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2章 曆史教科書中的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的爆發已整整六十年了!盡管硝煙散盡,可是這個半島上的一舉一動,依然牽動著整個世界。

  隨著時間的流逝,對六十年前的這場戰爭的來龍去脈,人們已愈來愈清晰了。有趣的是,站在不同的立場,往往會對曆史有不同的記載和解釋。這裏將中、美、朝、韓、俄幾國的曆史教科書中有關朝鮮戰爭的敘述摘錄如下。說法不一,但曆史真相隻有一個,我們相信,終究會被人們認同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兩國軍隊進入原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接受日軍投降。雙方以北緯三十八度線作為受降分界線,形成了南北兩個占領區。在美國扶植下,一九四八年五月,朝鮮南部成立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九月,在蘇聯支持下,朝鮮北部成立以金日成為國家元首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半島出現了兩個對立政權。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美國把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視為自己稱霸全球的最大障礙。在美國看來,朝鮮半島的衝突不僅僅威脅到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利益,更是“蘇聯發動全球性戰爭的第一階段”。對朝鮮進行武裝幹涉,既可以維護和擴大美國在東亞的利益,也可以借機向全球進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權政策,加緊對社會主義陣營的包圍和封鎖。

  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鮮內戰爆發。朝鮮人民軍迅速攻占漢城,並向南推進,韓國軍隊節節敗退。這引起了美國的強烈反應。美國利用蘇聯代表拒絕出席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朝鮮問題之機,操縱安理會通過了指責朝鮮是“侵略者”的決議,並宣布武裝援助韓國,並悍然出動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幹涉中國內政。七月,聯合國安理會又決定組成“聯合國軍”幹涉朝鮮戰爭,美國的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朝鮮戰爭從內戰擴大為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

  同年八月,朝鮮人民軍已占領了南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區和人口,把‘聯合國軍”和韓國軍隊壓縮在東南海岸一帶。為挽回敗局,在麥克阿瑟策劃下,美國調集在東亞的全部機動兵力五萬人,在五百架飛機和三百多艘軍艦的配合下。於九月十五日突然在半島中部的仁川登陸,並切斷朝鮮人民軍南進部隊的後路。朝鮮戰場上的對比發生了改變。九月二十八日,美軍占領漢城:十月,又越過“三八線”占領平壤。美軍很快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的鴨綠江畔,並轟炸中國東北地區,嚴重威脅到中國的安全。

  一九五〇年十月,金日成向毛澤東主席發出緊急求援電報,請求中國出兵援助。為維護國家安全,援助社會主義國家抵抗外來侵略和幹涉,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主要領導人進行了慎重考慮。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誌願軍。十月十九日,在司令員彭德懷的指揮下,誌願軍兵分三路跨過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作戰。

  一九五一年七月,在蘇聯建議下,交戰各方開始進行朝鮮戰爭停戰談判。從此,朝鮮戰爭進入邊談邊打、打打停停的新階段。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占有數量上的優勢,士氣高漲:美軍在技術裝備上擁有明顯優勢,掌握著製空權和製海權,地麵部隊的火力和機動能力很強。但美軍士氣低落,無力展開大規模反擊戰。

  經過戰場上和談判桌上的反複較量,一九五三年七月,朝鮮停戰協定最後簽字。協定規定,雙方在朝鮮停止一切敵對活動,以北緯三十八度附近的雙方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並在協定生效後六十天內遣返戰俘。美國教科書名:《世界曆史》(第五版)出版社:(美)湯姆森·沃茲沃思公司美國的公立中小學不采用統一編寫的曆史教科書。本文所參考的高中曆史教科書是現今美國最流行的高中曆史教科書之一。

  ——編者

  美國公立高中一般在一年級教授《世界曆史》。關於朝鮮戰爭的章節在本書中被歸入“冷戰在亞洲”目錄。書中談及朝鮮半島雙方時使用的是“北朝鮮”(NorthKorea)和南朝鮮(South Korea),為讀者方便,本文翻譯為朝鮮和韓國。全文如下:

  朝鮮戰爭幫助冷戰擴散到東亞。在一八九四年——一八九五年的日清戰爭後,朝鮮這個中國的附庸國逐漸落到了日本和俄羅斯的掌控之下。一九〇五年日本打敗俄羅斯後,朝鮮被歸並進入日本帝國,並延續到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國宣布的目標之一,就是讓朝鮮擺脫日本的控製。在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前夕,蘇聯和美國同意按照三十八度緯線將這個國家分成兩個不同占領區。他們最初想在朝鮮半島恢複和平後舉行全國大選,但隨著美蘇關係惡化,朝鮮半島出現了兩個各自獨立的政府,一個是北方的共產黨政府,一個是南方的反共產黨的政府。

  兩個政府沿著分界線的對立非常緊張。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鮮軍隊入侵南方,他們的行動顯然得到了斯大林的允許。杜魯門政府立刻命令美國海軍和空軍支援韓國,聯合國安理會還通過決議要求會員國聯合抵製侵略(由於聯合國拒絕將中國席位給予北京的新政府,蘇聯為示抗議沒有出席這次會議)。到九月份的時候,在美國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率領下,聯合國部隊越過三八線向北挺進,目的是統一朝鮮半島,成立一個單一的非共產黨的政府。

  杜魯門總統擔心,聯合國部隊逼近中國邊境鴨綠江會挑起中國的幹預。但麥克阿瑟向他保證,中國不會做出反應。然而到十一月份,中國的誌願軍部隊站在朝鮮這方開始武力幹預,並擊潰了聯合國部隊,將其驅趕回南方。盡管戰爭還在持續,在最初的三十八度分界線附近最終形成了一個靜態的防衛線。

  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中國幹預朝鮮戰爭是想在亞洲推行共產主義的明顯證據,最新資料也顯示,毛澤東當時認為亞洲正在興起一股革命。但事實上,中國參戰的原因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擔心敵對的美國在其前沿駐軍,並可能越過邊境發動攻擊。麥克阿瑟當時還公開鼓吹轟炸中國東北地區、為攻擊共產黨中國做準備,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的擔憂。

  不管怎樣,朝鮮戰爭的爆發對中國來說尤其不幸。在朝鮮入侵韓國後,杜魯門總統立即下令美軍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以防止中國(大陸)進攻台灣。更為不幸的是,戰爭強化了西方對新中國政府的立場,導致中國有二十年的時間被主要資本主義大國孤立。美國繼續支持台灣的國民黨政權作為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並支持其占據聯合國的席位。結果,中國無法獲得各種形式的經濟和技術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賴於蘇聯。中蘇兩國在一九五。年簽署了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分裂為兩個占領區:蘇聯和美國占領區。根據國際條約,在外國軍隊撤出後應舉行全國大選。但是,在共產黨和親美力量在全世界對抗的情況下,這些條約並未履行。在撤軍前,蘇聯在北方扶植了自己的金日成獨裁政權,而美國在南方扶植了自己的李承晚政權。一九四八年,朝鮮分裂為兩個國家: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南方的大韓民國。兩個政權都鎮壓反對派,並開始準備武力奪取整個半島。一九五〇年六月,北朝鮮軍隊侵入南方,並正式宣布他們是為了反擊李承晚軍隊的攻擊。共產黨分子占領了南朝鮮首都漢城,並渴望繼續前進。八月,南朝鮮軍隊手裏隻剩下半島南部麵積不大的釜山基地。

  聯合國的多數成員國視北朝鮮的進攻為侵略。聯合國安理會決定運用武力對付侵略者。蘇聯沒有對這一決定投反對票,蘇聯代表因對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抗議而缺席該會議。一九五〇年九月,主要由美國人組成的聯合國軍在北朝鮮軍隊的大後方仁川登陸。共產黨分子隻得慌忙撤退。他們不僅丟失了漢城,也喪失自己的首都平壤。

  一九五〇年十月,美軍先頭部隊抵近朝鮮北部邊境。美軍幾乎控製了全國。斯大林和毛澤東不能接受共產黨勢力失敗的結果。中國宣布派遣誌願軍入朝。實際上,進入該國的是上百萬的中國軍隊,他們將美國人趕回到三八分界線,戰爭由此爆發。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三年,漢城和平壤之間進行血腥的陣地戰。任何一方都無法突破前線。數十萬人死亡。美國空軍殘忍地轟炸北朝鮮,甚至中國。為反擊這種攻擊,蘇聯飛行員秘密參戰。一九五三年七月,簽署停戰協議。(此書由俄羅斯教育和科學部推薦供全日製學校九年級使用(相當於中國的高中一年級))

  韓國中學曆史教科書《國史》中,在《大韓民國的建立》這一章裏,用一個小節(共3頁)介紹了朝鮮戰爭的原因和影響,朝鮮戰爭在韓國被稱為“六二五戰爭”,原文如下:

  蘇聯軍進駐朝鮮之後,金日成等朝鮮共產主義者們受到蘇聯支持開始掌握實權,並開始建立專製體製的基礎。與此同時,他們開始肅清民族主義者,並對民族主義理念進行鎮壓,很快完成了對朝鮮的共產化。

  一九四六年二月,金日成成為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委員長,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通過頒布土地改革法令、重要產業國有化法令等,強化了共產主義體製的基礎,並在一九四八年九月建立了朝鮮共產政權。

  朝鮮共產政權與蘇聯秘密簽訂軍事協定,增強軍事實力,為入侵大韓民國做準備。但當時韓國由於各地發生騷亂和罷工等,社會還沒有完全恢複穩定,而且政黨和社會團體也是各行其事,政界同樣一片混亂。

  朝鮮一方麵加快為南侵做準備,另一方麵在表麵上希望與韓國和平相處,以掩藏其南侵的意圖。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淩晨,朝鮮越過三八線,開始南侵。

  韓國軍隊不顧武器落後,為決心守護自由,勇敢地與朝鮮共產軍進行了戰鬥。但是由於兵力和裝備的不足,韓國軍隊麵對大規模的共產軍入侵。不得不采取了臨時後退。韓國政府為躲避共產軍的侵略,經過大田、大邱一直撤退到釜山,並將釜山作為臨時首都。

  隨著朝鮮共產軍的入侵,聯合國安理會也緊急召開會議,將朝鮮確定為侵略者,並要求其撤出,與此同時,聯合國還達成了向韓國派兵的決議。

  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以仁川登陸為契機,開始了反擊。並在一九五〇年九月二十八日收複首爾(漢城),為借此機會實現統一的夙願,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在擊退朝鮮共產軍之後,開始向朝鮮境內進軍。

  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一起進軍到鴨綠江畔,眼看統一就在眼前,但由於中國軍隊的介入,不得不進行撤退。

  中國動員了大量軍隊,實行人海戰術(漢城),將戰線向南大幅推進,並一度占領首爾。經過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的奮力鬥爭,首爾(漢城)得以再次失而複得,此後戰線就在三八線周圍呈膠著狀態。在戰爭處於攻防狀態的同時,停戰會談開始召開,並最終達成了停戰協議。

  朝鮮挑起的“六二五”戰爭是對自由與和平的挑戰,也是同族相殘的悲劇,無數人民在此次戰爭中失去了生命和財產。此次戰爭中,韓國共有多達一百五十萬人的死傷者,並產生了無數戰爭孤兒和離散家屬。

  經過此次戰爭,韓國土地荒廢,工廠、發電站、建築、橋梁、鐵道等經濟設施徹底遭到了破壞。不僅人員和物質的損失十分巨大,人們精神上的傷害也同樣巨大。韓朝之間因為此次戰爭產生了嚴重的敵對情緒,其結果就是,和平統一無法實現,雙方長期處於對峙狀態,民族悲劇持續至今。

  一九五〇年一月,美國陸軍部部長羅亞爾進入南朝鮮指揮傀儡軍隊的北伐計劃。一九五〇年二月,麥克阿瑟把逆賊李承晚和傀儡軍隊的總參謀長叫到美軍遠東軍司令部,對進攻朝鮮做出了具體的指示。一九五〇年六月九日、十一日和十三日,美帝國主義分別頒布《特別稽查警備令》、《非常警備令》和《預備非常警備令》,在三十八度沿線和南朝鮮全域製造了戒備森嚴的戰爭氛圍。一九五〇年六月十八日,杜勒斯作為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特使進入南朝鮮,帶領著美國軍事顧問團和南朝鮮傀儡軍隊的高級官員視察了三十八度線一帶。並在三十八度線的防禦工事中最終批準了北伐的作戰計劃。第二天,杜勒斯向李承晚傀儡集團發出進攻指示,決定六月二十五日開始進攻北部。

  由此可見,美帝國主義為進攻北方進行了縝密的計劃和充分的準備,終於在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掀起了反對北方的侵略戰爭。

  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美帝國主義把南朝鮮傀儡政權投入戰爭之後,六月二十六日全線出動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六月二十七日按照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命令,開始全麵出動美國海軍和空軍部隊。

  此後,在我人民軍隊的猛烈反攻下,極度慌張的美帝國主義於六月三十日開始出動了美國陸軍部隊。

  他們調動了本國陸軍部隊的三分之一、空軍部隊的五分之一和太平洋艦隊的大部分兵力前往朝鮮全線戰場。

  依據美帝國主義官方發布的資料,整個朝鮮戰爭期間參加戰鬥的美帝國主義侵略軍總人數超過了四百萬。

  一九五〇年七月七日,美帝國主義操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以應對所謂的北方的“侵略”為理由,結成了聯合國軍隊。

  此後,與美帝國主義侵略軍一起,追隨美國的十五個國家(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埃塞俄比亞、法國、哥倫比亞、盧森堡、新西蘭、荷蘭、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南非、希臘、比利時)的雇傭兵被卷入侵略朝鮮的戰爭。

  據一九五〇年七月二十七日英國路透通訊社報道,二萬五千名的日本侵略軍的武裝力量參加了朝鮮戰爭。

  戰爭初期,美帝國主義運用了以B-29為主的各種飛機一千五百多架,而在戰爭的最後階段,投入了約一萬多架。還使用了細菌、化學武器等大量殺傷性武器。

  朝鮮戰爭期間美國的軍費開支約為二百多億美元。軍需物資大約消耗了七幹三百萬噸以上,是太平洋戰爭時期的十一倍。

  一九五〇年九月,仁川登陸作戰時,美帝國主義傾巢出動了在太平洋地區的陸海空部隊,地中海艦隊和追隨美國的十五個國家的軍隊也都被拖入了大規模的作戰計劃。

  我們的人民軍勇士們僅靠四門大炮和一個中隊的力量對抗了五萬多的兵力和三百艘軍艦以及一千架飛機。苦守月尾島三天,保證了人民軍隊戰略性撤退,保存了力量。

  當時,擔任聯合國軍隊司令官的克拉克在一九五二年八月叫囂著要讓共和國北半部的七十八個城市“從地球上消失”,命令軍隊進行無差別轟炸和炮擊。僅在平壤市就投下了四十二萬七幹多枚炸彈和凝固汽油彈。

  美帝國主義在前線戰場上未能得逞的侵略野心,試圖通過談判來實現,於是展開了寡廉鮮恥的軍事外交策略。

  一九五一年六月向我方提出停戰談判的請求,企圖通過談判來達成他們狼子野心般的侵略目的,實現所謂的“榮耀之戰”。談判一破裂,美帝國主義立即用原子彈進行威脅,並發動最後的、大規模的瘋狂進攻。

  他們宣揚“行動重於交涉”,一方麵發動新的攻勢,一方麵利用間諜集團,陰謀分裂和顛覆我黨和政府。然而,美帝國主義和南朝鮮傀儡政權的所有惡毒的居心和計劃均被我們毫不手軟地粉碎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