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梁漱溟的養生之道

  ◎ 汪東林

  《一九四九年後的梁漱溟》(汪東林著,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一書,記錄了梁漱溟在他生命最後四十年的經曆。這位性格倔強,學識過人的思想家,雖曆經坎坷,但仍活到了九十五歲,他是如何獲得長壽的,此書作了介紹——

  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梁漱溟先生在北京與世長辭。在他心髒發生停跳現象,醫生著手緊急搶救時,他仍然頭腦清晰,十分清楚地說:“我需要安靜,需要休息。”據梁先生的長子梁培寬介紹,梁老在病重時,曾不止一次地對領導說過:“人壽有限,我已長壽,能活到今天很不錯了。但自覺壽數亦到此為止,因此不要讓國家花費太多的人力財力,勉強維持我的生命。”梁漱溟先生就是這樣在安靜的心境中走完了將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曆程,安詳地辭別人世間的。

  梁漱溟先生以九十五歲高齡而終,而且一生道路坎坷,著作等身,尤其在九十歲以後,仍然能生活自理,天天鍛煉,用腦不息,甚至重登講壇,著述不輟。梁漱溟老人能這樣健康長壽,是不是自幼就底子厚,身子骨很棒呢?回答是否定的。梁先生小時候身體虛弱,好靜不好動,經常生病,智力也差,老一輩曾以為他會夭折。梁先生出示一張八十多年前的照片,風趣地說:“前排正中坐者是我,實際年齡至少十歲,看上去卻隻有六七歲的模樣。”梁先生回憶說,那時他已在新式的學堂讀小學,也有各種體育活動,但因為身體差,膽子小,絕少參加。同班同學打籃球,他站在一旁看,就是沒有勇氣進球場。等別人打完了,他才一個人進場子抱著球拍幾下,同學們卻在場外叫喚他的綽號:“小老頭,當心球炸了!”

  梁漱溟老人的身體,是在過了青少年時期,特別是從中年往後,越來越好的。

  一九八六年,有關團體評選梁漱溟為健康老人。對九十歲以上的老人,主要標準是:生活上能自理,能單獨行走;智能上閱讀,能交談。梁漱溟先生超過了標準。他能讀,還能寫;他交談自如,還能登台講課。這一年,他九十四歲。

  談到老年人的養生之道。我說:“梁先生如此高齡,還能有這樣健康的身體,不少人都打聽您的養生之道,可否作一些簡單介紹?”

  “所言差矣!”梁漱溟先生接過我的話頭說:“我如今的身體,已大不如前了。九十歲之前,我堅持打太極拳,經常偕友或單獨去公園休息,現在則大半在室內活動,每外出須偕同兒孫輩,獨自都不敢出門了。當然,要說養生,我的經驗可總結為:在生活上少吃多動,持之以恒;在精神上氣貴平和,情貴淡泊。”

  梁漱溟老人因崇佛學而素食,不沾煙、酒,自十九歲時始,至今已堅持近八十年;後來又因未曾真的出家,素食之外還加食牛奶、雞蛋。但一切肉食葷腥仍一口不沾。再可口的飲食,也適可而止,吃七八成飽。多少年如一日這麽做來,談何容易!

  說到多動,即身體鍛煉,梁先生天天早睡早起,定時運動,並持之以恒。他的主要運動方式是打拳和走路,每天早起和白天開會、寫作、讀書的間隙,都要運動多次。八十五歲以前,他經常出戶鍛煉,以後因年邁逐步減少出戶運動。九十歲以後,則主要在室內活動了。如今,他每天清晨五點醒來,先在床上做操:伸腰、蹬腿、轉動頸脖,然後吸氣、呼氣、屏氣,五十分鍾後下床活動,每天在讀書、寫作的間隙,依然在室內散散步或打打拳。

  去公園休息是梁先生多年的喜好和習慣。他與北京各公園結緣已有七十年之久。解放後幾十年,梁先生經常一個人去公園,或漫步,或打拳。若遇多年不見的摯友,也常結伴而遊。隻是進入望百高齡之後,力不從心,外出須有家人陪同,才不得不斷了這一愛好。梁先生不無遺憾地說:“人總是要老的,誌趣可以不變,但體現這種誌趣的途徑和方法,卻不得不加以變更。”

  至於人在精神上的“氣貴平和”與“情貴淡泊”,意指遇事多思而有主見,受屈而不動氣。這當然直接與多年修煉的品性、涵養相關,更非一天一日之功。梁漱溟老人從上世紀末進中西小學堂,開始明理世事,由自學而精通佛學、儒學,在各個不同的曆史階段,經曆了種種磨煉。且不論其政治上的功過和事業的成敗,單說他品格上的修身養性,卻不能不為友人們稱道。梁漱溟老人曾寫過兩句贈友和自箴的話:“無我為大,有本不窮。”同時還寫了一幅座右銘,曰:“情貴淡,氣貴和。唯淡唯和,乃得其養;苟得其養,無物不長。”梁先生說:“一個人遇事動不動就氣盛、發怒,勢必肝火攻心;如氣盛不得平和不外露,則又積氣於內腑,兩者都傷肝勞神,有損健康,所以說,氣平情淡自長自消,算得上是人生身心鍛煉的一項功夫。”

  最後一條是作為腦力勞動者的他,越進入老年越要堅持多讀、多想、多寫的習慣。梁先生說:“活到老,學到老”,還應該加上“思考到老”。這話不僅對一個人思想上、事業上的前進十分重要,就是對保持身體健康,也很有意義。

  熟知梁漱溟老人平時為人處世的人都知道,梁先生是言行一致地貫徹自己的主張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