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十九章 拒絕當總統的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德裔美國物理學家(擁有瑞士國籍),思想家及哲學家,猶太人,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係”的提出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1879年3月14日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生於德國的烏爾姆。他的妹妹瑪婭兩年半以後生於慕尼黑。五歲時愛因斯坦得到了一個磁性指南針,對此他充滿了敬畏新奇之情。這種情感伴隨了他的一生,並促成了他的偉大科學成就。十二歲時他以同樣的新奇之感第一次接觸到一本幾何教科書。

  他厭惡德國學校裏的清規戒律和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在十五歲時輟學。1896年他進入瑞士蘇黎世的綜合技術學院學習。1900年畢業時,由於他與導師們的矛盾分歧,他沒能獲得在校從事教學與研究的職位。

  1901年他成為瑞士公民。1902年,在經曆了一次次求職挫折後,他終於在伯爾尼的瑞士專利局找到一份工作。接著他與米勒娃·馬利克結婚。後者是他在校時的同學。婚後他們有了兩個兒子。但在1919年他們心平氣和地離婚。

  愛因斯坦在專利局工作期間,即在1905這個奇跡的年份裏,愛因斯坦的天才結出碩果。相對論僅是他在這一年裏的若幹重大科學貢獻之一。

  1909年他離開專利局,這以後的事情發展很快。到了1914年,他已是柏林的皇家普魯士科學院的有薪院士。

  由於他是瑞士公民,他沒有參加1914年8月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5年他發表了傑作廣義相對論。1919年他與孀居的表親艾爾莎結婚。艾爾莎此時已有兩個女兒。在同年的晚些時候,由於愛因斯坦的理論預測得到了證實,他在一夜之間成了世界名人,並在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此後的經曆可更簡略地概述如下。轉折點是1933年。在德國,由於愛因斯坦的聲望和他的大膽直言,使他本人和他的理論受到反猶太人的攻擊。納粹在1933年初取得政權的時候他正在美國。他此後再也沒有回德國。他僅在比利時的拉考格逗留數月,在英國住過短時間。1933年10月他移居美國,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剛建立的高級研究院任職。此後他一直在此生活工作,直至1955年4月18日逝世。

  躲兵役的愛因斯坦。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隻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一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意大利與父母團聚。

  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麽辦呢?一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一個熟悉的醫生那裏弄來一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麽原因,隻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麽了。他隻是為自己想出一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

  韋伯先生的慧眼

  愛因斯坦十六歲時報考瑞士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工程係,可是入學考試卻告以失敗。看過他的數學和物理考卷的該校物理學家韋伯先生卻慧眼識英才,稱讚他:“你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愛因斯坦,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你不想表現自己。”

  愛因斯坦罕見青年舊照韋伯先生是講對了,愛因斯坦在數學方麵可以說是“天才”,他在12歲到16歲時就已經自學學會了解析幾何和微積分。而對於不想表現自己這個“缺點”,他也是“死不悔改”。他晚年寫給朋友的信中說:“我年青時對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個角落安靜地做我的研究,公眾人士不會對我完全注意,可是現在卻不能了。”

  拒絕出任以色列第二任總統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誕生,但不久以色列與周圍阿拉伯國家的戰爭便爆發了。已經定居在美國十多年的愛因斯坦立即向媒體宣稱:“現在,以色列人再不能後退了,我們應該戰鬥。猶太人隻有依靠自己,才能在一個對他們存有敵對情緒的世界上生存下去。”1952年11月9日,愛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總統魏茨曼逝世。在此前一天,就有以色列駐美國大使向愛因斯坦轉達了以色列總理本·古裏安的信,正式提請愛因斯坦為以色列共和國總統候選人。當日晚,一位記者給愛因斯坦的住所打來電話,詢問愛因斯坦:“聽說要請您出任以色列共和國總統,教授先生。您會接受嗎?”“不會。我當不了總統。”“總統沒有多少具體事務,他的位置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您是最偉大的猶太人。不,不,您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人。由您來擔任以色列總統,象征猶太民族的偉大,再好不過了。”“不,我幹不了。”愛因斯坦剛放下電話,電話鈴又響了。這次是駐華盛頓的以色列大使打來的。大使說:“教授先生,我是奉以色列共和國總理本·古裏安的指示,想請問一下,如果提名您當總統候選人,您願意接受嗎?”“大使先生,關於自然,我了解一點,關於人,我幾乎一點也不了解。我這樣的人,怎麽能擔任總統呢?請您向報界解釋一下,給我解解圍。”大使進一步勸說:“教授先生,已故總統魏茨曼也是教授呢。您能勝任的。”“魏茨曼和我不一樣。他能勝任,但我不能。”“教授先生,每一個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一個猶太人,都在期待您呢!”愛因斯坦被同胞們的好意感動了,但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委婉地拒絕大使和以色列政府,而不使他們失望,不讓他們窘迫。不久,愛因斯坦在報上發表聲明,正式謝絕出任以色列總統。在愛因斯坦看來,“當總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他還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話:“方程對我更重要些,因為政治是為當前,而方程卻是一種永恒的東西。”

  簡評:愛成功的秘訣。有一次,一個美國記者問愛因斯坦關於他成功的秘訣。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還是二十二歲的青年時,我已經發現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這公式的秘密告訴你,那就是A=X+Y+Z!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說廢話!這公式對我有用,我想對許多人也一樣有用。”由此可見,愛因斯坦是一位誠實而又謙虛謹慎的人,他不把自己的成就吹噓得天花亂墜,沒有一點驕傲。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