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卿(1907—1931) 廣東嘉應(今梅縣)人。1919年秋入梅縣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學習,參加過進步學生運動。1922年隨叔父到印度尼西亞萬隆做工。1924年底回國,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平定軍閥劉震寰、楊希閔叛亂和討伐軍閥陳炯明的第二次東征作戰。1926年1月畢業,到廣東省農民協會軍事部工作。同年秋被派到韶關主辦北江農軍學校,任主任。1927年5月任北江農民自衛軍北上總指揮部參謀長。後隨部參加南昌起義。同年底到井岡山,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一師一團參謀長,參加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28年5月任中國紅軍第四軍三十一團團長,率部參加攻打龍源口、圍困永新城等戰鬥。黃洋界保衛戰中與黨代表何挺穎一起,指揮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憑險抵抗,擊潰湘贛國民黨軍四個團的輪番進攻。1929年初在紅四軍向贛南、閩西進軍的大柏地、長嶺寨等戰鬥中,率部擔負主攻任務。3月起曆任紅四軍、紅一軍團、紅一方麵軍參謀長。在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的龍崗戰鬥中,根據敵情的變化,及時調動部隊投入戰鬥,對全殲張輝瓚師起了重要作用。1931年3月,在毛澤東領導下,主持草擬關於遊擊戰的通令,提出擾敵、堵敵等十項辦法,豐富了紅軍的戰術原則。同年5月22日在江西吉安東固紅軍後方醫院住院時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