創造一個不利的環境或條件,讓孩子自發式的勞逸結合,讓孩子知道你在“放縱”他,反而更能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和積極性,激發孩子求知的欲望。
教子鏈接:
每個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當他的行為被父母禁止時,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嚐試欲,尤其是當父母製作出禁止的命令卻不加任何解釋的時候,孩子的好奇心會被激發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表現出“叛逆”的行為。因此,教育孩子時,不妨使用欲擒故縱的的方法,多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多給孩子嚐試自己想法的機會。讓孩子去體驗,卻認知,孩子才會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當然,欲擒故縱要掌握好“尺度”,要因孩子的行為表現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