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士升的子女們幾年來一直在設法尋找陶家子女,二。八年十月終於搜尋到筆者的網站,在留言板上留下了聯絡電郵。經過整整一年的通信聯係,我和德順決定去新加坡與連家會麵。我們於二。九年十一月,今年一月兩度飛往新加坡,與連夫人羅梅女士,及僑思、亮思、仁思、藩思、文思、蕭思諸兄妹會晤。
我們每次聚會話語不斷,親如家人。連家兄妹最感興趣的話題當然是父輩們當年的關係,以及兩家互動的細節,我就記憶所及和所知道的,不厭其詳地為他們講述,一些記憶比較模糊的地帶或失落的環節,在相互回憶激蕩之下,得以重新填補銜接。文思曾感慨地說:“真沒想到在世界的另外一角,還有人比我們知道更多父親早年的事!”
今年一月再飛新加坡專程參加一月三十日連夫人八八‘米壽”的壽宴,連家至親好友二百多人同聚一堂,場麵備極溫馨歡樂。連、陶兩家上一代的情誼,於七十多年後由兩家第二代在南洋重譜新章,這是多麽令人興奮和萬分珍惜的機緣與盛事。
2010年6月於舊金山
(本文作者陶恒生,係陶希聖之子,湖北黃岡人,生於上海,畢業於台灣大學機械係,係國際知名水泥工程專家,晚年從事近代史人物研究,著作頗豐,曾獲已故史學家唐德剛先生的好評。其主要著作有:《椰風蕉雨話南洋》、《海隅文集》、《高陶事件始末》(唐德剛序)、《高宗武回憶錄》(譯著)等——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