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十一章 保護兒童的英雄劉英俊

  劉英俊,(1945~1966)著名烈士。1945年生於吉林長春,祖籍山東省壽光市古城鄉橋子村。1938年因家庭窮困,其父劉天祿帶全家遷往東北長春謀生,在市郊落戶。1945年,他生於長春市,1960年入長春市第十八中學讀書。1962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駐黑龍江佳木斯市某部重炮連任戰士。入伍後,他處處以雷鋒為榜樣,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地為連隊、為人民群眾做好事,甘當無名英雄。他工作積極,先後受到營、團6次獎勵。

  1956年,劉英俊在學校的學工勞動中,研製成了切貼條機,提高了黑板擦的產品質量,被評為區“勤工儉學模範”。1959年,因拾金不昧,曾先後受到共青團二道河子區委,共青團長春市委的表揚和獎勵,獲得了“優秀少先隊員”的光榮稱號。

  1962年,蔣介石叫囂反攻大陸,他決心參軍,保衛社會主義江山。同年6月17日,他寫了第一份申請書,向有關部門誠懇表示自己要求參軍保衛祖國的決心。但因他是獨生子,又不滿18歲,部隊不能接收。於是,他背起行李,偷偷上了火車,就這樣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入伍後,劉英俊被分配到3029部隊重炮連當馭手。他勤奮好學,積極工作,刻苦鍛煉,處處以雷鋒為榜樣,大公無私,勇挑重擔,先後受營、連嘉獎6次。1965年被評為五好戰士。

  1966年3月15日早晨,他和戰友們駕著3輛馬拉炮車外出訓練,在佳木斯公共汽車站附近,他駕的炮車轅馬被汽車喇叭聲所驚,突然向人群衝去。

  這時有6個兒童嚇呆了,孩子們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他把韁繩在胳膊上纏了幾道,猛力一拉,使驚馬前蹄騰空而起,緊接著他不顧自己生命危險,手撐轅杆,從轅杆下麵用雙腳猛跺馬的後腿,馬突然倒下,車翻了,6名兒童安然脫險。他卻被壓在翻倒的車馬底下,身負重傷。

  目睹這場舍己救人英雄行為的群眾,一擁而上,急忙將他救起,把他抬送到附近的職工醫院搶救。這時,許多候車的乘客、上班的工人、上學的學生,都被他的英雄行為所感動,關心地緊跟在後麵。幾百名群眾和戰士,紛紛要求為他獻血。由於傷勢過重,搶救無效,他光榮犧牲。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追記一等功1次。劉英俊所在部隊將他生前的感人事跡、日記和書信整理出來印發,並作出《關於深入宣傳和學習劉英俊同誌活動的決定》,1966年7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發出向他學習的通知。同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人民的好兒子》的社論,把學習活動推向全國。為了永久紀念,吉林省將其家鄉改名為“長春市二道河子區英俊鄉”。英雄的犧牲地佳木斯市為紀念“人民的好兒子”劉英俊烈士犧牲30周年,1996年3月前,共青團佳木斯市委倡議,在烈士犧牲地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劉英俊重塑雕像。

  簡評:劉英俊“是我軍又一個歐陽海式的英雄人物,是我們時代又一個雷鋒、王傑式的毛主席的好戰士。”這是《解放軍報》在題為《向毛主席的好戰士劉英俊同誌學習》的社論中對劉英俊的評價。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