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煙、喝酒、賭博、玩網遊、看不健康的書刊、破壞公物、打架鬥毆等不良行為,在很多青少年身上都有表現。發現孩子染上了這些不良行為時,很多家長第一時間會覺得:完了,孩子學壞了,於是慌張、憤怒、衝動等情緒充斥著整個頭腦,結果對孩子的批評教育往往變得不理智,甚至完全錯誤。幸運的是我並沒有這麽做,結果我把孩子從“陷阱中”上挽救回來。
——一位曾經成功阻止孩子學壞的父親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有許多誘惑和陷阱,孩子稍不注意就會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家長要意識到孩子變化是非常容易的,因此要經常與孩子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當發現孩子身上有不好的苗頭時,要盡快找出問題症結,及時批評教育孩子。我教育孩子的親身經驗告訴我:預防孩子學壞,最好的辦法就是早發現、早糾正。
兒子傑傑上四年級。一天我聽妻子說,傑傑近來下午放學回家都很晚,問他做什麽去了,他一般都是說在同學家做作業。妻子對此深表懷疑,這事也引起了我的重視。
有一天下班較早,路過傑傑學校門口時,正好快到學校放學的時間。我靈機一動,心想:要守株待兔,觀察一下傑傑放學都做什麽去了。於是我把車停在校門口,坐在裏麵靜靜等候。
學校放學後,我看到傑傑背著書包和三個同學快步走出了校門,於是我開車跟了過去。跟了大概200米時,我發現傑傑和同學走進了學校附近的遊戲廳。這一下,我什麽都明白了,原來傑傑竟然迷上了電子遊戲機。
坐在車裏,我思考了很長時間:到底該不該進去把傑傑揪出來呢?那樣會不會讓他顏麵無存?如果不進去抓他個正著,給他來一個措手不及,他會改掉玩遊戲的惡習嗎?思來想去,我還是決定對傑傑采取軟化手段,因此,我開車回家了。
那天的傍晚顯得格外漫長,我和妻子坐在客廳裏商量如何對傑傑展開批評教育。晚上九點傑傑終於推開了家門。我平靜地對傑傑說: “最近一段時間,你每天回家都比以往晚,你說在同學家做作業,可是爸爸今天路過你校門口時親眼見到你進入了遊戲廳,爸爸當時很想衝進去扇你幾個耳光,可是爸爸沒那麽做。”
傑傑先是一驚,緊接著麵露惶恐。接著我對傑傑說:“比起學習,或許你覺得打遊戲更有意思,但是迷戀遊戲會使你無心學習,天天想著打遊戲,還要想著如何對爸爸媽媽隱瞞,這樣上課的時候你漫不經心,放學後玩遊戲時又提心吊膽,這樣就會覺得壓力很大。”
我的話似乎說到傑傑的心坎裏了,眼睛不敢看我,卻頻頻點頭,嘴裏說:“爸爸,我知道錯了,我再也不玩遊戲了。”見傑傑知錯,我拍著他的肩膀說:“爸爸媽媽和你來一個約定怎麽樣,隻要你平時放學準時回家,按時完成作業,上課認真聽講,周末爸爸或媽媽抽一天時間陪你去玩電子遊戲,讓你玩個痛快,你覺得好不好?”傑傑沒想到父母對他那麽寬容,連連點頭表示答應。
這次教育很成功,在接下來的一周裏,傑傑真的遠離了電子遊戲。周末時,我們如約帶著傑傑去玩遊戲。我們還帶傑傑到圖書館、新華書店,讓他選擇喜歡的書,然後給他買回家。漸漸地,我們把傑傑的興趣引導到閱讀上,他對電子遊戲的興趣變淡了。
生活中,不少孩子小小年紀就迷上了電玩,結果誤了學習,影響了健康成長,甚至為了籌錢玩遊戲,孩子去偷去搶,結果誤入歧途。我家傑傑也誤入了這條道,值得慶幸的是他在這條道上還沒走多遠,就被我們拉回了健康的成長道路上。我們所使用的教育方法就是寓批評於教導中,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真誠與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意識到玩電子遊戲的危害。與此同時,我們加強了與傑傑的溝通和交流,有意識地培養他看書學習的習慣。結果我們成功了。
有些家長可不這樣對待學壞的孩子。當發現孩子不學好時,他們往往暴跳如雷,對孩子又打又罵,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幾乎是怒吼、恐嚇和威脅,讓孩子感到不寒而栗。孩子表麵上沉默不語,低頭認錯,態度誠懇,背地裏卻一如既往地學壞。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孩子在父母的批評教育聲中沒有感受到愛,沒有深刻意識到學壞的危害。而那聲聲恐嚇給孩子帶來的是不滿,那句句威脅激起的是孩子挑釁的心理。
在日常的家教過程中,不少家長存在這樣的誤區:他們常常使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講話,如“你不要……”、“不能……”、“不準……”其實,每強調一次不能幹的負麵行為時,反而會加深孩子對這件不好的事的印象和興趣。比如,父母對孩子說:“你不準玩電子遊戲,不準抽煙,不準看黃色書刊……”孩子反而覺得更好奇,結果他去嚐試了,發現蠻好玩的,於是就陷進去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平等地對待孩子,盡可能溫和地與孩子溝通,平心靜氣地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認清是非利害的關係,並相信孩子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遠離不良的事件。另外,父母還應多引導孩子從事健康的活動,比如體育鍛煉,藝術類活動如學音樂、學書法、繪畫等,還可以引導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同時多向孩子表達關愛和信任,盡可能讓孩子遠離暴力和色情,營造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
教子鏈接:
當發現孩子有不良行為時,家長不要慌張,不要氣憤,不要暴跳如雷,不要張口就罵,伸手就打。家長要做的是讓自己冷靜、克製,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與孩子平等商談“學壞事件”,請盡量用關切的語氣告訴孩子:“如果你繼續那樣做,會有怎樣的結果!”相信孩子的是非辨別能力;而不是用威脅的口氣對孩子說:“如果你再……我就……”懷疑孩子會繼續犯錯。顯然,這兩種處理方式會存在本質的差別,也會收到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