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十六章 畫壇女傑何香凝

  何香凝(1878-1972),她是國民黨領袖廖仲愷的革命伴侶,無產階級革命家廖承誌的母親。何香凝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著名的國民黨左派,民革主要創始人之一,婦女運動的領袖,畫壇傑出的美術家。她早年追隨孫中山,是同盟會的第一位女會員;她堅持孫中山的三大政策,真誠地同中國共產黨合作;她發動婦女參加革命,為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做出了卓越貢獻;1948年1月與李濟深等在香港創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中央常務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名譽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等職。1972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

  她把藝術創作與革命活動緊密聯係。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何香凝積極支援十九路軍的抗日活動,和宋慶齡等一起創辦了傷兵醫院,並籌款組織義勇軍救護隊,開赴東北抗日前線。但國民黨政府於1932年5月5日與日本簽訂《淞滬停戰協定》,6月,蔣介石為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方針,重新糾集63萬兵力向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四次軍事“圍剿”。何香凝對蔣介石消極抗日,發動內戰的行徑“悲憤極”,在《“一·二八”後寄黃埔學生》中寫道:

  沉沉寂寂,河山今非昔。不堪回首十三年,千點淚痕滴滴。問君入學何所求?為民族生存殺敵。數年來,辜負了你,供內戰犧牲,虛偽功績,無分友敵。回憶曆史,已成陳跡。悲憤極!歎我山河日下,向何方覓?慘戚!追懷祖逖。莫辜負你雄心,速向倭奴擊!

  何香凝以詩詞明誌,寄語黃埔軍校學生不要再“供內戰犧牲”而是要停止內戰,共同抗日,速向“倭奴”痛擊。

  她的詩司,象匕首、象大刀,殺向敵人;象號角、象戰鼓,鼓舞著抗戰官兵的士氣。1933年4月10日在《大中國周報》上她發表了一首題為《勇哉好男兒》的五言詩:

  勇哉好男兒!不怕沙場死。

  忍痛與吞聲,為圖雪國恥。

  民族不獨立,流血不休止。

  眼看國將亡,撫創痛灑淚。

  傷好去衝鋒,奪回我失地。

  與其忍辱生,母寧報國死!

  1935年7月,國民黨華北軍分區代理委員長何應欽,與侵華日軍司令宮津美治郎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拱手讓出河北、察哈爾兩省的大部分主權,使華北名存實亡。消息傳來,何香凝義憤填膺,隨即在一條女裙上揮就一首詩,托人送給蔣介石。

  枉自稱男兒,甘受倭奴氣。

  不戰送山河,萬世同羞恥。

  吾儕婦女們,願赴沙場死。

  將我巾幗裳,換你征衣去!

  何香凝先生常作畫為抗戰籌款,或贈畫題詩,激勵抗日將士。1935年10月,她作了一幅梅花國畫,並題詩抒懷曰:

  一樹梅花伴水仙,北風強烈態依然。

  冰霜雪壓心猶壯,戰勝寒冬骨更堅。

  傲霜淩雪的梅花正是何香凝先生高風亮節的真實寫照。她在親自動員組織上海各界婦女給抗日官兵趕製寒衣時寫道:“婦女手中線,征人身上衣。針針含敵愾,勉子殺敵夷”(《勖勵將士》);“家家兒女做征衣,收複河山定有期。眾誌成城何畏敵,同心同德勵戎衣”。(《慰勞奮勇殺敵之健兒》);“前者犧牲後者師,家家兒女送寒衣;感君勇敢沙場去,留得忠名萬古垂。”(《贈前線將士》)。勉勵抗日將士前赴後繼,誓死抗擊日寇;號召男女老少人人為抗戰出力。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何香凝先生移居香港。1938年8月26日,她應邀出席香港婦女慰勞會成立一周年紀念大會。當她看到出席大會的男男女女一些仍然“滿身綺羅文繡,塗脂抹粉”時,感到“如芒刺在背”。當場賦《公子佳人》詩三首:

  國如流水馬如龍,公子佳人在座中,

  舞榭梨園朝複暮,不問遍野是哀鴻。

  兒郎傅粉女塗脂,更靈綾羅紉繡衣,

  輸出金錢資敵用,同胞被炸肉橫飛。

  香港婦女鬥繁華,七寶妝成豔似花,

  一夜纏頭歌舞費,災區能養百人家。

  有力鞭撻了那些不顧民族生死存亡,不管前方抗日將士流血犧牲,仍歌舞升平、醉生夢死的糊塗蟲門。

  簡評:何香凝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著名的國民黨左派,民革主要創始人之一,婦女運動的領袖,畫壇傑出的美術家。她早年追隨孫中山,是同盟會的第一位女會員;她堅持孫中山的三大政策,真誠地同中國共產黨合作;她發動婦女參加革命,為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做出了卓越貢獻;她把藝術創作與革命活動緊密聯係,她的作品中充滿鬥爭激情、浩然正氣。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