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非子
溫家寶總理答記者問或者談話時,常引用古今詩文,媒體通常都會以最快的速度查找這些詩文的出處,並加以解釋、解讀。二○○七年三月十六日,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會後,溫總理答記者問,照例給了媒體這樣的機會,於是很快就有了這樣的報道《溫總理記者會語錄》——
……
談反腐:“讓每個幹部和領導者懂得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詩詞解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原文見《荀子·哀公》篇,後來被唐代魏征用來“納諫”,唐太宗李世民常用告誡後人,久之成了李世民的“名言”。這句話的含義很直白,就是把一個政權看作“舟”,而百姓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意思,大致等同於“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
此類解讀,於受眾的助益自不必說。但回過頭來看,媒體在這方麵的作為卻有“厚古薄今”的傾向。如二○○六年十一月十三日,溫總理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談話,列舉了毛澤東談魏晉南北朝等“一些重要的引證”(見溫家寶《同文學藝術家談心》),媒體卻鮮有解釋、解讀。
溫家寶《同文學藝術家談心》一文,曾提到毛澤東晚年的一段談話——
1975年6月18日,毛主席在談到魏晉南北朝時有一段很深刻的話,他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大動亂、大分裂,這不好,但當時的另一個方麵是,南方的廣大沃土,全麵地得到了開發,生產技術普遍提高了。這是經濟上的發展。許多少數民族,紛紛入主中原後,戰亂頻仍,南北對峙,這不好,但民族大融合,大家庭在新組合中穩定了,文化也交流了,豐富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果漢代隻有僵化的經學,思想界死氣沉沉。武帝以後,漢代有幾個大軍事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到東漢末年,儒家獨尊的統治局麵被打破了,建安、三國,出了多少軍事家、政治家啊!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魏晉南北朝時代是個思想解放的時代,道家、佛家各家的思想和文化藝術都得到了發展。正因為思想解放,才出了那麽多傑出的思想家和作家。
這段文字出自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蘆荻的回憶,原刊於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中央檔案館共同主辦《黨的文獻》二○○六年第四期,題為《毛澤東談魏晉南北朝——蘆荻訪談錄》。溫總理在引證之後,特別強調——“這段話,值得我們深思。”
毛澤東晚年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批判、對“思想解放”的肯定,的確發人深省。但令曆史遺憾的是,毛澤東的這番談話當時並未作為“最高指示”發表,或在共產黨內傳達,不然五年之後,當趙丹臨終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管得太具體,文藝沒希望》,指出“在古往今來的文藝史上,尊一家而罷黜百家之時,必不能有文藝之繁榮”時,也不至於有領導敢說“趙丹臨死前還放了個屁”、“放了一個反黨的屁”這樣的“粗話”,甚或也不至於會有“‘趙丹遺言’風波”了。
據趙丹家人回憶,《管得太具體,文藝沒希望》一文係根據趙丹與胡喬木的一番談話整理而成——
一九八○年九月三日,趙丹在北京醫院作了外科手術,但晚了,胰腺癌已擴散到肝部,一個藝術家的生命已經垂危。不久,胡喬木來到醫院看望趙丹,並與他長談。趙丹說了一番肺腑之言,整理為《管得太具體,文藝沒希望》一文,在他去世前兩天,即一九八○年十月八日在《人民日報》發表。
——趙青、明遠《人民藝術家趙丹》(引自《地獄之門》趙丹著 文匯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整理此番談話的是黃宗英女士。趙丹臨終前,她還筆錄了趙丹的遺囑,包括溫家寶《同文學藝術家談心》中提到的趙丹的“遺言”——
趙丹在他的遺言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活著,或者死了,都不要給別人增添憂愁。藝術家在任何時候,都要給人以美、以真、以幸福”。他的遺言和他的藝術一樣,長存在人們心中。
世人一般將《管得太具體,文藝沒希望》視為“趙丹遺言”,其實趙丹臨終前斷斷續續的肺腑之言,都是這位偉大的人民藝術家留給後人的一份寶貴財富,這些遺囑和那篇旋即掀起一場風波的文章一起,構成了長存在人們心中的“趙丹遺言”。
“我不願意老躺在病床上啊!我隻希望在電影攝像機前麵拍完最後一個鏡頭,然後含笑而死!”趙丹臨終前喊出的是絕望的希望——一九八○年十月十日,這位以《烈火中永生》結束銀幕生涯的藝術家,在“‘趙丹遺言’風波”中撒手西行,留給世人的則是“一盤沒有下完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