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談論某一錯誤行為時,要就事論事,不要把重點從事轉移到人。。“對事不對人”的核心策略是,通過實事求是的態度,通過分析孩子所做的某件事錯在哪裏,並提出中肯的建議或正確的意見,或幫孩子想到更好的改正辦法,這樣就能帶來孩子的感激和接納,而不是抵抗和不服。
——一位曾經批評孩子“對人不對事”的母親
“你怎麽又做錯了”、“我告訴過你多少遍,你為什麽不長點記性”……這是我以前經常在孩子犯錯時的常用語,現在想起來,我感到後悔極了。這種批評方式除了宣泄自己的憤怒之外,既無法改變孩子犯錯的事實,也難以幫助孩子改正缺點。
最為關鍵的是,這種批評方式好像是把孩子當做“出氣筒”,是針對孩子本人,而不是針對孩子做錯的事情進行的。也就是說,我對孩子的批評是對人不對事的,讓孩子誤以為你很討厭他,使孩子會使孩子覺得“我不夠好”“我很讓父母失望”。時間一長,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難以獲得“成長的能量”。
幸運的是,一位要好的同事來我家做客,在我批評完孩子後,她指出了我的錯。告訴我批評孩子要對事不對人,以及這樣做的道理。
一天,同事汪芬帶著女兒來我家做客。由於她女兒與我兒子年齡差不多,因此他們在一起很快就打成一片。兒子為了讓小客人玩得開心,特意把左鄰右舍的小夥伴叫了到家裏來,三五個孩子在一起玩,使我家變成了歡快的樂園。我和汪芬就坐在沙發上閑聊。
突然,一個孩子哇哇大哭起來,我趕忙詢問原因。原來兒子和他搶玩具小坦克時,不小心把他推到在地,而另外一個小朋友不小心踩了他的手,疼得他哇哇大哭。在得知事端是由兒子引起的之後,我生氣地斥責他:“跟你說過多少次,教你要禮讓一點,你怎麽就是不聽?”兒子麵無表情地聽著,就是不見他低頭認錯。我越說越惱,還說了一句:“真是讓人討厭的家夥,以後沒有小朋友願意跟你玩了。”
之後,兒子不太情願地認了錯,道了歉。孩子們繼續玩,我和汪芬繼續閑聊。談話中,汪芬委婉地提醒了我批評孩子的方式不妥,首先是當眾批評孩子,這是批評的大忌;其次,批評孩子的時候,不是針對孩子的行為,而是針對孩子本人。這種批評有失公正客觀,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同事汪芬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以前批評孩子時的情景:“你怎麽又做錯了”、“我告訴過你多少遍,你為什麽不長點記性”……我終於明白孩子為三番五次犯同樣的錯,原來是因為我的批評方式欠妥,導致孩子不服氣,他才會消極抵抗。
批評的重點是什麽呢?當然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而不是要全盤否定孩子整個人。在批評孩子時,不宜過分強調孩子的過失,更不能把孩子以往犯過的錯揪出來,重點應該放在正麵引導上,指出孩子的錯,告訴孩子如何改正。
在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後,父母可以用肯定性的語句激勵孩子改錯,比如:“爸爸相信你很快就改正錯誤的。”“在媽媽眼中,你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孩子。”給以積極的引導,指明出路。
身為父母,應該明白,批評的根本目的不隻是為了抑製孩子的過錯行為,更重要的是激發孩子好的行為。如果家長能夠這樣去批評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批評自己是對事不對人,那麽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為什麽“對事不對人的批評”容易被孩子接受呢?因為孩子犯錯後心裏有壓力,針對孩子本人的批評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和人格,而對事不對人的和風細雨式的批評,能夠緩解孩子內心的恐懼。具體來說,對事不對人的批評有這樣兩個個好處:
首先,對事不對人的批評,有助於孩子正確思考。孩子都有犯錯的時候,當出現問題時,父母指出孩子犯錯的行為,可以把孩子思考的焦點集中在“這件事怎麽啦?應該怎樣做呢?”這樣一來孩子才有可能明白父母的用意。簡單地說,從“對事”的角度思考,是理性的;從“對人”的角度思考,是感性的。
其次,對事不對人的批評,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體諒、關心、幫助以及鼓勵。這不僅能引導孩子以良好的心態尋找改正錯誤的辦法,培養孩子的獨立處事能力,更有助於提升家長的個人內涵和威信。因為懂得寬容孩子過錯的父母,才會更容易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歡迎。
總之,批評一定要客觀,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地告訴孩子犯了什麽錯,幫助孩子分析過錯可能造成的後果,告訴他你的感受。家長沒有必要一味斥責孩子,不妨選擇這樣的句式指出孩子的錯,如:“你這樣做,爸爸很傷心。”“媽媽對你這種行為感到很失望。”讓孩子知道,他的不良行為是不討人喜歡的,既讓孩子知錯,也不至於使孩子產生逆反情緒。
教子鏈接:
批評孩子的時候,父母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你不喜歡的隻是他的某種行為,並不是他本人。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批評的隻是我的錯誤行為,我仍然是父母所喜愛的孩子,如果我改正了錯誤,父母會更喜歡我。如果能讓孩子有這種想法,那麽你的批評就是最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