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柱(1899—1935) 又名李振五。湖南耒陽人。1925年秋考入廣州黃埔軍官學校第四期。1926年冬畢業後,參加國民革命軍,任初級軍官,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參加南昌起義,在起義軍中任連長。隨軍南征廣東,失敗後返回家鄉組織農民武裝。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任耒陽縣蘇維埃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4月,隨朱德上井岡山。5月,任紅四軍十一師三十一團二營營長。參加鞏固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曆次反“會剿”作戰。1929年1月,率部轉戰贛南,開辟根據地,在大柏地戰鬥中負傷,留在東固養傷。後在贛南紅軍中任職。1930年1月,任紅六軍(後改稱紅三軍)第二縱隊五支隊支隊長,率部參加文家市、圍攻長沙和攻克吉安的戰鬥。10月,任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擔任贛南紅軍學校領導人。1931年春,調往湘贛革命根據地。3月底,任中共河西(湘贛)臨時總前委委員。8月,任湘贛紅軍獨立第一師師長。10月,被選為中共湘贛省委候補委員。1932年2月,湘贛紅八軍成立,任代理軍長兼獨立第一師師長,被增補為中共湘贛省委委員。不久兼湘贛軍區第一分區指揮部指揮。5月,因負傷休養,兼任中共湘贛省委婦委會書記。同年10月,紅八軍軍部正式成立,調任湘贛軍區副總指揮。1933年10月,任紅七軍團十九師五十五團團長,率部參加第五次反“圍剿”。1934年,調入瑞金紅軍大學學習,兼任上級政治科科長。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奉命留在原地堅持鬥爭,任紅軍獨立第二十四師七十二團團長。11月22日,率部參加謝坊伏擊戰獲勝。1935年2月,奉命率四個連向東江方向發展。4月初,轉至安遠、尋烏南部地區與羅屏漢部遊擊隊會合,任粵贛邊軍政委員會委員。後率一個大隊在當地進行遊擊活動。6月,在一次突圍戰鬥中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