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條大河》是如何誕生的

  ◎ 周長行

  喬羽稱得上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歌詞作家之一。在上世紀下半葉,他為《讓我們蕩起雙槳》、《我的祖國》、《難忘今宵》等歌曲寫的歌詞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無不是聽著、唱著這些歌長大的。

  《不醉不說——喬羽的大河之戀》(團結出版社出版)一書介紹了喬羽的經曆以及許多歌詞創作的經過,現將喬羽是如何創造《我的祖國》歌詞的過程摘介如下——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

  《一條大河》(正式歌名稱《我的祖國》),這首歌的歌詞不足兩百字,自它誕生到現在,曆經五十多年而不衰。

  喬羽筆下的“一條大河”是指的哪條大河?麵對《上甘嶺》影片中那般慘烈的戰爭場麵,喬羽何以抒情得那樣不著“邊際”……

  《一條大河》誕生於一九五六年夏天,這年喬羽二十九歲。將進而立之年的喬羽,是在“迫不得已”的背景下,走上“產床”的。

  這年稻花飄香的季節,喬羽遵命赴贛東南、閩西一帶原中央蘇區體驗生活,搜集素材,目的是寫一部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區少年兒童生活為題材的電影文學劇本,即後來家喻戶曉的《紅孩子》。當他正在邊梳理采訪素材邊發展采訪線索時,長春電影製片廠沙蒙導演的電報卻接二連三地“撩撥”著喬羽,約他為正在拍攝的影片《上甘嶺》創作歌詞,並希望喬羽能回長影去寫。光用電報相約,恐怕不行,沙蒙又把劇本寄給喬羽。讀罷劇本,喬羽陷入兩難境地。

  當喬羽完成采訪回到南昌,坐下來要寫《紅孩子》的時候,又收到沙蒙近乎“綁架”之勢的電報。電文長達數頁,連啟程的路線都安排妥當:讓喬羽先到上海,由上影廠廠長袁文殊安排車次,盡快趕到長春,電文最後一連用了三個“切”字,三個驚歎號。接到電報的那個晚上,喬羽正在看福建梨園戲《陳三五娘》,電報送到劇場,心亂如麻的喬羽,再也無心看戲,當機立斷離開劇場,請當地同誌設法買到火車票,當夜登車趕往上海。

  車到上海,是早晨八點鍾。袁文殊廠長已經為喬羽買好了直驅長春的火車票,下了火車上火車。

  列車直達長春。下車之前,他還細心地看了一會列車裏程表,從南昌到長春,正好是八千裏路雲和月。

  下車伊始,沙蒙便把情況和盤擺給了喬羽。《上甘嶺》影片的確已經拍完,樣片也已經剪出來了。隻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幾分鍾戲,等歌出來後補拍。攝製組停機坐等,即使什麽也不幹,每天也要耗費兩千塊錢(兩千塊錢在當時不是太小的數字)。沙蒙擺出這一切的意思,是在催喬羽快寫,喬羽也不敢怠慢,忙向沙蒙:“你認為這首歌應該寫成什麽樣子呢?”沙蒙說:“你想怎麽寫就怎麽寫,我隻希望將來這部片子沒有人看了,這首歌還有人唱。”

  沙蒙甩下那句話,就急匆匆地忙別的事情去了。喬羽也沒機會再說別的,吃住都安排好了,什麽也不要說了,隻有快寫為是。然而喬羽萬萬沒有想到,在他急切想寫好這首歌詞的時候,卻出現了臨紙躊躇,四顧茫然的狀態。

  喬羽在江西已經看過《上甘嶺》的本子,他現在找人要來樣片,躲在長影小白樓裏,翻來覆去看了整整一天。《上甘嶺》的樣片,讓喬羽重新投入戰爭,也沉浸在忐忑不安的思索裏……

  在寫歌詞的這段時間裏,長春下過一場大雨。寫不下去,喬羽總是在一個籃球場上轉來轉去。這天,天氣晴轉多雲,漸至陰雲漫漫,突然幾個雨點打在了他的臉上,使他有一種靈魂得到了滋潤的感覺,半個多月的苦心掙紮、日思夜慮,都在這幾個雨點裏有了些許滋潤。“水”,始終是喬羽創作時靈感閃現的“源頭”。此時,一股清爽之風吹來,喬羽的心頭宛如清澈小溪漫過。

  最先“蹦出”來的句子,是“一條大河波浪寬”,喬羽作詞的最大特點,就是有了第一句,就等於有了全篇。這是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這一聲“啼哭”就意味著一個完整生命的“下凡”。半個多月的煎熬、期待,終於有了結果,肯定、否定,否定、肯定,劃拉來,劃拉去,《我的祖國》的歌詞終於誕生了。

  作品誕生的時辰是深夜。第二天早晨,沙蒙又到喬羽房間來的時候,喬羽把稿子膽怯地交給了他。沙蒙把稿子鋪在桌子上,站在那裏看了足足半個小時,不足二百個字的歌詞,沙蒙這樣的大藝術家,居然反複看了半個小時!沙蒙看稿子時,兩人誰也沒說一句話。最後,沙蒙把稿子拿在手中,上下掂了一掂,隻說了一個字:“行!”接著,他拿著稿子,笑吟吟地走了。這一天,喬羽一絲如釋重負的感覺都沒有,總感到不知還有什麽事情要發生。

  第二天,沙蒙果然又拿著稿子來到喬羽的屋裏。他說:“你的這一條大河是指的長江吧?”喬羽回答:“是。”沙蒙說:“好極了,我沒猜錯。那麽既然是長江,為什麽不用萬裏長江波浪寬或者長江萬裏波浪寬,那樣不是更有氣勢嗎?”

  喬羽說出了這樣一個理由:長江的確是中國最大的一條江,用“一條大河”就不同了,無論你出生在何時何地,家門口幾乎都會有一條河,即使是一條很小的河流,在幼小者的心目中也是一條大河,而且這條河上的一切都與你息息相關,無論將來你到了哪裏,想起它來一切都如在眼前。因此,我感覺還是用“一條大河”為好。聽罷喬羽的陳述,沙蒙不無激動,與其說他被喬羽的才思所折服,不如說他勾起了對自己家鄉門口的一條大河的懷想,沉吟片刻,他深沉地歎了一口氣說:“就一條大河!”拿起稿子,起身告辭了。

  沙蒙拿著歌詞找到了作曲家劉熾。劉熾本是有名的作曲快手,這一回,他竟然比喬羽“憋”了更長的時間。一天又一天,他在住地踱著步,譜了唱,唱了譜,折騰來,折騰去,近二十天後,他終於以優美的旋律為這首歌配上了飛翔的翅膀。緊接著,長影請了當時的一批國內擅唱民歌的歌唱家試唱,結果都不太滿意。喬羽忽然想到並提出:“怎麽不請郭蘭英來?”郭來了,一試,在場的人都拍手叫好!錄音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進行的。郭蘭英的演唱,使參加錄音的工作人員的眼裏噙滿了淚花。那時,人們基本上沒有版權意識。第二天,電台便向全國播放了這支歌。迅即,神州萬裏都回蕩起“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旋律。於是,一個曆史事實形成了:最先唱響《一條大河》的是郭蘭英,最先播出這首歌的是電台。沙蒙的電報請來了喬羽,喬羽的一句話請來了郭蘭英。沙蒙的電報讓喬羽度過了非凡的半個月,而喬羽的一句話,卻讓郭蘭英唱了幾十年的《一條大河》。 ■

  “80後”文學的命名

  不必諱言,美國《時代》周刊對“80後”的命名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後“80後”不但成為圈內圈外的焦點,而且成為一個正式取代其他稱呼被廣泛使用的命名。

  二○○四年二月二日,北京少女作家春樹的照片上了《時代》周刊亞洲版的封麵,成了第一個登陸該雜誌封麵的中國作家。同期雜誌還把春樹與另一位八十年代出生的寫手韓寒稱做中國“80後”的代表。這一明確命名與定位,引起人們對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文學寫手(簡稱“80後”)以及他們的寫作行為與作品的關注,這一關注迅速地從網絡、從圈子上升至讀書界、文學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