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最好用溫和的口氣與孩子平等協商。即使孩子犯錯了,父母也不應命令孩子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因為那樣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找不到平等感覺,孩子會很沮喪。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即使你在批評他的時候,他和你也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這樣孩子才會尊重你,才會尊重你的批評教育。
——一位不用命令口氣跟孩子講話的母親
看到孩子把玩具亂扔時,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不能把玩具亂丟,快點把玩具撿起來!”這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表情是不悅的。如果父母對孩子說:“玩具亂丟不是一個好習慣哦,來吧,我們一起收拾玩具吧!”你會發現孩子會笑嗬嗬地參與進來。這就是商量口氣與命令口氣所產生的教育效果的差別。
由於一直比較關注親子教育,因此當我有了孩子之後,我很少用命令的口氣批評孩子。正因為這樣,我和孩子的關係非常和諧,我感到非常幸福。
有一天,女兒麗麗放學回家晚了,看到女兒回來了,我趕忙走到她的身旁,把她的書包取下來。我告訴女兒,“媽媽在窗口看了很多次,盼著你早點回來,誰知道你不但沒早點回來,還比往日晚了半小時。”麗麗帶著歉意說:“媽媽,對不起啊,我陪同學買東西去了,所以回來晚了,你能原諒我嗎?”
我笑了笑,說:“麗麗,媽媽知道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好孩子,相信你不會惹麻煩,但是媽媽牽掛你,擔心你遇到了交通方麵的問題或是其他什麽事情。以後,如果有事不能按時回家,你最好打電話回來說一下。”
麗麗高興地親了一下我一下,說:“媽媽,我知道了。”
類似的事情經常在我與女兒之間上演,雖然多數時候是因為女兒做得不對,但我基本上能溫和地與女兒商量,使女兒能感受到我對她人格的尊重,感受到她與媽媽在地位上的平等。這樣使得每次批評教育都能在愉快的氛圍中開始,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
在我們周圍,有不少父母喜歡用成人的思維方式看待孩子,喜歡用命令的方式批評孩子。比如,有的父母喜歡擺架子,對孩子呼來喚去,說:“作業沒做完不準看電視!”“聽到沒有?叫你睡覺呢!”“今天晚上不準出去玩!”當孩子惟命是從時,父母或許會感覺不錯。可是漸漸地,父母會發現孩子不吃這一套了,他會將父母的一道又一道命令當做耳旁風。如果父母責罵孩子,孩子很可能會與之對抗。
命令會讓父母的教育行動沒有回旋的餘地。打個比方,父母命令孩子去睡覺,孩子偏偏置若罔聞,隻管自己玩自己的,而父母一時也拿孩子沒辦法。這樣次數多了,孩子就會發現不聽父母的話也沒什麽,那下次他就不聽父母的話了。
或者說,當父母發現孩子不理睬自己的命令時,強硬地斥責孩子甚至打罵孩子,孩子會就範,但是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留下了壞印象。因為孩子也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如果父母強硬命令孩子做某事,還要罵他,甚至還要打他。其結果,小孩子改過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孩子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不會那麽喜歡父母了。
如果父母懂得孩子的心理,不命令孩子怎麽做,而是對孩子說:“呀,這東西真好玩呀!可是時間不早了,乖孩子要早點去睡覺哦。要不你再玩10分鍾,再去睡覺,好嗎?”這樣既誇孩子乖,又是用征詢的口氣與孩子商量,讓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了,也許孩子還沒玩10分鍾,就自覺去睡覺了。而且這樣給父母留下了回旋的餘地,即使孩子暫時不聽話,也不至於激得父母為了維護尊嚴而大動肝火。
家庭教育專家盧勤認為,要想和孩子溝通,父母需要學會從孩子的觀點來思考,從孩子的角度來觀察,這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她說:“與其用命令的方式對孩子指東指西,不如蹲下來好好和孩子說話。”
美國精神病學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經說過:“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平等的人,給他們以無限的關愛。”無數家教事實表明,父母以居高臨下的命令姿態來批評教育孩子,不但不能讓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父母隻有轉變姿態,放棄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孩子才會感到平等,才會接納批評。
教子鏈接:
父母經常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支配來支配去,孩子處於被動服從的地位。長此以往,就容易形成退縮的性格,依賴性強,缺乏主動性。當然,也可能走上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孩子經常與父母頂撞,逆反心理增強,不利於孩子將來與人相處。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他們希望父母能夠給予自己尊重和平等。這就是說,父母若能放棄命令式的口吻,對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增強孩子的主見是有幫助的。
§§第二輯 把握批評尺度,讓批評“到此為止”
關鍵詞:就事論事 上綱上線 嘮嘮叨叨 允許辯解 搞清原委
批評孩子應把握“尺度”,盡量做到適可而止,宜就事論事,忌上綱上線、嘮嘮叨叨,同時要給孩子辯解的機會,這樣便於搞清事情原委,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