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毛澤東

  毛澤東(1893—1976) 字潤芝,曾用名石山、楊子任、李得勝等。湖南湘潭人。1911 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後,在湖南起義的新軍中當過兵。1914—1918 年,在湖南省立長沙第一師範學校求學。畢業前夕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出版《湘江評論》,探求革命道路。1920年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1923年在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1924年國共合作後,在國民黨第一、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都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1926年5月起,在廣州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農民運動和革命武裝鬥爭的骨幹。11月,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1927年5月被選為中共第五屆中央候補委員。1925年12月1 日和1927年3月,先後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指出農民問題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批評黨內的右傾錯誤。1927年8月,參加在漢口召開的中共中央緊急會議(八七會議),提出“政權是由槍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並在會上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接著,被中共中央任命為特派員,到湖南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同年9月,根據中共湖南省委決定,任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組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領導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起義部隊受挫後,毅然放棄進攻長沙的原定計劃,率領部隊沿羅霄山脈向南轉移,到反動統治力量薄弱的地區尋求立足點。進軍途中,在江西永新三灣對部隊進行改編,在部隊中建立黨的各級組織,把黨支部建在連上,並在部隊中實行民主製度。同年10月,率部到達井岡山地區,領導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部隊規定了三大任務,製定了三項紀律六項注意(後來發展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1928年2月率部粉碎國民黨軍的“進剿”,使根據地粗具規模。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後,任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不久改稱中國紅軍第四軍)黨代表、中共紅四軍軍委書記。5月,在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特委書記,後任中共井岡山前敵委員會書記。同朱德、陳毅等領導井岡山軍民粉碎國民黨軍的多次“會剿”。在堅持井岡山的鬥爭中,概括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遊擊戰爭基本原則。在6—7月召開的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同年冬撰寫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麽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1929年1月,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麵臨湘贛兩省敵軍“會剿”的嚴峻形勢和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同朱德等率紅四軍主力向贛南、閩西地區出擊,經過大柏地、長汀、龍岩、上杭、永定等一係列戰鬥的勝利,開辟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後發展成為中央蘇區)。同年12月,主持召開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並根據中共中央9月來信的精神和紅軍創建以來的經驗,起草會議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確立了人民軍隊的建軍原則。1930年1月撰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進一步闡發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成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理論基本形成的標誌。1930年1月,任中共蘇區中央局委員。同年6月,任紅軍第一軍團政治委員和中共紅一軍團前委書記。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建立後,任紅一方麵軍總政治委員和中共紅一方麵軍總前委書記。9月,在中共六屆三中全會上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在此期間,同朱德等領導紅一方麵軍開始實行由以遊擊戰為主向以運動戰為主的戰略轉變。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提出和運用“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同朱德等指揮紅一方麵軍連續粉碎國民黨軍第一、第二、第三次大規模軍事“圍剿”,使贛南、閩西蘇區連成一片,並得到鞏固和擴大,部隊得到發展,紅軍的作戰原則也基本形成。1931年10月,任中共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總政治部主任、主席等職。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兼人民委員會主席。從1932年4月起,同周恩來、朱德等指揮紅一方麵軍取得漳州、樂安、宜黃等戰役的勝利。8月重新出任紅一方麵軍總政治委員。同年10月,在中共蘇區中央局寧都會議上,受到錯誤的批評,會後被迫離開紅軍的領導崗位,主要主持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工作。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2月,連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1934年10月,參加長征。同年12月,在紅軍遭到嚴重損失和國民黨軍重兵圍堵的緊急關頭,力主放棄同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西進貴州,使紅一方麵軍擺脫險境。在1935年1月舉行的遵義會議上,批判了“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嚴重錯誤,闡明了紅軍在長期作戰中形成的基本原則,受到與會大多數人的支持,被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3月,參加中央三人軍事指揮小組,指揮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搶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擺脫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到達川西地區。6月,紅一、紅四方麵軍會師後,堅持中共中央的北上戰略方針,同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陰謀活動進行了堅決鬥爭,率領紅一、紅三軍團和軍委縱隊繼續北上。9月,紅一、紅三軍團和軍委縱隊改編為陝甘支隊,任政治委員。10月,到達陝甘蘇區,勝利地完成了長征。1935年11月初,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一方麵軍政治委員。11月下旬,指揮紅一方麵軍取得了直羅鎮戰役的勝利。12月,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窯堡會議,參與製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總政策和黨的軍事戰略。會後,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闡明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36年2月,率紅一方麵軍東征。5月,決策西征。東征、西征戰役的勝利,鞏固和擴大了陝甘蘇區。10月,紅一、紅二、紅四方麵軍勝利會師。接著取得山城堡戰役的勝利,迫使國民黨軍停止了對陝甘寧蘇區的進攻。12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參與決策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後來的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奠定了基礎。同年12月撰寫《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係統地總結了土地革命戰爭的曆史經驗,豐富與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1943年3月,被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6月,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中央政治局主席。8月連任中央軍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防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76年9月9日因病逝世。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